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三类阅读缺一不可
2014-04-16 | 阅:  转:  |  分享 
  
三类阅读,缺一不可

常亚歌

在我看来,可以把阅读材料大体分为“经典类”“专业类”和“人文类”。这样分类不够专业,也不严谨,但指导我们读书却较为清晰。

第一、经典类阅读。这里的经典是指教育教学中的经典书籍。图书市场看似繁荣,实际上可供教师潜心研读的教育经典并不多,甚至是凤毛麟角。在我看来,在教育领域中可以称为大师级的有两位:一位是苏霍姆林斯基,他的代表作是《给教师的建议》和《帕夫雷什中学》,如果有可能的话,把他的“全集”买来放在案头经常翻翻是最好不过了。另一位是格鲁吉亚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他的代表是“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么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如果说《给教师的建议》是一部教育学百科全书的话,那么“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应该说是一套鲜活的教育心理学经典之作。对于这些书籍的阅读,我们要立足一个“精”字。它们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阅读,去品悟,去观照自己的教育实践。

第二、专业类阅读。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科素养的专业化。这关涉教师站在课堂上的看家本领。一个语文老师读不懂一篇文章,一个数学老师弄不懂数学概念,一个音乐教师钢琴弹得磕磕绊绊,一个体育教师无法示范三步上篮,等等,这些都是专业能力缺失的表现。这种现象看似可笑,但现实中比比皆是。因此,教师要把提升专业能力的阅读作为一个核心,有意识地寻找最专业的书籍、期刊甚至视频来“阅读”。我曾经做过“请说出自己本专业领域中最专业的报刊和标志性教师”的调查,结果很让人意外,只有10%左右的教师能说出几个靠谱的报刊和名师。如果说读经典是我们向教育领域的最高处回望的话,那么,掌握当前最新、最前沿的专业信息则是对未来发展脉搏的把握。

第三、人文类阅读。如果我们用“冰山现象”来解释“课堂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关系,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讲的“一辈子来备课”的案例。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提出教师要有广博的人文阅读的理由。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广博的阅读和思考,是很难把自己的学生吸引在课堂上的。我们可以从建立自己的书房做起,来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积淀,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品质,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能力,等等。这一切都与我们广博的人文阅读有关。对于此类书籍的阅读,我们可以先买再读,闲时多读,忙时少读,但不能中断,重在坚持。









把阅读变成“呼吸”

张硕果

一个教师的视野和专业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脚下垫了多少本书,读书是一个教师朝向优秀的必由之路。但是,在教师阅读中我们还需有一些理性的思考和认识。

读书要从他律走向自律。现在很多学校通过成立读书会,甚至用各种方式激励教师读书,的确有些效果,但效果有限。读书首先是个人的事情,读书如果不能从他律走向自律,阅读就难以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把读书与许多功利性的东西挂钩,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激发教师去阅读,但很难把阅读变成教师的自觉行为。

从被动阅读到享受阅读。《教师月刊》主编林茶居先生曾经和我分享一个对联:“上有天堂,下有书房。”我想,只有那些从内心里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它的美妙,体会到坐拥书城的幸福。从忍受教育到享受教育,从被动阅读到享受阅读,这个过程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更多的时候,是看一个教师拥有怎样的教育哲学和生活哲学,这决定着他在教育和生活中的生存状态。

把握读书的质与量,避免自己变成简单的书橱。读书并非越多越好,读书的质量非常关键。阅读的质量很多时候是通过思考来实现的。如何思考?一是尝试着把阅读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打通,用实践去反证理论,甚至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二是通过写作来不断梳理自己的思考。三是对经典书籍反复阅读,逐渐吸收消化,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最后,教师不妨读些童话。成人是生活在故事之外的,儿童是生活在故事之中的。童话虽是写给孩子的,但童话里的普世价值却适合所有人。每一个成人都由儿童而来,但很多成人忘记了自己曾经是儿童。借助童书,我们可以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理解和读懂儿童,更好地守护孩子们的成长。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自己的过程,打开一本书,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让我们和书籍彼此穿越,让它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献花(0)
+1
(本文系雪拥蓝关20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