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泽| 城中泳池那点事(09.8.7)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14

盛夏,暑热难挡,游泳池就成了城中百姓消暑的一个好去处。

据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城中的游泳池就已有20多个,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公办的,二是团体办的,三是学校办的,四是私人办的。但第一家游泳池诞生于何时,说法不一,有说1907年,有说1922年,很难考证。1922年工部局在虹口修建了第一个公共游泳池,是当时城中最大的公办泳池,每年5月中旬至9月底对外开放,周三、周日下午还为妇女、儿童开设专场。至此,游泳池也成了夏季城中百姓的一个话题。

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伟大领袖“到大江大海去锻炼”的一句话,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学游泳的风潮,各单位、学校修建的游泳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家附近就有好几家游泳池,如长宁游泳池、中山公园游泳池、市三女中游泳池,好像还有少年宫游泳池等。那时人很多学校也把学游泳列为体育课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上课训练。

我的第一次游泳是在长宁游泳池刚造好,还未正式对外开放时,随哥哥他们几个做救生员的同学去的。四五月的天气,水有点凉,从小惧水的我开始只敢坐在池边的台阶上,晃几下伸进水里的脚,不敢下水。后来,在几位救生员保证“一个星期教会我游泳”的劝说下,终于站到了水里。

水的浮力和飘逸给了我很大的快慰,竟让我喜欢起水来。当然,这年夏天,我已能自由自在地在池水中游来游去了。

回想起当年的游泳池,好像都不是很豪华,它只是夏季才开放的、大众性娱乐设施,学生团体票才八分钱一张,其他的也就是一角五分钱左右,很平民的。而且大多数游泳池都是露天的,一个夏天游下来,浑身晒得墨黑,但那种感觉还是很爽的。暑假,三五个同学拿着毛巾泳裤,穿着拖鞋,会去游个一二小时。偶尔,也会去一些室内游泳池玩一下,如万航渡路上的江宁游泳池,华东政法学院里的游泳馆等。室内泳池相对都小一点,像现在小区健身会馆里的游泳池一样,游起来很没劲,老是要转身,不畅快。读中学时,我还骑自行车和同学一起到江湾机场内的游泳池游过泳,那里比较大,还有一个三米跳台。江湾五角场某处也有一个室内的泳池,我也去游过。还有复兴路上的上海跳水池也去过,但那高高的跳台是不敢上的。

遗憾的是,当年城中很少有四季都对外开放的温水泳池,即使有,我们小孩子也去不起。大多数的泳池只是夏季的一种点缀,哪像现在,高档一点的地方,都会有一个比浴池大不了多少的室内温水泳池,天冷了也能游泳,只是费用会高许多。眼下,游泳已不是一件难事了,健身会所里的泳池有的是。可是,当年那些曾经离我们很近的大众化泳池,却已一个一个地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