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群众路线,先弄清群众是谁

 九仙神狐 2014-04-14

走群众路线,先弄清群众是谁

2014-04-14   辛鸣

 

核心提示:走好群众路线,弄清群众是谁是最基本和最根本的问题。现在来看,我们从理念上基本搞清楚了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过去客观上确有部分党员干部越来越瞧不起群众,但现在党员干部开始意识到群众的重要性,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好现象,是一种进步。

 

 

改进作风,别小看“不敢”的价值

 

解放新论:据你观察,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效?干部作风有质的变化了吗?现在有很多干部不戴手表了,是真的认为没有必要戴,还是不敢戴?

 

辛鸣: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一个具体的切入点,就是反“四风”。也就是说,检验这次活动做得好与坏,首先要看“反四风”方面的成效怎样。

 

总的来说,第一阶段成效很明显。党风更好了,党员干部的行为更规范了,“四风”问题明显减少了。尤其是中央“八项规定”之后,公款大吃大喝现象、铺张浪费现象显著减少。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后,有的群众说,现在路上和领导碰面,领导的笑容都比过去真诚多啦。这就是一种改变。这种现象也反映出,我们更深刻地认清党和群众的关系。

 

有人说,一些党员干部作风变了、行为规范了,是因为害怕。也可能有部分干部在想,我先随大流跟着转,把这段时间熬过去再说。但对这种心态、这种现象,要辩证地看。

 

以戴名表为例。相当多党员干部可能是不敢戴了。因为,有网络盯着、有纪委查着、有群众监督着,但这种不敢所导致的结果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党员干部的行为事实上规范了,很多伴生于此的不正风气也随之销声匿迹。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长期不敢和不必要的效果是相同的。尤其是在现实社会中,如果能够把暂时的不敢变成永远的不敢,彻底解决制度体制的问题,也就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提出的建章立制的问题,走群众路线就有了坚强保障,我们强调的坏作风不反弹就更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制度更加科学规范、系统更加完备,尤其要使制度有刚性,把我们的制度体制设置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如果真正建立起严肃刚性的制度规范,有效约束干部的不良行为,不敢和不必要在结果上还有差别吗?当然,群众路线最终还是要解决觉悟问题。我们党本身也讲究觉悟,如果有了觉悟,执政成本就会更低,群众路线就会走得更好。只是不要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这两者是相通的、相辅相成的。要对第一阶段取得的成效有足够的自信,既不盲目乐观,也不妄自菲薄,这样也会给第二阶段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更多底气和思路。

 

找到群众,要跳出利益群体求同存异

 

解放新论:通过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对群众是谁,群众在哪里,到什么地方去找群众,更清楚了么?现在很多人在谈利益群体,利益群体和群众是什么关系?

 

辛鸣:走好群众路线,弄清群众是谁是最基本和最根本的问题。现在来看,我们从理念上基本搞清楚了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过去客观上确有部分党员干部越来越瞧不起群众,但现在党员干部开始意识到群众的重要性,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好现象,是一种进步。

 

但群众不是一个非常容易弄明白的概念,尤其是在新的执政环境下,利益群体、社会阶层开始出现,个人包括党员干部的个体意识和利益意识在觉醒,此时,弄清楚群众这一概念的复杂性在增加。所以,有必要始终强调准确理解群众的内涵,这也是切实巩固第一阶段成果的重要思想保障。

 

群众是一个政治概念,一个集体概念。现在出现的利益群体和阶层,增加了对群众认识的复杂性。如有干部在谈群众时说,现在群众的关系可不好处理:甲群众跟乙群众有利益冲突,丙群众跟丁群众之间也有矛盾,我们在协调群众关系的时候常常是焦头烂额。这种对群众的理解其实是有偏差的。利益群体的分析方法在认识当下中国社会结构时,有重要价值。但是,社会学中的利益群体和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中的群众不是一码事,不在一个层面和话语体系中。这不是说群众就不包括利益群体,不包括每一个个体的利益,而是强调要学会在利益群体中求同存异。譬如,企业老板和打工者可能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但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他们都是群众,他们也有共同利益。只要善于找到不同阶层的共同利益,也就找到群众了。现在有些党员干部说找群众难,其实难就难在我们自己常常有私心、有小圈子。只要放下小圈子利益,群众自然就凸显出了。群众不是部分人,也不是利益群体,而是代表社会真正进步方向的有共同利益的最大多数。

 

群众路线,始终坚持党才有无穷力量

 

解放新论:既然教实活动已经取得不小的成效,为什么还要强调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辛鸣:首先,因为群众路线从根本上体现着党的执政目标,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重要的执政理念和最大的执政资源,必须始终坚持。

 

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前面讲到的,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党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这一历史主体的作用。这是最基本的大道理。

 

二是群众是政党的基础。任何政党都有自己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基础就是人民群众。目前中共有8000多万名党员,是全世界最大的政党;某种程度上说,我们也是权力最大的政党,宪法赋予我们唯一执政党的权力。但有权力、规模大,就能无所不为吗?不是。我们党之所以有力量,是也只能是因为背后有13亿人民在支持我们。群众才是党的“大地”和“母亲”,是我们的“根”。

 

三是群众是党执政的目的与意义。我们不是为执政而执政,也不是为8000多万名党员的利益在执政,而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正因如此,党践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时,才有无穷的力量。

 

其次,群众路线也好,作风建设也好,都会受到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冲击群众路线和党风等的因素和条件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活动把群众路线的理念变成我们的行为、意识、原则,变成政党的长期常态行为。同时也促使我们反思,为什么过去在党风方面会出现一系列如腐败、大吃大喝等问题?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深化,坏的作风可能还会随时反弹甚至滋生新的问题,所以,转作风要打歼灭战,但又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必定是一个不断精进、不断涵养、不断自省的过程。

 

制度设计,防止官僚群体利益最大化

 

解放新论:要做到不反弹,恐怕还要解决不少深层的制度问题,形成让群众真正能进入决策、成为国家建设主体的机制。对此,有什么建议?

 

辛鸣:我们党有上万个基层组织、8000多万名党员,要想凝聚起来形成集体行动,必须要有组织系统、组织机制、组织纪律等。群众和组织当然不冲突,但两者如何产生关系并且是正相关的关系,确实是一个大问题。这既是一个实践问题、制度问题,也是涉及群众路线能否落地、保障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的重要问题。

 

从具体运作来看,任何政党的运行都需要一整套体制,即需要一套官僚运行体制。这里的官僚并非贬义,而是指一种行政组织体制。但通常而言,官僚体制本身有容易自我退化的弊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官僚的群体利益最大化、群体关系封闭化、群体行为模式化、官僚的自我精致化等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来说,这一问题不成为问题,是因为我们已经找到了破解的办法,这就是把群众路线作为一个基本的制度理念贯穿制度设计、组织程序安排的全过程。不论制度还是组织,它不仅仅是一些规则和层级。更关键的是,规则层级背后有价值理念在支撑,不同的价值理念就会形成不同的规则内容与层级形态,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换言之,当我们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观中真的有了群众,我们的制度、规则等就会体现出这种特征。

 

但是,要在具体的各项制度设计中,都能体现这个大道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细节要考虑。如我们现在建立的听证制度,旨在让群众参与决策,这很好。但如果细节跟不上,譬如,找哪些群众、各利益相关群体权重比如何设置等问题考虑不周,这个制度也会流于空谈甚至发生变异。又如,有地方举行自来水价格听证会,有很多自来水公司的人参加,就不妥。你能说自来水公司的人不是群众吗?但是,他们不仅不能代表群众,某种程度上还与群众有相当的直接利益冲突。所以,不只是要在大道理上明白群众是谁,还要有具体的群众参与政治的制度,要在制度设计的细节中体现群众观点。这也是保障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对于正在进行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以及未来党的执政,特别值得提醒的是,要注重避免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异化,把政党本身而非群众当成目的,出现官僚的群体利益最大化;二是概念偷换,以偏概全,把个体当群众,把个别群体当群众,来建小圈子。

 

要始终牢记,我们党所讲的群众是一个整体,它永远是中国社会最大多数的群体,代表着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要在党的执政中,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群众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