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形补形”的说法靠谱吗?

 慈悲诚意 2014-04-14

导语:“以形补形”观点在民间流传十分广,“以形补形”就是以形状、功能相似的食物来补充人体相对的器官和功能,就是所谓的“吃什么补什么”。比如,病人手脚无力,就多吃猪蹄。类似这样的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以形补形”的说法靠谱吗?


1.网友:上善若水 25岁 初中教师

我奶奶经常吃番茄,现在80多岁了心脏特别好,身体倍儿棒。

从小我就听大人们说:“心番茄有四个腔室,并且是红色的,这与我们的心脏一样。多吃番茄能预防心脏病呢!”对这些话,我也是半信半疑。但奶奶却一直信奉并实践着。自我记事开始,奶奶就每餐必吃番茄,有时是番茄蛋花汤,有时是糖拌西红柿,有时甚至把番茄水果、零食来吃。现在奶奶80多岁了,跟她同龄的老人大多都有心脏病或心律不齐的毛病,可奶奶上次检查身体,医生还说这老人家心脏这么健康真是个奇迹!我想,这就是常吃番茄补了心脏吧!

2.网友:Cee 28岁 画家

听到传言说“吃核桃补脑”,结果一点效果都没有!

都说吃核桃能补脑,我就特别想提高记忆力,怎么一点用都没有?自从我得知了吃核桃能补脑后,每天就坚持让自己吃上一小把,我知道吃几天是没有用的,所以一直坚持等待效果。现在将近一年过去了,记忆力没有明显提升,脑袋也没有变灵活。看来这是骗人的!“以形补形”一点都不管用。

“以形补形”纯属简单的类比和推论,是牵强附会,毫无科学依据。


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 阮光锋

1、“以形补形”纯属简单的类比和推论,是牵强附会,毫无科学依据。

“以形补形”纯属简单的类比和推论,都非常牵强附会。食物多样化和均衡的饮食结构才是健康生活的基础。食物毕竟是食物,不能替代药物,不要迷信任何一种食物对于疾病的作用。

2、“以形补形”并不是中国特有观点,是全球广为流传的说法。

“以形补形”,即食用外观上与人体某器官相似的食物,对人体该部位有利。这种思维并不是中国独有,在其他国家也有流行,如松茸在日本有“蘑菇之王”之称,日本人认为食之可以使男士强精补肾;在南美洲和印度,很多人因为辣椒的形状和颜色,而认为它具有壮阳的作用。在大学宿舍里,吃香蕉也是经常被当做“以形补形”来调侃。

3、盘点那些理由和结论都不靠谱的“以形补形”传言。

其实仔细琢磨就会发现,“以形补形”中虽然一部分结论有些道理,但是理由中大多有错误,而另一些连结论也不靠谱。

(1)吃核桃能补脑。

传言:核桃——大脑:核桃就像一个微型的脑子,有左半脑、右半脑、上部大脑和下部大脑,甚至其褶皱或折叠都像大脑皮层。目前人类已经知道,核桃含有36种以上的神经传递素,可以帮助开发脑功能。

真相:核桃是一种坚果,其n-3脂肪酸含量丰富,100克核桃中n-3脂肪酸的含量可高达9克,对大脑健康很有好处, 也有动物研究发现,吃核桃能改善老鼠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但把核桃单独拎出来作为补脑的食物并不科学,富含n-3脂肪酸是很多坚果的特征,巴旦木、杏仁、 榛子、腰果都有。另外神经递质在很多动植物体内都存在,但是要保存神经递质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即使在食物中得以保存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通过口服吸收,所以说“核桃含神经传递素可以帮助开发脑功能”实在无厘头。

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