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门冬氨酸钾抗脑缺血细胞凋亡

 碧野当歌 2014-04-14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药物室、细胞生物室等承担完成的一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子课题研究发现,对局灶性脑缺血的大鼠进行门冬氨酸钾(PA)再灌注,可降低梗死体积,并有对抗细胞凋亡作用。该研究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补钾药物的选择提供了试验依据。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中国卒中杂志》上。
 

门冬氨酸钾抗脑缺血细胞凋亡


    研究人员在动物对比实验中发现,在给制作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的雄性大鼠注射生理盐水或给予四种不同剂量的PA治疗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梗死体积会产生不同影响,神经功能行为平分之间及梗死体积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其中ATP剂量为62.5 mg/kg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最为显著,并能降低缺血大鼠的脑梗死体积。

    同时,研究人员另将制模成功的32只大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和PA组以及假手术组,对大鼠脑组织的三磷酸腺苷(ATP)和乳酸水平以及细胞的凋亡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三组大鼠脑组织ATP含量和脑组织乳酸含量差异都有显著性。其中,溶剂组ATP含量最低,而PA组能明显提高大鼠脑组织的ATP含量和乳酸含量。另外,观察三组大鼠的凋亡阳性细胞计数值差异也有显著性,其中PA组和溶剂组的阳性细胞数均增加,但PA组减少缺血后24小时的阳性细胞数比溶剂组更显著。

    课题负责人、张亚卓教授说,凋亡是缺血性细胞死亡的常见模式,缺血后脑组织的ATP含量会迅速下降并引起继发性脑损伤。而门冬氨酸对细胞修复有很强的亲和力,能生成ATP,并增加细胞内的钾离子内流为机体供能,从而阻止脑梗死范围扩大,改善再灌注后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张亚卓表示,尽管PA对局灶性脑缺血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使用剂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超出该范围也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效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