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地球翻转的新观点解读科学难题之二十

 八王书屋 2014-04-15

用地球翻转的新观点解读科学难题之二十

把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寄托在地幔对流上的荒谬

摘  要

    板块构造学说有它的优点和长处,但是在论述上就存在着错误和荒谬。有的是因果倒置的低级错误。当学者们面对板块构造学说还有一些惶惶然的时候,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成为了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把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寄托在地幔对流上的荒谬,显示了当时学术界的群体性失聪。地球翻转运动给出了全球性板块的惯性急剧变化的可能,从而板块分离部位被拉开张裂,地幔熔融物质充填裂谷形成新的大洋底部。同时证明了板块运动不是匀速的,而是脉动的。

关键词  板块构造 驱动力 地幔对流地球翻转 板块张裂

 

    近20年来,固体地球科学在诸多方面取得的许多重要发现和长足进步,以及越来越多的新的观测事实,使板块构造学说面临重大质疑。地球科学在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契机经历了巨大发展之后,又处于一个新的起点。科学家面对更富有挑战性的复杂难题,正在以地球整体系统的视角,审视和构筑新的理念,捕捉新的发展机会。目前,全球构造、固体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以及地球非对称性和非稳态运动等,已成为地学界关注的最活跃的前沿领域。(摘录自《固体地球科学的研究现状和趋势--香山科学会议第143次会议述评》)

    《板块构造基本问题》是我国权威学者为了把“板块学说”介绍到中国来而译著的。其中援引国外学者的论述说:“热地幔柱从地幔上升到达岩石圈下面,分向两侧流动,带动其上的岩石圈张裂,中间形成裂谷。继续张裂,地幔岩浆沿裂谷上涌,构成新的海底。如此不断地进展,导致海底扩张。新张裂的海底比其两侧的海底高出很多,成山脊状,所以称之为扩张脊。扩张脊是平行的两条山脊,中间为一个深谷[1]。”

我们就按照前面的论述,冷静而认真地解析一下其中非常不科学的荒谬叙述吧!

    1、地质学的常识告诉我们,在地幔和岩石圈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软流圈。就算地幔对流的水平分量运动能够存在,那么软流圈对于上升的热地幔柱,究竟是能够传递地幔对流的水平分量运动,还是迟滞和削减了地幔对流的水平分量运动呢?

    2、成塑性态的热地幔柱的内摩擦力和剪切强度,能够大于固态的岩石圈的强度吗?凭什么会产生“分向两侧流动”的过程?又凭什么可以“带动其上的岩石圈张裂”?塑性态地幔物质的水平运动,能够把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厚的固体岩石圈拉出张裂吗?西方学者推崇实验科学,那么谁有能耐给我们做出这种演示性的实验呢?这究竟是科学,还是错误和荒谬呢?猜想可以有,但是把猜想当作现实继续进行后续的演绎,必然导致荒谬。把荒谬的伪“科学”猜想,当作圣旨宣读,只能够当奴才!

    3、高温的液态岩浆的机械强度,与冷凝的固态岩浆体的机械强度相比,肯定存在几个数量级上的差异。把分明是浅处的洋中脊裂谷系火山活动,无限制地扩展到地幔深处,而且还要建立所谓的全球性地幔对流运动模式。试想一下,几乎纵贯南北两极、又在印度洋和南太平洋近东西向横向分布的、几条总长达64000公里的大洋裂谷,充满了熔融的岩浆,还有往深处延续几百公里的塑性态或接近液态的地幔物质。如果这样的状态确实存在的话,地球会相似于手捧被切开的西瓜一样,随时都有解体的危险。地球还能够象现在这样保持固体球体的运转吗?

    4、“继续张裂,地幔岩浆沿裂谷上涌,构成新的海底。”这个叙述把张裂运动放在了前面,而后是地幔岩浆上涌,才可能是一种正确叙述的因果关系。

    根据地幔物质的相转换温度、压力图表,当温度不变而压力降低的时候,地幔上部的物质会出现从固态向液态转化的相转换变化,其体积会膨胀。从而会在大洋底部出现洋中脊,“比其两侧的海底高出很多,成山脊状”的地貌形态。同时也显示出由于压力降低而出现的地幔物质的固——液相转换区域呈长条带状,仅仅发生在大洋底部的局部地区。“扩张脊是平行的两条山脊,中间为一个深谷”的形态,是因为中间是张裂形成的虚位空间,地幔液态分泌物只是充填空间而已。为了说明表里影响的因果关系,我们举一个简单的实际例子:皮肤被划破以后才会出现鲜血流出的现象,而没有说是血液的涌出把皮肤分开的。西方学者把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寄托在地幔对流上,明显是犯了一个因果倒置的学术错误。

    当学者们赞成了板块学说以后,地幔对流说就是随带药品的副作用,对我们进行着麻醉和误导。在太空失重状态下运转的地球,不时地会发生自转轴的调适性翻转。这种翻转运动是非稳态的,只要开始启动,就必然给全球带来难以想象的大灾难。面积几千甚至上万平方公里,厚度在几公里或者十几公里的地球表层的板块,由于底部的软流圈的塑性性质,会在自转轴发生启动——运动——到位刹车的急剧变化中,其惯量也急剧变化,相互的位置变动必然不可避免!地球表面会乱成怎样的一锅粥,就由学者们去想象吧!当发生地球翻转运动时,地球自转轴的快速换位和到达新平衡位置的摇摆,给出了地表板块在几小时内出现惯性剧烈变动的机会。板块分离部位是地壳连续性最薄弱的位置,在剧烈的惯性变化过程中必然发生张裂。板块将在那个时候发生最快速的运动,然后随着地球翻转运动的过去,剧烈变动在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会逐渐减弱,慢慢转变和过渡到“地球平稳运转,生物渐进演化”的完全正常的新状态下运行。也就是说,板块运动的总体是脉动的,在地球翻转运动发生以后的平静期里,才可能是相对匀速的。

    在论述板块运动速度的最初的文章中,先就假设板块运动速度是均匀的,于是以同位素年龄的时间段,去除那个时间段中运移开的距离,就得到了每年几个毫米的分离速度。后来人则更加形象地说犹如手指甲的生长速度。天哪!那种论证就象诡辩一样,“花果山有水帘洞,水帘洞在花果山”。转了一个大圈,竟然还在400米跑道上兜圈子。现在进行的全球性的观测网,能够测量和记录到的只是“地球平稳运转,生物渐进演化”的平常的数据。如果把它们不加限制的用于说明板块运动的速度,学者们将再一次陷入错误和荒谬之中,就象笔者在前面文章里论及的使用“星表”的局限性一样。地球翻转运动你们见过吗?想过吗?地球翻转运动发生时测量过什么数据吗?只考虑渐变,完全忽视灾变的思维是错误的片面性思维!

    我们的学者在介绍这个学说的时候,没有能够进行学术上的“检疫”,以致于把一些错误和荒谬一起带进了中国的学术圈。其危害性的大小和严重程度,笔者个人实在是人微言轻,不敢枉加评论。

    笔者运用地球翻转运动的观点完全可以顺利解释洋中脊的现象。当发生地球翻转运动时,地球自转轴的快速换位和到达新平衡位置的摇摆,给出了地表板块在几小时内出现惯性剧烈变动的机会。板块分离部位由于熔融岩浆的存在,与固体板块的地壳机械强度相比差别极大。在剧烈的惯性变化过程中,地球表层连续性最薄弱的位置,也就是板块分离的位置必然发生张裂,同时伴随发生地幔熔融物质的上涌充填,形成新的大洋底部。地球翻转运动期间,板块的惯量变化最大,其运动速度应该是最大的。随着地球翻转过程的结束,板块运动的速度必然渐趋缓慢。在地球翻转运动以后的平静期中,裂谷系里并没有大量持续上涌的岩浆活动。所以板块运动是时快时慢脉动的认识才是合理的。

    有人不肯承认地球翻转运动能够给出板块运动的原始驱动力,依然要坚持地幔对流说的认识,那也不是不可以。笔者只着重指出一点:地幔对流学说最难以自圆其说的就是,无法给出总长达64000公里的全球裂谷系、同时发生相同规模的岩浆喷溢活动的统一命令。而笔者新发现的地球翻转运动能够发出这个统一行动的命令啊!

    解释洋中脊对称出现的古地磁条带的瓦因——马修斯模型,依然是一种错误和荒谬。笔者在下一篇文章中继续论述。

 

参考文献

[1] 李春昱 郭令智朱夏等著  板块构造基本问题 地震出版社 1986.3.第一版 P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