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中的薛姨妈任国利

 央飏 2014-04-15
 

《红楼梦》中的薛姨妈

任国利

 

 内容摘要:《红楼梦》里的薛姨妈虽然是次要人物,但她也贯穿全书,出场频繁。关于薛姨妈这个人物的性格,备有争议:有人说她世故圆滑、居心叵测,是一个阴险小人;也有人评论她性情随和,心地善良,尤其对像香菱一样的丫头也处处照顾、时时体贴,在等级制度深严的封建社会里,的确是一个难能可贵的贵妇人。我是这样看薛姨妈这个人物形象的……

关键词:薛姨妈;性情随和;心地善良;含而不露;精于算计。

 

薛姨妈《红楼梦》中的但也贯穿全书,出场频繁,而且也备有争议,有人似乎更多地关注她与贾府的关系,并将之视为世故圆滑乃至居心叵测的阴险小人。但也有人认为薛姨妈的生活有更多的内容,性格也有更丰富的内涵。那么薛姨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红楼梦》里的薛姨妈首先是个性情随和,心地善良,颇多慈行善举的贵族妇女。这种印象源自贾府中人的感受。五十七回薛家定邢岫烟为媳,操办其事的宁国府主妇尤氏就觉得“无可无不可”的薛姨妈性格随和,容易说话,比禀性愚犟、好弄左性的邢夫人强远了。的确,日常生活中的薛姨妈没有贾母太上祖宗的威严,没有像王夫人那样一句话便逼出人命,也没有像王熙凤那样拔下簪子乱戳丫环。她几乎没有和谁红过脸,斗过气,更不用说胡搅蛮缠、挑三窝四、居心叵测了。

贾府中的薛姨妈或者在梨香院有条不紊地处理家事,或者上贾府正房内院闲聊应酬,始终那么随和谦虚,通情达理。三十五回贾母当众称赞薛宝钗,她立马自谦:“这话是老太太说偏了”;四十回贾母因见宝钗闺房布置过于素净,有责备当家人凤姐疏于照应之意,薛姨妈又立刻圆场:“她在家里也不大弄这些东西”。特别是第四十六回,贾母因素来不待见的长子长媳贾赦夫妇“算计”她的得力丫环鸳鸯而神经过敏,迁怒无辜,使在场的薛姨妈也无缘无故受气。耐人寻味的是薛姨妈的表现,她不仅当时无丝毫愠色,事后还委曲求全地与王熙凤合演双簧逗贾母开心,这成为她随和善良性格的最好注脚。交际应酬随和宽厚,处理家事也不例外。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她对待儿女婚姻的随和态度。作为母亲,薛姨妈对幼年丧父的一双儿女的疼爱呵护勿庸置疑,与所有母亲一样,她也巴望自己的儿女平安幸福,婚姻美满。然而,阴差阳错,命运播弄抑或其他难以一语道尽的原因,一双儿女的婚姻都不如意。本来,薛家欢天喜地为薛蟠娶了媳妇,指望薛蟠从此走上正路。不想刚过门,儿子媳妇便有些不好对付。作为婆婆,她既未拿出礼法规矩来压迫媳妇,也未偏袒儿子,反倒责备薛蟠“胡闹”“折磨人家”。不幸媳妇是个搅家精,看准了婆婆善良,反而肆意大闹。对此,占据礼法优势的薛姨妈除了好言相劝,便只剩伤心落泪,自叹命苦。情形固然有些窝囊,却从另一侧面揭示了她善良随和的个性。对媳妇委曲求全,在最钟爱的女儿薛宝钗的婚事上也同样通情达理。应该肯定,与绝大多数封建家长一样,薛姨妈真诚地以自己所能采取的方式为女儿谋求幸福。婚嫁贾府应是薛姨妈颇为满意的一桩婚姻,贾府的家资地位,金玉的命定天缘,宝玉的英俊聪颖等等条件使得这桩婚事不仅门当户对甚至于有些高攀,薛姨妈满口应承自然并不奇怪。不过,这桩婚事不久就显得处处不能如意。先是女婿大病疯颠,竟至于要拿女儿一生幸福去赌吉凶难料的“冲喜”;之后又要求婚期提前,诸事一概从简;一过门,贾宝玉便人事不省,生死不定。当此时,薛家母女都是满肚子苦水,一个是低头不语,一个是万分懊悔。引人注目的是,在这种种不如意的境况里,薛姨妈对婚事全过程不仅未加丝毫挑剔,反倒处处体谅,虽悔而无怨。女儿出嫁后,经历了多少忧心磨折,女儿女婿终于有点儿过日子的模样了,可女婿却突然遁入空门,让新婚不及一年的女儿成了活寡妇。如此结局让宝钗婆婆王夫人十分内疚,同样伤心的薛姨妈不仅未加怪罪,反劝王夫人不必过分自责,令王夫人感动不已。以上事实无可辩驳地说明,无论对内对外,喜事悲事,薛姨妈总能让人感受到她始终如一的善意与随和。的确,她称得上是个宽厚善良、温和平易的红楼长辈。

与随和善良本性相伴随的是她那无处不在,不论亲疏的慈爱。香菱不过是银子钱买来使唤的丫头,为她还沾惹了人命官司,薛姨妈不仅没有另眼相看,反而处处怜惜,赏识她温柔安静,比主子姑娘还强。遇上太岁奶奶夏金桂,薛姨妈又不失时机地提供保护,以至于被媳妇恼恨为香菱后台。经历一番大风大浪之后,薛姨妈初衷不变,把受尽折磨,已成干痨之症的香菱扶正做了薛蟠正室夫人。人们也许以为这不过是调和矛盾,但在那个时代那个特殊环境里,这就是对一个丫环一个小妾的最高礼遇。

如此关爱楚楚可怜的香菱也许并不奇怪,意外的是曾冒犯薛家的柳湘莲竟也享受同等待遇。柳湘莲痛打薛蟠,薛姨妈尽管未加追究,要说好感恐怕是难得的,却因柳湘莲偶然救了薛蟠,薛姨妈便尽释前嫌,只感新恩,主动为湘莲准备婚事,置办家什;湘莲意外出家后,又伤心落泪,叹息不已,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母爱的崇高与动人。在善意对待亲近有恩之人的同时,薛姨妈的慈爱还兼及那些关系疏远乃至一面之交的普通人。贫寒村妇刘姥姥进贾府,王熙凤等人为取悦贾母把她取乐,林黛玉也鄙之为野牛舞和“母蝗虫”,我们仔细观察宴乐全过程,几乎没有发现薛姨妈拿刘姥姥开心的任何言行。恰恰相反,我们隐隐约约感觉到了她对刘姥姥的善意。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善意,薛姨妈总能发现卑微者的价值。出身贫寒的邢岫烟在贾府豪华排场中总显得十分寒酸,但邢岫烟虽困窘却有志气,贫寒而无乞儿相①。薛姨妈正是相中这份骨气欣然选为侄儿薛蝌之妻,显示出薛姨妈超乎寻常的眼力和慈爱。

薛姨妈是个慈爱的母亲,善良的妇女,以旧道德衡估,她是个十足的贤妻良母,她已经出色完成了那个时代要求女性的种种责任和义务,但命运却把这个温婉的女性推到继业传家的位置上。《红楼梦》开场时,薛姨妈的人生已完成大半,是个40岁左右守着一双儿女苦苦支撑门户的寡妇。虽然娘家是“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的侯门巨室,婆家是“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豪商富贾,丈夫又是户部挂名、领内帑钱粮的皇商,却难掩命运的不幸和境遇的凄凉。夫君早丧,亲脉稀疏,缺少顶门立户的当家人;儿子荒唐无知,胸无点墨,除斗鸡走马、宿花眠柳外一技不知,既无承祧祖业的必要素质,也无当家理事的实际才干,实在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女儿眼光敏锐,识见不俗,颇有才干,但她是个未出阁的年轻小姐,充其量只能是参谋和帮手。偌大家产,皇商公事,薛府家政,里里外外一股脑儿责无旁贷都落在薛姨妈一人肩上。以孤儿寡母掌百万家业,其艰辛自难言喻,幸亏王家似乎有治家理财的基因,贾府主妇王夫人和执行者王熙凤姑侄干得有声有色,独当一面的薛姨妈似乎也成绩不俗。据作品描写,她的丈夫死于薛蟠幼年,其时风俗流行早婚,那么丈夫去世当在薛姨妈30岁左右,据此,在贾府露面之前,她已为薛家主事十余年了。作品数次提及薛府家境“现有百万之富”,“薛家根基不错,且现今大富”,证明薛家在户主去世后十余年时间里,依然维持着祖业,家产没有多少损耗,隐隐透露了薛姨妈当家的业绩。可以推想,要不是不务正业的薛蟠再惹人命官司,薛家为救他不惜一切代价卖房典地,银钱用尽,薛家未必会迅速败落。由此可见,薛姨妈虽然不是光大薛府的英雄,却还算得守业有成的功臣,这无疑引发了我们细究其当家秘诀的浓厚兴趣。

自然,《红楼梦》的描写重心不在薛府,薛姨妈也不是主要人物,用在她身上的笔墨自然很少,能体现她当家主事风采的笔墨更是少而又少,我们确实很难直接描述她当家人的鲜明特征。但是,根据作品提供的只鳞片爪,我们还是可以粗略勾勒薛姨妈当家的某些特点。

1:谨慎细致,守住家园。

这也许是女性主事的先天特征。作为薛府独一无二的顶梁柱,薛姨妈几乎把这些特点发挥到极致,无论皇商公务还是家居琐事,薛姨妈一贯谨小慎微,尽量避免可能的麻烦或损失,透露了她的干练与明敏。第四回薛家母子在贾府再三挽留下留居,但薛姨妈旋即私下与姐姐王夫人约定,薛府一应供给全部自付,借用林黛玉的诠释是“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在最容易出麻烦扯皮的经济问题上划清界线,杜绝口舌。四十八回薛姨妈对薛蟠外出经商一事的前后处理相当典型。儿子动身前,她不仅连夜耳提面命,还专门请来同去的主事人张德辉,一面盛情款待,一面千言万语嘱托,尽量把未来事体安插妥当。薛蟠走后,薛姨妈当天就到了鞭长莫及的外书房,把其中所有陈设全部搬入内院收贮;又命因丈夫跟薛蟠外出而独居的仆人之妻以及薛蟠小妾香菱一同进内院起居。一连串的安排调度,既表现了薛姨妈精明干练的处事才能,又突出了她谨慎细致的办事风格。勿庸讳言,谨慎细致没有大刀阔斧开基创业的光彩,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但就薛府实际状况而论,这也许不失为上乘佳选。因为只有实实在在地稳固基础,耕种好自己的园地,一切可能的发展才有必要的基础。所以,当我们跨进梨香院,亲身感受薛家的井井有条、闲言不兴、亲情盎然的气氛,我们便不能不承认薛姨妈的谨慎细致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2:从实守分,以退为进。

夫主早逝,儿女年幼,独力擎天的薛姨妈面临的形势无疑是严峻的。毕竟是女流,封建规条框定的空间极其狭小,她没有可能直接驰骋于商场,重重帘幕隔断了她与社会与时事的联系,她只能在深宅大院里指挥调度,自然失去了不少商业良机和适时发展的可能性,因此,轰轰烈烈光大薛府很不现实,最迫切的任务倒是按部就班继续丈夫事业,千方百计保持财产完整,为儿子成年后继承祖业奠定基础,所以薛府最需要的是等待,等待儿子长大成人。问题是怎样度过漫长的等待期? 经过一番冷静的审时度势,薛姨妈选择了从实守分,俭省持家的管理策略。七十八回透露薛府如今已相当冷落,显然已抛弃了富家豪门的虚架子;薛姨妈最爱唠叨的是后辈不会过日子,只会糟蹋东西,颇有些斤斤计较的气息。这种门风还显著地反映在薛家千金薛宝钗身上。宝钗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端庄稳重,不爱花儿粉儿。平日里脂粉不施,衣着淡雅,住所朴素到贾母见怪的地步。但她并非天生如此,她也曾十分讲究“富贵闲妆”,家里至今还有一箱各色饰品,五十七回她在教育未来的堂弟媳邢岫烟时道出了个中真情:“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自己该省的就省了”,“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才是”。宝钗甚至还拿这种策略建议姨母王夫人考虑贾府的省俭之计,这显然是薛姨妈低调处世、俭省持家策略的影响、教导。从实守分,平民小户也许并非难事,可就侯门巨室而言则又另当别论。人情大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贾府上下均十分清楚家庭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寅年吃了卯年粮”,“若不趁早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赔尽了”。但是,贾府实际上并无一人真正改变这一现状,仍然安富尊荣,坐吃山空,“凡百事情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稍有变动便这个也委屈,那个也抱怨,念念不忘大家子的规矩体统。薛家也曾是书香华族,后又成为富甲一方的巨贾,“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家底决定了薛家辐辏时的排场与体面绝不亚于今日的贾府,薛姨妈却能理智地抛弃无用的虚名排场,踏踏实实地生活着,相比之下,薛姨妈的勇气和毅力的确令人钦佩。应该指出的是,薛姨妈奉行的从实守分原则并非不思进取,也不等于灰暗的失败主义,恰恰相反,收缩防守的薛家从来没有放弃东山再起的希望和机会,在固守阵地的同时常常不动声色地谋求发展。薛家上京有两大理由:第一,送宝钗待选才人赞善之职;第二,直接管理因鞭长莫及而消乏的京中产业。一方面是加强内部管理,堵塞漏洞,另一方面则是寻求外部发展,等待时机,此举显然不可等闲视之。再看薛家母女对薛蟠的态度。说实在的,薛家母女对薛蟠看得很清楚,薛宝钗将之视有若无,薛姨妈讥讽赌咒发誓的薛蟠“你要有这个横劲,那龙也下蛋了”,可一旦薛蟠要求外出经商,去“经历正事”,母女俩还是对他寄予厚望,指望他从此学点乖来,可知薛家母女从来没有放弃重塑薛蟠以振家业的梦想。这种进取心更突出地体现在薛宝钗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面貌上。宝钗自信乐观,心理素质堪称一流。虽然自幼失去父亲,家庭的种种艰难并没有磨蚀她对生活的兴趣,更没有失去对前途的信心,因此林黛玉眼里“飘泊亦如人命薄”的柳絮成了她乐观自信人生追求的宣言,唱出了“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乐观调子,正是这份强烈的自信与乐观毫不含糊地说明薛家的从实守分有极强的进取特征,走的是以退为进、缓求发展的路子。

但也有人认为薛姨妈虽然表面深得众人喜爱,但却是,巧于周旋,内心精于算计。她时刻都明白自己是个无职无权的寄居者。她很想改变这种局面,但无奈儿子却是个不学无术之流,因此她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寄托在与贾家的联姻上。这个目标在薛姨妈的心中是很明确的。她在荣国府中的所有行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这一目标服务的。

首先,她制造了所谓“金玉良缘”的神话,让人们知道并认定金玉是命中注定的一对。“金玉良缘”的神话,在贾府中并不存在。人们只知道宝玉有一块通灵宝玉,宝钗有一把金锁,但谁也没有把这二者联系起来。后来把这个说法闹得全府皆知的,完全是她主动宣传的结果。第八回,宝玉去看望宝钗,一进梨香院,薛姨妈就往里间让。宝玉坐在炕沿上,尚未坐定,宝钗就直言索看通灵宝玉。在旁的莺儿提出宝玉上的话跟金锁上的话恰是一对儿。莺儿不暇思索的回答,表明她不仅知道金锁上的字,而且对金锁的所谓来历也极其熟悉,这若不是薛氏母女的一再叙说几乎不太可能。一般情况下,薛姨妈作为宝钗的母亲直接向贾府表示她们实现“金玉良缘”的愿望实际上不太可能了。因为宝玉、黛玉相爱事情太明显了,而且荣府上下几乎都认为他们是作定了的一对。因此她们只能暗中行事:一方面,积极宣传“金玉良缘”的神话;另一方面,就是讨好贾母等人,以期望造成宝玉婚姻趋势的改变。薛姨妈常在贾母的身边,言行很能博得老太太的欢心。她时时显得关心人,体贴人。第八十一回,巧姐生病,薛姨妈不顾家里一大堆麻烦,特地陪王夫人去看望巧姐。第四十回,贾母、王夫人等人到了宝钗的屋子里,看到屋里素净,没有什么玩器陈设,贾母叹道:“这孩子太老实了”。又嗔怪凤姐等人不送些玩器来。薛姨妈连忙在一旁解释:”她在家里也不大弄这些东西的。”这既巧妙地为凤姐打了圆场,又在众人面前委婉地介绍宝钗的一个好处。还有其它一些事情也表现出她就是要处处给人这样一生中感觉:宝钗是一位稳重、贤惠、相让、与众不同的好姑娘。

宝玉发狂这个事件之后,她对黛玉倍加关怀。当宝钗来到潇湘馆时,却见母亲早已来了。薛姨妈以长辈的身份,讲月下老人的作用,命中注定的姻缘等。话虽似闲聊却都是言外有心的。这些话与其说是向黛玉解释不如说是在警告黛玉:你和宝玉虽然年年在一处,以为是定了亲事,但不定就能成呢。这话无疑触到了黛玉的心病。见黛玉触景伤怀,兴起没有父母的伤悲,薛姨妈随即又摩挲着黛玉笑道:“好孩子别哭。你见我疼你姐姐,你伤心,不知我心里更疼你呢。”一番话竟然把丝毫没有什么城府心计的黛玉说得感动了,甚至要认他做娘。以薛姨妈这样一个深于世故的妇人,要对付黛玉这样一个寄人篱下的毛丫头,是绰绰有余的。她让黛玉相信了她,让黛玉吃下一颗定心丸,使黛玉丧失警惕,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一切。因此薛姨妈又说:“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得那样,若要外头说去,老太太断不中意,不如把你林妹妹定给他,岂不四角俱全?”把黛玉说得怔怔的,随后才恍然大悟,真是又惊又喜。自此以后,黛玉的病竟然也一天好似一天了。但实际上,薛姨妈在这里玩弄的是空头人情。她行使了虚伪的感情欺骗,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她都不会替黛玉说亲。最后,薛姨妈达到了目的,她的宝钗终于当上了宝二奶奶,但她也有她的烦恼。宝钗这个知书达礼的贤淑女儿给寡居而又有个不肖儿子的薛姨妈客居荣国府的生活到底带来了多少安慰,也许只有薛姨妈自己更清楚。

宝玉宝钗的婚姻完全是一种形式,在薛姨妈眼中也只是其实现目的的手段。因此当宝玉中举不回、出走当和尚之后,众人痛哭,王夫人向薛姨妈哭诉媳妇命苦的时候,她却反过来安慰王夫人:“这个是一定的。咱们这样人家,还有什么别的说的吗?幸喜有了胎,将来生个外孙子,必定是有成立的,后来就有了结果了。”从此可以看出她已经不在乎女儿的青春和幸福,也不在乎宝玉对宝钗的情份。反正宝钗肚子里面已经有了宝玉的孩子。已经有了贾家的子孙,这是薛家在贾府中保持地位、保有权势的根本所在。她还以大奶奶李纨为例,指出了宝钗今后的道路。可以想象,宝钗的将来与李纨没有什么两样。

由此可见,薛姨妈这个在《红楼梦》中很不起眼的人物,却处处发挥着微妙的作用,在一系列事件中推波助澜。她是曹雪芹笔下一个标准的封建社会的妇女形象,她的行为就是在不自觉中,完成了她的性格的使命。薛姨妈参与导演并演出的这出婚姻剧算是如期上演了,但并没有给她们带来安慰和幸福。对她们来说,只是目的达到了而已。最后,她们只是两代相依为命的寡妇母女而已。因此,她们的结局是悲剧的,而她们对这种结局的漠然,则是时代的悲剧所在。

因此,从上面可以看出,正如《红楼梦》中的其他人物一样,薛姨妈也是备受争议,我们学习《红楼梦》等古代文学的目的并不是给薛姨妈一个真正客观的评价,而是通过学习为我们现代的创作汲取营养。

注释:

①一粟编《红楼梦》卷[M] ,张新之、诸联诸人评1 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参考文献:

1. 《红楼梦》,清·曹雪芹 、高鹗 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2.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罗宗强、陈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徐中玉、金启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同步配套题解),王立群 李卫国,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

5.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王立群、张进德,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