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和服由来

 李鄭 2014-04-14
送交者: 瞎操心[巡抚★★] 于 2014-04-11 10:24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它在日本也称“着物”。和服是仿照我国隋唐服式改制的。公元八至九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我国古代服装的某些特色。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紧袖外服,已婚妇女穿宽袖外服;梳“岛田”式发型(日本式发型之一,呈钵状),穿红领衬衣的是姑娘,梳圆发髻,穿素色衬衣的是主妇。和服不用钮扣,只用一条打结的腰带。腰带的种类很多,其打结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打结方法叫“太鼓结”,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有一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个方盒。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和服背后的装饰品。由于打结很费事,战后又出现了备有现成结的“改良带”和“文化带”。
 
也有人记录和服与生育有着某种联系,汉唐以前,日本社会基本属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日本人基本穿兽皮住石穴而居,没有什么衣服。到唐代时开始,日本受很多唐朝的影响,开始要推广衣服。但是古代各国的民族主义,文化中心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很厉害,所以唐朝给日本蛮夷的衣服式样不是唐朝的任何级别的官服,而是唐朝的丧服。如果懂古代服饰文化特别是唐朝服饰文化的人可以仔细看看日本和服和唐明朝丧服的区别,肯定能找到很多相似点。唐朝的丧服和日本的和服,原来后背没有小包,到现在中国的丧服后面也没有小包。
 
日本女人和服后腰的小包大量地出现的是1592年的日本丰臣秀吉倭乱以后。 1592年的日本丰臣秀吉的倭乱,以明朝和朝鲜的联合打击下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当时的日本小诸侯国刚刚统一不久(因为刚统一了,所以小日本觉得自己统一以后的国力很强大,才发动了1592年的日本丰臣秀吉倭乱),国家很落后,根本掏不起战争赔款。但是作为彻底战败的一方,日本也得付出任何形式的战胜国的要求,当时的明朝和朝鲜被倭寇的长期倭乱搞的心烦意乱,所以决定采用缓慢消灭倭寇民族的政策,因此所要求的战争索赔是: 1,每年3斗完好的睾丸(斗——古代装米的器具) 2,每年6000张完好无损的人皮(有一点伤痕都不许有)日本被迫上缴了60年这些战争索赔,日本的人口马上锐减,特别是男人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本来打了很多年的内战和几年的丰臣秀吉倭乱以后,日本的男女比例已经严重失调,再经过连续若干年的战争索赔以后,日本男人的数量几乎以寥寥无几来形容。日本当时的政府看到这种局面以后,发现长此以往保卫自己国家的男人要灭绝,日本民族要灭绝,所以下令:凡是能生育的女人出门时必须携带被褥,只要在屋外碰
见一个男人,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只要男人愿意女人必须一起睡觉,以便增加怀孕和生育的机会。
 
从此开始,日本女人出门时都必须携带被褥的习惯流传下来。因为日本的气候比较温暖,所以日本女人带的被褥并不是很大很沉。日本女人后腰里多背一个被褥也不觉得是很大的负担,所以时间一长了日本女人渐渐把后腰的背包当作自己衣服的必需品。到了近代以后,日本的人口压力特别是男性人口压力缓解了以后,被褥逐渐变小,变成了装饰性的服饰。到了14世纪的室町时代,按照日本的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带有隋唐服装特色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在其后600多年中再没有较大的变动。
 
至于腰包则是日本妇女受到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开始腰包在前面,后来移到了后面。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都穿和服,但在明治维新之后,上层社会中的男士开始流行穿西服,也就是俗称\"洋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