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中期,蝙蝠袖风行一时,满大街都是那种衣袂飘飘,潇洒的女子衣着形象,即便是有点年纪如图中这位阿姨,也兴致盎然地展开了双臂。 毫无疑问,这曾是一场美学观念上的挑战与流行——“蝙蝠袖”三个字是上世纪80年代,乃至90年代时尚风构成的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说起蝙蝠袖,对于那个年代的女性们,不知有多少魅惑的杀伤力,就连当时那些四五十岁的阿姨们,也心不由衷地喜欢上这样的衣衫。记得当年,初次看到这样的衣衫出现在眼前,很是讶异,衣衫原来可以做成这样漂亮,这样动感!后来,街上的女子们穿得多了,女同事们也穿着这样的衣服出现在单位里,于是觉得美的需要,真是无处不在。讶异变成了欣赏,时尚成为潮流。一时间,春夏季的大街上满是各色宽松衣袖飘飘的行走与张扬,仿若巨大的蝙蝠们滑行或振翅欲起,成为了那个年代街头的一道风景线。 其实,这场由外国电影人物翩翩形象所引发的美学观念撞击,那种衣袂飘飘,凸显胸部与肩的性感,潇洒又不逾矩的美的追求,无形中契合了上世纪80年代社会开放的美学观念,城中的女子们那时几乎都有一二件这样的衣衫。 蝙蝠袖的出现,也使得那些自觉身材不佳的女孩子们有了自信。然而,流行了很长时间后,如所有时尚出现一样,它也会渐渐退潮而去。作为时尚海滩上的潮滚浪翻,它们终究还是留下了痕迹——作为一种时尚元素,蝙蝠袖的形式美融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女性时装设计中去,一段时间内,女子时装的衣袖设计,虽然不再似之前的蝙蝠袖从腰际线张开,但依旧呈现出宽松飘逸的趋势。 曾经大放异彩的蝙蝠袖,所构成彼时的时尚风景线已经远去了。如今再次捡拾起当时的影像记录,便觉得此刻的城中,构成时尚的风景竟是如此丰富多元,街头呈现的精彩程度,早已不似当年的一枝独秀了。当然历史毋需重演,但城中记住了我们曾经有过的这道风景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