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颇具特色的正定城

 達方主人 2014-04-15

  

正定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顾名思义必然有城墙。现在国内仍然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城墙,只有陕西西安城墙、江苏南京城墙、河南开封城墙、山西平遥城墙、云南大理城墙、湖北荆州城墙等有限的几座了。

河北省目前保存较完整的城墙有永年县的广平府城(长多)和宣化府城墙(长),其他象点样子的城墙就只有正定的城墙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正定城还是一座雄伟的城池。经过了日寇侵略、解放战争,尤其是解放初期周围几个县的人们明目张胆地“偷拆”城砖,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中的“大炼钢铁”、“史无前例”的文革以及七十年代初期拆城修路,接着有些机关、工厂、单位、学校不知何因也加入了拆城建房的行列,致使正定城遭到灭顶之灾。目前的正定城已经破败不堪,西城墙、北城墙已经消失了大部,东城门被国防工事整个吞没。但是,只剩下夯土的残存的正定城墙,仍然屹立在楼房、民舍之间,卫护着城内的百姓,准备抵御滹沱河突然而至的洪水。现存的城门,只有南门的内城门和瓮城门、西门的内城门和瓮城门以及北门的内城门和月城门了。

正定城年代久远。据《正定县志》载,正定城“汉建为国,晋移为郡,唐改为军,明升为省。规模阔大,壁垒森严,恃为重镇。西南两面滹水环流,足资控制……此城横亘南北,居畿辅之中,形势尤争奇扼要……”

正定(即真定,清雍正时避帝讳改为正定)一带东周春秋时(公元前770年)为鲜虞国,鲜虞国国都就在今正定新城铺。后为中山国,公元前414年置东垣邑;公元前305年赵国攻占中山国,东垣成为赵国的领地;秦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推行郡县制,改东垣邑为“东垣县”,县治所在滹沱河之南今东古城村。秦灭亡后,经过楚汉相争,汉高祖刘邦即位,公元前196年,刘邦亲率大军平定了东垣叛将赵利,取真正安定之义,将东垣县改名为“真定县”;北魏皇始三年(公元398年),移常山郡治于安乐垒(今正定);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在今正定建了一座石城,置恒州;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真定县治所也由滹沱河南今东古城移至今正定现址,石城不断进行维修。唐肃宗宝应元年(唐肃宗和唐代宗交替之年,公元762年),因为滹沱河水患,河水灌城,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组织重修城墙并且拓大了城池面积,修筑了夯土城墙(座落于今常山影剧院北面的纪功碑有此记载)。宋元时期,不断对城墙进行修葺,但是仍然都是土城。

明朝正统己巳年(公元1449年),都御史陆矩、御史陈金为了固守方便,主持增筑真定城池,疏浚和开挖护城河,修成了周围二十四里(),高三丈余,上宽二丈的城墙。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真定知县顾绶奉两院司(巡按、巡抚)和真定府的明文指示开始主持修筑砖城,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顾绶离任,周应中由元氏调任真定知县,继续主持修城工作,一直到万历四年才落成。修筑城墙共申动真定府库银六万余两。

因为修筑的是府城,因此凡是真定府下属的州、县、驻军都有修筑任务。据记载,修筑城墙采取计算长度,分县施工,在城墙垛口上立有小石碑计其工段,城墙的东南角由真定神武二卫(左卫、右卫)分修。整座城池共有垛口五千零五十多个。明崇帧十二年,太监陈镇彝主持又对城墙东南隅进行补修, 并且把城墙垛口并为二千五百四十八个。

到了清代,雍正六年奉敕修缮,嘉庆十六年、同治七年随时补修。

真定曾经是恒山郡、常山郡、真定国、真定路、真定府、真定县的治所,而且除南宋时一度被金统治外,一直是中原王朝的辖地。真定曾经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内处于边陲要地,城池的重要不言而喻,有特色也是必然的。

正定城的形状很特殊,她不像大多数城池呈方形,而是形如官帽。总体形制正南正北,东南方向凹进一个方角,西南方向呈圆形,就象一个右上角为圆形的“凸”字。取“天满西北,地缺东南”之意,西北偏高,东南稍缺。东门和西门在一条直线上,一条东西大街贯穿整个城池,东门至西门长约;南门和北门未在一条直线上,北门比南门偏东约,南城门至北城长约。因为西南角呈圆形,所以城墙周长约。城墙高三丈二尺(),上宽二丈五尺()。

正定城设有四门,东门叫做迎旭门,清同治七年(1868年)改称环翠门,南门叫做长乐门,西门叫做镇远门,北门叫做永安门。各门均有瓮城和月城。正定城的瓮城很大,现在的南门的瓮城还可以隐约看到瓮城的面积。

大部分的城池只有内城门和瓮城门,而且两道门都在一条中轴线上。正定城不同,正定城有三道门,而且没有在一条直线上,原因就是正定地处军事要地,为了城池坚固,易守难攻。过去,如果要想进正定城,比如说要进东门(东门为迎宾门,老百姓称为“喜门”,东门外有“接官厅”,官员进城都要从东门进入,老百姓过喜事娶亲都要进东门),先要经过东关,然后要越过护城河,再进月城门,进了月城门右边是城墙,只有向左一条约一丈宽的路紧擦着高大的瓮城城墙,而路的左边是一条深深的壕沟,壕沟的左侧是月城的城墙,上面也有垛口。顺着这条路一直转到南端才能向北进瓮城门,进了瓮城门要向前走约五六十米才到内城门,进了内城门才算进了城。其他的三座城门的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进了外城门以后的方向不同。南门进了外城门向右转才可以进瓮城门,西门进了外城门向也是向右转才可以进瓮城门,而北门又是进了外城门向左转才可以进瓮城门。

城门这样复杂的结构,给守城的形成了几道关卡,便于防守,而攻城的却是层层屏障,要想攻城,非常困难。首先有四关(东南西北四关),然后需要越过护城河,接着要打开第一道月城,城上有兵丁把守,如果攻入了月城,在一条窄窄的路上,可以受到两面夹击,瓮城上可以打下滚木擂石,就算打进了瓮城,就是进了瓮城之中,四面都可以对攻城者乱箭齐发,置之于死地。

正定城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那就是防止水患。滹沱河自西北流入正定境内,从城南向东。别看现在滹沱河已经断流了三十多年,而历史上滹沱河是一条常常闹水灾的河流。清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记滹沱河曰:“在县城南,曰池,亦曰恶池,别作亚驼,又作呼恶沱。”可见历史上对滹沱河的评价。据查史料,正定水灾与正定城墙有关的记载达二十多次。

后梁末帝贞明四年(918年),滹沱河大水,坏关城;

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河决漕马口,冲南关,坏城西南隅以入,庐舍荡然,居民死者甚众;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秋七月,滹沱河水漂没南关百余家,大水入南门;

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七月,淫雨坏城;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滹沱河溢,水逼城西南角,南关一片大水;

明弘治二年(1489年)滹沱河溢,冲坏城墙,大水从城西南角入城,从城东北角流出,全城居民死亡无数,幸存者仅阳和楼左右数十家;

清顺治二年(1645年)七月,滹沱河溢,大水逼城;

十一年滹沱河溢,大水浸城;

清乾隆三年(1738年),滹沱河北徙,水逼南关,冲坏民房;

三十三年(1768年)七月,滹沱河水暴涨,护城堤坝塌陷,斜角堤被冲坏,大水浸城;

五十九年(1794年)六月,大雨,滹沱河溢,大水逼城;

清咸丰三年(1853年)六月,大雨数昼夜,滹沱河水暴涨,溃旧堤,浸城垣,东、南、西三个城门皆进水,运土填堵城门,二十五日,大水由城东南角的泄水洞倒灌入城,城内全部被淹,幸泄水洞处城墙塌落,阻塞水流;

清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大雨连旬,滹沱河大溢,由大孙村南决堤,大水顺流而下,另成一河,与旧河并行,城南十余里皆水,浸灌城垣,东、西、南三门皆运土填堵;七月,大雨,滹沱河复溢;八月,连雨八日,滹沱河再溢,水势较六月、七月更大;

十一年(1872年)六月二十八、二十九两天大雨,滹沱河溢,水深三丈,浸灌城垣,漂没民房,城门堵塞,文报不通;

十二年(1873年)六月,滹沱河北徙;

民国六年(1917年)大水灾,滹沱河溢,水深数丈,浸泡大半截城墙,城西、城南一片汪洋,倒塌房屋、溺死人口不计其数;

解放后,1954年大水冲坏滹沱河铁路桥,1956年滹沱河水位高,1963年8月连续大雨昼夜七天,降雨,全县大小五条河,普遍涨水。虽然没有记载与城墙有关的事项,但是据人们回忆,都是用沙袋堵住城门,防止大水进城。

正定历史上曾经记载了近一百二十次水灾,实际上每次水灾都有正定城墙卫护着正定城的百姓。

历史的教训不可忘记。正定城墙是正定人民的功臣。

惜哉,正定城!

现在北方地区非常缺水,过去滚滚流淌的滹沱河已经变成了一片公园。尤其是由于石家庄大量从正定抽取地下水,已经形成了一个大漏斗。过去的正定到处荷塘,曲阳桥一带十里稻香。现在,过去的早已不复存在,泉水早已干涸,“旺泉”、“大鸣泉”、“小鸣泉”、“周泉”、“韩泉”、“恒阳第一泉”等等大大小小十几个泉水只留下了美好的名字。正定城的防汛功能似乎已经不存在了。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我们不可须臾松懈。将来不知何时,忽然间大雨倾盆,滹沱河溢,正定城还能起到防汛的作用吗?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后代子孙们是不是要反思、要埋怨、要咒骂、要谴责那些拆毁正定城墙的祖先们?

     恢复正定城的雄姿吧,这是重现国家历史文化名称风貌的需要,这是建设文化名县、旅游大县的需要,也是提升省会的知名度、延续省会历史积淀的需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