分享

韩云珠| 城中老早的消夏纳凉(09.7.3)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14

讲起老早底城中人的消夏纳凉,条件比现在要差得多了。公共活动场所少不说,屋里厢电风扇都还没普及,更不要说冰箱、空调了。但天气再热,日脚总归要过的。城中人总是能精打细算,把小日子安排得有声有色。

下午四五点钟,石库门弄堂里,放学和下班的回家后,大家忙着汏浴。那时候家中均无淋浴房,男孩好弄,穿一条短裤,在天井里光着上身,坐浴盆中露天哗啦啦地洗,洗好了回屋,将湿短裤换了干短裤完事。女孩在屋里关上门窗,拉好窗帘后洗。若家中姐妹多,轮流洗,热水来不及烧,聪明的女孩会将一大锅刚煮好的滚烫热粥,放进浴盆的冷水中,待到锅中的粥凉了,冷水已变成温吞水,可以汏浴了。

吃夜饭时,家家在弄堂口摆一张小桌子,放几只小菜,咪几口小老酒。当令的落苏(茄子)、番茄、蚕豆、丝瓜、冬瓜咸肉汤是少不了的。一些家境差不多的主妇在暗暗较劲,比谁家的小菜好。那时买熟菜很有面子,如猪脑子,酱牛肉,猪头肉等等的。比了小菜后比点心,百合绿豆汤,莲心羹,地栗(荸荠)糕等消暑点心各自端上来。

夜饭后,不是每天,大约莫隔几天,一家人享用一下西瓜、黄金瓜或浜瓜(三林塘浜瓜)。西瓜买来后,到天井里去吊一桶井水上来——当时石库门的天井大都名实相符,是有一口水井的——西瓜预先放在井水中浸泡一会,吃起来阴凉,齿颊生香。偶尔也会买一捧产自浦东张江的水红菱,边剥红菱边哼沪剧《卖红菱》:“六月荷花结莲心……”,这是当时杨飞飞风靡城中的唱段。

天色渐暗,一家家大人小人,一只手拿蒲扇,一只手拎凳子、竹榻、躺椅等,施施然到弄堂口乘风凉。男的是汗衫背心,凑在昏黄的路灯下斗牌下棋;女的是圆领无袖衫,边做针线活边哄小囡睡觉。最高兴的是孩子们,在弄堂口嬉戏打闹,互相追逐,一点也不怕热。有时候,小青年们兴致高了,就吹起口琴,拉着二胡,自演自唱几段京剧样板戏过过瘾。

弄堂口很闹很拥挤,但留出一条小通道,供人走路。当一个打扮得清清爽爽的姑娘,或一个穿着很正点的小伙子走出来,大家都心照不宣,知道他(她)要去约会了,而他(她)在众人的注目礼下,带点羞怯地离开弄堂。

约会到啥地方?城中的人民公园、复兴公园、虹口公园等,一般开到夜里九点钟。找一个傍着荷花池之处,肩并肩坐在长椅上,水风送凉,很是惬意,但美中不足有蚊虫叮咬。较理想的是进电影院看夜场,冷气开得足,没有蚊子干扰,而且那时候恋爱中的男女很持重的,也只有在黑漆漆的影院里,才可以拉拉手。

出了公园或影院,男的会买两杯酸梅汤,与女的一人一杯。当年的酸梅汤酸甜可口,止渴生津,难怪直到今天有人怀起旧来,还将它比作中国的可口可乐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