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ish打造移动C2C电商平台,尝试利用推荐算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商品推荐

 谢芪 2014-04-15



“和传统的 Web 电商不同,我们 (移动设备) 的屏幕太小了。”Wish 联合创始人 Danny(张晟) 在跟我交流的时候这样说道:“对于像亚马逊、淘宝这样的电商来说,他们网站一个页面就能够展示大量的商品,用户总能看到感兴趣的一些,Wish 就不可能。对我们来说,一个页面最多展示 4 到 6 个商品,如果用户没有很快看到感兴趣的,他们会迅速丧失购买欲望。”

Danny 的一番话,让我忽然意识到,现在的电商 APP 不像移动购物应用,更像是 Web 电商服务的延伸。你打开淘宝或是京东的 APP,一般都是直直地奔着搜索去了,除了优惠活动,你才不关心应用第一个页面上展示了些什么。Wish 则希望尝试通过在 APP 上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商品推荐,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Wish,是一个创立于 2010 年的硅谷 C2C 移动电商平台(iOS和Android)。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目前拥有超过 2500 万注册用户,活跃用户超 80 万。入驻超过 3000 个商家,单日订单量突破 1 万 2000 个、日交易额达 40 万美元。它同时也是现在北美最大的移动电商 APP。

Wish 的 APP 非常的精美,商品均以瀑布流的形式展示,看中了喜欢的商品,可以用信用卡或是 PayPal 支付。首次使用时,应用需要你输入自己的出生年龄和性别,并为你提供一些商品供选择,这些用户信息和选择行为会被记录,当作为你推荐商品的蓝本。



在你点击浏览了某样商品,或是将某样商品加入购物车之后,你就可能被 Wish“贴”上了一些“标签”,并且这个“标签”非常的细化,(比如你选择了一个 iPhone5s 的手机壳,你可能会被标记为“iPhone5s 手机壳”而不是“iPhone”或者“手机壳”)借助不断记录更新用户在 Wish 上的行为,Wish 能够为用户创建多个维度兴趣的“标签”,并借此分析出用户感兴趣的商品细致分类,并将这些分类,按照与用户行为的相关性等多个维度数据的高低进行排序,依照一定次序来进行相关的推荐。并且整个过程都是在服务器端完成,你能感受到的就是每一次打开 Wish,都能看到与上次不同的、但却是你感兴趣的商品。如此一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用户会获得高度个性化的商品推荐。

“通过算法来自动推荐商品的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收集用户反馈,持续不断的对它进行修正,从而不断提升准确性。这是其他方式很难拥有的一个特性,能通过技术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Danny 笑着说道。

特别有意思的是,由于 Wish 一直在做针对消费者的体验优化,并没有针对商家做推广,仅仅通过口碑传播的方式就拥有了大量的商家。针对这一点,Danny 有着自己的理解:“对于商家来说,Wish 事实上是一个非常公平、透明的平台。首先,我们没有所谓的‘付费推广’这种说法。因为对于每一个消费者来说,被推荐给他们的商品是由算法直接生成的,并且每个人看到的商品都不相同,这就根本没有一个所谓的‘推广位置’。这样事实上是保护了一些中小商家,让他们和那些有钱的大商家进行公平竞争。”

与此同时,Wish 上的产品,不管它是来自于哪个商家,起初会被一视同仁,给予相同的推荐权重。但一段时间之后,这些产品的浏览量、购买量就会出现差距。后续 Wish 的算法就会介入这个过程,根据转化率给予这些产品相当的推荐权重,这样,就能够淘汰掉一些没人喜欢的产品。如此一来,在整个流程中,Wish 在用户体验和商品推荐两者中做到了有效平衡。

同样的策略也被用在了对于商家的选择上。“我们没有为商家准入设置一个什么规则,像国内,从淘宝到天猫,对于商家的要求越来越高。事实上,我觉得,规则一旦设置出来,就会被打破,因此,让数据和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能通过技术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具体来说,提供劣质商品、延迟发货或者售后不到位的这类商家,与他们相关的数据,比如订单数量、商品收藏数量等等就会出现下降,通过这些数据,这些商家的新商品就会被分配更少、甚至不分配推荐权重。与之相对的,提供高质量商品的优秀商家会被自动分配更多的推荐。如此一来,Wish 高效地完成了对商家的“优胜劣汰”。用 Danny 的话来说就是,“从‘淘宝’到‘天猫’的过程事实上被自动化,并且高效化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 Wish 上超过 3000 的商家中,有 60%-70% 都是来自中国的商家,这些商家占据了总交易额的 80%-90%。这也是 Danny 他们后来才发现的一个现象,中国商家数量在 Wish 上占有绝对优势,并且很多美国的经销商也往往是从中国拿货。

目前,Wish 拥有一个 50 人团队。创始人 Danny(张晟) 和 Peter Szulczewski 是在 Waterloo 大学上电子计算机系时的室友。毕业后,张晟曾在 Overture、Yahoo 做搜索, 而 Peter 曾经供职于谷歌搜索,参与过 AdWords、AdSense 等经典产品的开发。或许正是由于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出身,才会反复跟我提到“能通过技术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关于 Wish 未来的计划,Danny 显得非常踏实。他表示将会持续地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增大 Wish 平台上消费者和商家的数量,并根据越来越多的用户行为数据,打磨出更精准的推荐算法。

移动设备毋庸置疑已经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平台。往往传统的互联网公司在进入的时候,会把移动平台当作自己原本服务的一种延伸,这种思路无可厚非,但却充满着危机。Wish 就是个非常好的例子。就像他自己老拿自己跟淘宝、亚马逊相比。说白了,移动平台的 C2C,其实就是一个“移动版淘宝”,并且如此快速的发展也代表了市场对它的认可,期待 Wish 的下一个成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