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良品种2

 深山林 2014-04-15

翠峰


  该品种系杭州市茶科所从福云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育而成的小乔木型、中叶类无性系良种。1987年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
  
①特点 发芽尚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大,育芽力较强,芽叶较肥壮,茸毛特多,色翠绿;持嫩性一般,抗性强。一芽三叶百芽重46.0克。产量高,适制绿茶,尤适制毛峰类名茶。所制绿茶品质特征为:条细紧、绿润、显毫、香味爽。目前浙江省绍兴、杭州、金衢等地引种较多,适宜在全省推广。

②栽培要点 加强苗期管理,适当增施肥料:及时勤采;注意黑刺粉虱和煤病的防治。

 

浙江鸠坑种


鸠坑种  淳安鸠坑源为鸠坑种的原产地种,该品种适制绿茶,除适宜浙西茶区种植外,外省大面积种植,并曾引至格鲁吉亚、几内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种植。

 

安徽黄山种


黄山种(有性系)   有资源3300多公顷,主要分布在歙县的黄山、许村和岩寺区的一部分,主体类型占72%。植株灌木型,树姿半开展,分枝密度中等。叶片水平着生,大叶类长椭圆形,越冬芽3月19日萌动,需活动积温102.2摄氏度,3叶展期 4月21日,需活动积温492.6摄氏度。百芽(1芽3叶)重49.8克。抗性强,在山东省引种的各种品种中抗寒力最强。育芽力强,发芽整齐,适制烘青绿茶。制黄山特级毛峰锋苗茁壮,白毫显露,色泽绿润,清香持久,滋味醇厚。鲜叶化学成分,多酚类 27.37%,儿茶素总量13.81%,氨基酸总量 4.96%,水浸出物42.99%。一般公顷产干茶2250千克左右。

 

安徽祁门种


祁门槠叶种(有性系)   又叫祁门种。祁门全县有资源十余万亩,主体类型比例高的有历口、平里、闪里等区乡。植株灌木型,树姿半开展,分枝密度中等,叶片呈上斜或水平着生,椭圆或长椭圆形。越冬芽3月16日萌动,需活动积温79.1摄氏度,3叶展期4月16日,需活动积温435.7摄氏度。百芽(1芽3叶)重48.8克,发芽整齐。抗低温性能强,气温-9.3摄氏度时,无明显冻害。成茶品质好。鲜叶化学成分:多酚类31.11%,儿茶素总量14.66%,氨基酸5.42%,水浸出物44.72%。适制红、绿茶。制工夫红茶,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回味隽永,具有果香或似花香的独特香气,称祁门香,是制祁红的当家种。制绿茶,色绿润,香气高爽,味鲜醇。公顷产干茶一般在1500千克以上。栽培适应性广泛。全国各茶区都有栽培,格鲁吉亚、俄罗斯、印度、日本、越南、巴基斯坦等国都有引种。

 

江苏宜兴种


宜兴种  产于宜兴市洑东、湖滏、茗岭、归径、铜峰、新街等乡镇。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叶形椭圆,叶色绿或淡绿,茸毛中等,育芽能力强,年生长四轮,抗寒性强,能适应-10摄氏度左右的低温。

 

福建大毫茶


福鼎大毫  原产福鼎县柏柳乡汪家洋村,系无性系品种。小乔木型,树势高大,枝干较直立,主干明显,分枝较粗壮,主脉呈弓形。叶面略隆起,叶色浓绿具光泽,芽梢粗壮长大,色淡绿,白毫特多而长,属早芽种。适制白茶、红茶、绿茶,主产于闽东茶区,全省绿茶区有部分引栽。

 

福建梅占


梅占  原产安溪,属半灌木型,树势高大,枝直立,叶形椭圆,色浓绿,稍深于肉桂,而稍淡于铁观音,叶面不平,两缘外卷朝天,中部微隆起,略呈波状,叶尖钝圆而略长,锯齿浅显细锐,叶脉细而不显,成叶基部倒垂,中芽种,主要产于安溪、闽北、闽西等茶区,适制乌龙茶。

 

福建黄棪


黄棪  原产地安溪,亦名黄旦,为无性系品种,小乔木型,树势半开展,稍直立,分枝较密,节间较短,叶片近水平着生,大都为椭圆形,叶缘略向内卷,齿深稍锐,叶端稍长,叶基稍钝圆,叶面隆起,略呈肋骨状,侧脉显而密,叶色较黄,有光泽,嫩梢较短小柔软,色黄绿,发芽率高,芽头密,为早芽种。主要产于安溪。其他乌龙茶区也有少量种植,适制乌龙茶。

 

云南勐海大叶种


勐海大叶种  又名佛海茶,有性繁殖系品种。小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原产勐海县南糯山,主要分布在滇南一带。植株高大,最高达7米以上,分枝部位高,分枝稀疏,树姿开张,叶片呈水平或上斜着生。叶长12.7厘米× 25.3厘米,宽5.0~8.4厘米,叶形椭圆或长椭圆,叶尖渐尖或急尖,叶面隆起,叶色绿,富光泽,叶片较厚,叶质较软,叶缘微波,叶齿粗而整齐,育芽能力强,发芽密度稀,芽叶粗壮,色泽黄绿,茸毛多,持嫩性强,1芽3叶百芽重平均153.2克,结实率低,抗寒性较弱。产量较高,勐海县南朗河47余公顷茶园,平均每公顷产量1500千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0多公顷茶园,平均每公顷2250千克。

 

 

 

云南勐库大叶种


勐库大叶种  又名双江勐库种,有性繁殖系品种。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原产双江县勐库区冰岛乡,主要分布在双江、临沧、镇康、永德等县。

 

江西上梅州种


上梅州   原产江西省婺源县梅林乡上梅州村。湘、浙等省有引种。无性繁殖系,属灌木型,大叶类、早生种。为三倍体茶树。

 

 

 

 

海南大叶种


  海南大叶种为有性繁殖系品种,植株乔木型,特大叶类,树姿开展,叶形椭圆,叶面隆起,芽叶黄绿,茸毛少,育芽力强。

 

陕西紫阳种


紫阳茶区群体  俗称紫阳种,是陕西省内分布面积最广的一个大群体。以紫阳为中心,包括紫阳、岚皋、镇巴、安康、石泉、汉阴、平利、镇坪、旬阳以及西乡的高川、茶镇,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及河谷地带,约占全省产量的3/4。
   该群体的显著特点是组成复杂,种群分布比较集中,并以中、小叶为主。其代表种是中叶类的紫阳槠叶种,大面积栽培过程中,已出现每公顷产3750千克的典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