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太极解密十三篇》有感

 eat飞 2014-04-14

我在几年前的北京“太极拳名家大讲堂”上见到过祝大彤先生。他讲到溜臀,还让人上前用手摸来体验。可惜我当时只是远远地看了看,人太多,未能近前。在2013年的大讲堂上,我买了他几张光盘,回来后又从网上查阅了一些他的视频,继而又买了他的书《太极解密十三篇》。我这段时间—直在细读他的书。

祝大彤先生虽然演练的是吴式太极拳,但正如拳论所言,虽门派各异,“而理为一贯”。太极拳的根本是一样的,都要遵循一些最基本的原则。

合上书闭目思量,浮现在脑海里的一些词语是:中国传统文化,易,医,道,儒,佛……等;继而是肢体太极拳,心脑太极拳,九松十要—虚灵,太极脚,太极手,八方线,揉手艺术,太微学……等。

越深入学拳、练拳,越是感到太极拳的博大精深。健身是习练太极拳看得见

的直接结果,但一个练拳人的肢体动作仅仅是外在的表象,而真正要达到的是道德修养的一步步提升,是心灵的净化,是逐渐培养、磨练出一种恬淡、大度、虚

怀若谷、上善若水的品质。这应该是练拳人要努力达到的目标,也应该是我们普

通练拳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

但万事开头难,不经过入门阶段肢体的艰苦磨练,不做到起始阶段(学练架

子阶段)一丝不苟的模仿,无从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而我们大多数的习拳者正是这第一步就没有真正入门。

祝大彤先生把打拳分为四个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我倒认为,还不止这四个阶段,大学之后还有硕士、博士、博士后,一言以蔽之,太极拳的研习没有止境,没有终点。惟有先把小学、初中做好,这是基础,如祝大彤先生言,做好“外求学阶段”,才有可能一步步深造。我愿把在此书中感受最深的提出来和大家共勉。

一.九松十要一虚灵

(一)九松:松脚、踝、膝、胯、腰、肩、肘、腕.手。

松下肢

祝先生讲,练太极要以一个“空瓶子”之身作为载体.即心神意气要松弛下来.安静下来.排除杂念.以安静无为的心态去学练太极拳。对身体的要求是.从脚到手、踝、膝、胯、腰、肩、肘、腕九大关节全部放松。松脚不松踝.管道不通,影响周身放松。要松脚的同时踝不着力,有热胀感。(若脚尖翘得很高.踝是否放松了7)坐步或弓步,膝不过足大趾的甲根部。臀部尾间“坐”在后脚跟,要收腹股沟,形成脚、腹股沟、顶三点成一线,膝有上提之意,以松脚自然提为准(勿跪膝)。松胯的方法是两边胯尖意往两侧突出,然后意往下松开一条线。松胯要与提膝、扩踝、松脚贯穿在一起,同时放松才有效果.切忌技击时闪腰移胯。随意扭动双胯,左右旋转,貌似灵活,实则是僵滞.易受人制。(由此我想到做杨式太极拳的云手时,傅老师要求大家坐在凳子上来做,体会胯不动的感觉。做揽雀尾的捋时,傅老师十分强调右膝尖不要左移,而要和脚尖保持一个方向。现在我明白了.这个毛病的根源在于胯先动了。在行拳中,扭动双胯是很容易产生的问题。)

松上肢

祝先生讲.少用意,自然松肩,手心、手背松开.要空.腕骨均应松开,要虚灵活.还要虚松,不能着力。腕不能孤立松柔.要配合松肩、垂肘,展指松腕。指不展腕不好松。(这如何理解?杨式太极拳讲究“坐腕”.也是手指要舒展开,手腕微坐.意达指尖。.这时.腕是松的么?为什么说“展指松腕”?这如何理解?)前臂要松、空,意把肘和肩放在地上来行拳。即使是手过头的式子.如十字手、白鹤亮翅.肘仍有下垂之意.不可着力。有一说:一肘松到脚,巨力难进身。肩松很难。肩紧全身滞。打拳时要式式松肩。如在预备式时,从夹脊左

右意松至肩。要经常注意动则松肩。(我也注意到.在做热身十三功法的鸳鸯戏水时.把整只手臂放松下来.马上就感觉到十指膨胀、发热。)

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我原来有一些可能不正确的概念:四肢如同长在腰上,尤其是上肢的运动要在腰的带动下运行.不主动.要被动。所以我过去打拳总是先动腰。

而祝先生讲,有拳论“命意源头在腰隙”。腰是隙.是间,是空无。拳家行拳只有五个点.即顶、双手、双脚。躯干呢?按照拳理拳法要求.没有躯干。准确地形容.肩以下、膝以上.胸腹部位要空。练拳者感觉没有躯干对方触摸也确实摸不着东西。

祝先生还说,我不练腰带手脚,我的腰是空的。腰是主宰,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动之则分,从腰分。腰是坐标点,上松到手.下松到脚.全身都松了。

具体怎么练呢?祝先生讲,首先,练拳时不想腰,不要腰。在遇有上下、左右、转身的动作时,不要以腰带手脚.而是以松脚、松腰解之。若转身时不转腰转不过去,请不要转.松脚转身,在重心上找问题。松腰转胯周身就灵活了。要敲开松柔功夫太极之门.不从松腰、松腿求之.难以进入太极之门。其次,腰应有隙.下以溜臀上脊椎.节节往上升松,是空腰修炼的必由之路。祝先生还告知一些很具体的方法来松腰:以坐姿站立,以站姿坐下。如此经常练习也许会摸到松腰的拳法。

为了习练全身自然松柔.祝先生讲不妨以起床穿衣系纽扣、吃饭拿筷子、织毛衣之手去找感觉。在家中方便的地方挂上一件衣服.经常扶推.或是推窗帘等。在室外扶推弹性比较好的树枝,也是出功夫的好办法。我们不妨一试。

十要一虚灵

十要:收臀(或日溜臀).襄裆,收腹,吸收(两侧)腹股沟,空胸,圆背.内吸(两)肩胸窝,驰项。

一虚灵:周身安舒中正.(头)顶上虚灵。

1.溜臀、裹裆、收腹

祝先生讲.溜臀、裹裆、收腹是紧密相联的。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臀部下收,会阴部位自然上提。臀部也称为“后中心”。臀部的修炼会直接影响松腰、圆背、拔背、裹裆等修炼。祝先生还说溜臀还分阴溜、阳溜。阳溜直下.阴溜臀部有一个向前弯曲的小小的前曲。(我想知道的是.行拳中有没有单纯的阳溜?)祝先生讲,溜臀并不难.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动则臀下溜,手扶有下滑感。(我想起傅老师做倒撵猴时腹部的那种折叠.的确可以看得见。但行拳中.有没有单纯的溜臀?是否必须要配合裹裆才有意义?)

裆是任督两脉的交会处,在会阴穴两侧。会阴与百会上下呼应相对。行拳中的虚实变转.要圆裆松胯自然变转.裆不可着力.以虚为要。似裹婴儿用的三角巾从臀部两胯自上而下,从左右而中包住,而完成溜臀、裹裆的动作。

关于腹部.祝先生提出来一个令人感到意外的概念。他不同意“气沉丹田”,而我原来以为这是不容置疑的。

祝先生讲,先贤太极拳家有”气卸到足底”之说。近代拳家有“其根在脚”“上下相随人难进”之说.都论及到气到脚。杨禹廷大师还有“用脚呼吸”的教导。他的腹部是一个深洞。(我不明白)

我想.这是不是说.气不能滞留在胸部,而要先下到腹部.继而“气遍周身不稍滞”,再直接下到脚部.脚下,入地?

2.空胸.圆背.内吸(两)肩胸窝.驰项.顶虚灵

关于左右胸肩窝,祝先生讲,胸部放松与松肩关联。含胸动作往往把握不准确,会影响背部的放松。他认为空胸为佳。空胸与松肩、垂肘同时进行。这里祝先生教给一个办法:要收小腹,胸窝必须空.走路一抬手就吸气.轻吸胸肩之间的胸问窝部位.胸部自然展松。

背与空胸关联。空胸.背部自然圆活。空腰,脊椎自然节节上拔.是用意不用力,节节上引.是督脉从会阴向百会的自然走向。所谓“力从脊发”。若脊椎有胀热的感觉.脊柱有粗大的感觉.你的背部功夫就已经显现出来。

祝先生还提醒我们:圆背是练拳过程中周身九松十要而得,不是单找此功。

十要的上端是松颈部。祝先生讲,不要刻意“竖腰立项”.颈部以自然虚松为好。收下颌.两眼平视为准。他不大赞同“虚灵顶劲”.他说一个”顶”字容易让人产生偏差.他提“虚灵神领”“猴头驰项””想象头上方有一个太极图.或将精神意念虚灵地想象在头顶上就够了”。

3.吸收腹股沟

祝先生讲的是在吴式太极拳中.腹股沟对身形、重心的变转十分重要。其弓坐步“三尖相对”(脚尖、膝尖、鼻尖}。尾间坐于后脚跟.腹股沟就出来了。

我对吸收腹股沟感到很难理解。吸收与放松在此有何关联与区别?弓步或坐步,虚脚是完全不着力吗?难道所有的弓步、坐步.都是单腿支撑全部?虚腿可以任意提起来吗?当你从弓步要转变成独立步时.前支撑腿的膝盖仍要对着脚尖、而不能超过大趾甲根部?那如何起得来呢?

最近我在认真考虑“三尖相对”问题。吴式拳的立柱式身形一定有它的道理。杨式太极拳强调拳论中的“内三合.外三合”(心、神、意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以弓步为例.鼻尖与脚尖肯定不在一个立面上。但我发现.在任何一个虚实变转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有一个三尖相对的瞬间。或者说,当你是完全用一条腿来支撑重心的时候,往往你的身法是”立柱式”身形。比如说,所有单腿支撑的独立步肩、胯、肘、膝、脚似乎都是在一个立面上.这时,才会站得稳。

二.太极脚.太极手与八方线

1.太极脚

脚是周身十大关节之根基。拳论有”其根在脚”.“劲起于脚跟”。祝先生讲.练拳光练上肢.很难成功。不练太极脚.焉得太极拳?不练太极脚,哪里有太极功?脚下没功夫,周身怎么松?习拳者首先要有一双太极脚。但何为太极脚?祝先生说.不是”足背要弓.五趾抓地”的传统脚法.而是按照太极的阴阳学说,脚下阴阳变化是根本。放松要起于五趾的松弛舒展.要双脚平松落于地面(不是踩).从跟、掌、趾各个小关节一一松开.一点儿不挂力。脚分实脚和虚脚。实脚,从后跟向前舒展;虚脚,从大趾逐渐向二、三、四、小趾,渐渐向脚跟虚松。两脚如大树深深扎在地下之根。这种脚下的虚实变化是渐变.绝非突变。不管是出步、前进、后退、并步、虚步等都要遵循这样一个从实到虚.从虚到实的渐变过程.而且要贯穿整套拳的始终。

祝先生有一诀:站上厚毯找虚脚.脚下离虚入仙境。松脚就是松全身。

我原来一直对拳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是很明白。究竟差在什么地方7这次在祝先生的书中找到了答案。他讲:差之毫厘,差在什么地方7在脚下!

但我仍然不明白.这种差,是指脚下的重心点的位置,还是脚踩八方线的位置7而且.我在做分脚或蹬脚的动作时,大脚趾如果不抓地的话.似乎很难站稳。

2.太极手

祝先生讲:手、腕、肘、肩四部分组成太极手。拳论中有“形于手指”“妙手空空””曲中求直,蓄而后发”等等。

“形于手指”.我辈练拳人尚能理解.但“妙手空空”.我们远未达到这个境界,但我们总可以,而且应该努力去修炼吧!

如何修炼呢?祝先生又一次提到:太极修炼一定要循规蹈矩.按照太极拳的拳理拳法.规范自己的动作。这是道理.是修炼成功的唯一途径。

他讲,大拇指指自己的重心i中指是指对方重心,在对方身上.想多远走多远:无名指是往前去的动作上的引领,最无力:小指.要放松.任何时候都要松小指;实手的食指要轻轻扶着架子盘拳,要“轻扶八方线”.即扶着套路的圆型圈.松、柔、缓、匀地运行。

祝先生还讲,形于手指.不是力于手指。手指要像树上的叶片不着一丝力。你什么时候摸它.用力便翻,只能去轻扶。什么时候你练的拳,在别人看来,似乎你的手在空中飘荡,不是在抡拳.你的阴阳变化功夫就相当可以了。

我体会了—下,小指一紧,似乎整只手臂都紧了;小指一松,连肩也松了。要时时有意地放松小指。这里祝先生还告诉大家一个防止摔跤的办法一一走路时.翘大拇指.会有助于平衡.能防止中老年朋友摔跤。

这里.祝先生谈到要用心脑练太极拳。在盘架子之初.要先排除杂念.做好预备势,等心神慢慢安静下来,手脚四肢空松.也就是说,心安静.手净.胸部虚灵,无思无意,无我无他.安舒中正,身上不带拙力.方可往下盘拳。他还讲.阴阳是拳母.松柔是拳魂。不知阴阳.没有松柔,拳是练不好的。阴阳就是虚实。阴为虚,为静.为吸,视线收回.阳是实.是动.是呼,视线外放。这是始终不变的拳理。

祝先生还提到.在虚实的接口处.虚变实要再虚一虚.阳变虚要再实—下.所谓的“实中实,虚中虚”。

这是不是说.在一动的定式时,如搂膝拗步的前推掌.这时是阳.是实手,要接下一个动作时,前推掌的拥劲不要马上丢掉,而要在转换的当口,再顺势前推二三厘米.然后才随拳势变虚,并吸一口气.接下一动?

3.八方线

“八方线”教学法是祝先生的老师,原京城松柔太极大师杨禹廷先生所创.意在解决太极拳根基训练中如何防止脚下出现“病变”。祝先生教导练拳人“学练八方线.轻扶八方线,手脚不离八方线.头脑中有八方线。如此脚下不谬误,身上有功夫”。

何为八方线?太极讲究八门五步十三势,即:南(拥).西(捋).东(挤),北(按).西北(采),东南(捌).东北(肘),西南(靠);五步(亦称五行):进(火).退(水).左顾(木),右盼(金).中定(土)。以身分步(我不懂),五行在意.支撑四正四隅八面。杨禹廷先生以朴素的几何学“外接圆”原理,将八角八平面的八卦太极图以弧线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360。的圆形图。练拳人的实脚立在八方线的中心点上,另一只脚围绕轴心画一圆环。再小的点也是360。.也要走弧线。功夫越深,点越小。

怪不得.拳架有大、中、小之分。

由此.我想到”米”字形。在东西南北各90。和四个隅角之间的45。夹角可以再分出三个l 5。夹角。我在想,八方线仅指脚下和手上么?是否在一个太极的球体之中,有无数个八方线?并非仅平面之中的、上下左右,各个方向的八方线?但中心点只有一个?

三.关于推手

我还有一点不大明白。祝先生说,太极功夫在拳里.要一丝不苟认真盘拳。他还谈到杨禹廷大师每日盘拳不辍,直到96岁无疾而终。杨大师留下的金玉良言是:不要到外边瞎推.要好好练拳。太极拳就是一阴一阳.一通百通。

而我原来的理念是.只打拳不推手,等于瞎胡走。所以我在考虑,别管你的拳架有多漂亮,或者说.多么“规范”.大概一定要通过推手才能够来检验拳架是否合乎拳理拳法.是否正确。那么我们又如何来学习推手呢?(祝先生说揉手.不说推手)

祝先生说要提高推手技艺,不要去推手.而要去推“脚”。高手知阴阳明虚实,高手极柔软又极虚空.你感觉不到高手手上有力.是因为其根在脚下,脚变动,反映在手上。

另外.祝先生还对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有令人折服的解释.如“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是指太极高手周身松静透空.浑身汗毛立起(皮毛要攻),轻如羽毛、蝇虫般的力也加不进去。个人练拳时,亦是羽不能加:加羽毛之力,将破坏自身的平衡和稳定。

我原来对此“拳论”一直心存疑惑.不大明白究竟是指什么,直到最近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上看到一个家庭主妇用一根弯形的、一米多长的棍子挑起一根毛,然后逐渐地、十字交错地一根一根加相同的棍子.支点只有一个.要保持平衡,同时保证那根羽毛不能掉落。全场一片寂静(生怕声波会影响到她)。最后她大概加了有十几根棍子然后把这个已成了环形的、顶着一根羽毛的造型放到一个支点上。全场人松了一口气。但接下来的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她轻轻地走到羽毛跟前,从第一根棍子上拿走了那根羽毛。顷刻问,所有的棍子轰然散落一地!喔!这大概就是“一羽不能加”,同时也不能去的道理吧!很神奇!一根羽毛竞然有如此的作用!

祝先生还有一些言论非常值得一提:

武德是练拳人的本分。

真正的功法、拳艺.不仅在动作上.而且在修心修德上。

要用心脑练太极拳。

如果太极拳练家连拳论也不读,实在令人遗憾。

多读书。不妨读些中医药学、解剖学、人体科学、经络学、心理学、哲学、天文学、逻辑学、美学.以及老子、庄子、孔子、孟子、佛学、道学、易经、孙子兵法等古典文献。

练功习武不管是哪家哪派,以养生为宗是上乘之功。

太极功夫在脚下。

太极拳讲究四功四法。四功手、眼、身、步。四法:心、神、意、气。

三动三不动:脚动手不动(胯和肩永远不是动力源.重心变在隅位上);手动脚不动:手脚齐动。

体能:关节要松.皮毛要攻.力点退去,虚灵在中。

仅仅看看书,看看录像,算是了解了一点皮毛。只是一点感悟,不是体悟。若今年的太极大讲堂能请到祝大彤先生来讲座,用内功静立和武林大会的高手们搭一搭手。看一看四两是如何拨千斤的,那将是何等精彩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