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市散户自画像:滚石的西西弗斯

 培根阅读 2014-04-16
如果用一个人物作为期市中大多数散户的集体自画像,那么,希腊神话中的悲情英雄西西弗斯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在神话中,西西弗斯因绑架死神使世间没有死亡而触怒诸神,诸神为此惩罚他将一块巨石从山底推上陡峭的山顶作为劳役,但被施了魔咒的巨石却每每在接近山顶时滚落山下。西西弗斯日复一日地重复这一无用功,不断希望,不断失望。
  西西弗斯的遭遇可说是多数散户经历的写照,他们总在重复的错误中不断跌倒又不断爬起,在循环往复中耗损了无数光阴和财富。但他们相信,自己脚踏的地狱只是天堂的倒影,总有一天他们会打破魔咒,获取丰厚回报,这也是他们之所以还留在市场的原因和动力。
  若将集体映像细化,每一个“西西弗斯”背后都有着独特的面孔和无法复制的经历。三位“期龄”逾6年的散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各绘了一副自画像,分别是“阿Q版雷锋”、“利弗莫尔信徒”和“期市拾穗者”,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阿Q版雷锋:看对行情却亏钱

   “做期货的历史?唉,都是血泪教训史!我觉得自己就是‘阿Q版雷锋’,‘雷锋’就是不断给期货市场贡献手续费,‘阿Q’就是善于自我安慰,乐呵呵地给期 货公司送手续费。”1982年出生的散户王明(化名),瘦高身材,衣着简约整洁,脸上挂着一抹笑意,在记者问其期货交易史时,颇带自嘲地说道。
  王明于2007年在A股尚在牛市时被吸引入股市,2008年股市走熊又携10万元资金转战期市。“2008年到现在6年,亏亏赚赚,整体是亏。”
   因为操作比较谨慎,所以目前的亏损总额尚在他可以承受范围之内,并不影响他的工作生活,而看对行情却总是赚不到钱是他最为困扰的问题。“我本来是坚定的 ‘空铜派’,铜价在5万元/吨以上我认为可以坚定做空,但这波行情还是反复止损出局……”王明一声长叹,脸上的笑意变得落寞起来。
  2014年 开年以来,沪铜明显处于空头格局中,年初以来至3月21日,沪铜跌幅高达13.6%。而王明曾于2月21日在50000元/吨处开了一手主力1406合约 的空单,合约价值25万元,所交保证金为17500元/手,假如一直持有至3月21日平仓,不计算其他费用,短短21个交易日便盈利可逾25000元。
   遗憾的是,在震荡中王明没有坚定信心,1手空单先后两次被清洗出局,而刚出局,铜价便开始大跌。根据王明回忆,2月21日做空之后,他“吃”到了2月 24日的一根阴线,但是2月25日盘中,沪铜在煤焦钢反弹的带动下盘中剧烈冲高至50270元/吨,这本是加空好时机,但他见反弹势猛,账面已出现浮亏, 虽然没有到止损位,还是一个冲动平了仓,小亏离场。“结果一离场,铜价就开始回调,止损止在了最高位,真是后悔莫及。”
  3月3日,王明再次入 场做空沪铜,成本价在49300元/吨左右,但3月5日工业品集体反弹,沪铜亦出现反弹。“当时除了铜之外,煤焦钢几个品种我一样空了一点,还有PTA和 塑料,这样就满仓了。3月5日反弹的时候,账面上只有塑料浮盈,其他都是浮亏,一手铜空单浮亏已达2000多元,整体账户浮亏是8000元,我预定整体亏 损不能超过一万,但当时还是觉得扛不住,再次止损离场。”说到这里,王明脸上显露出低落的情绪,因为出场后不久所有品种都加速下跌。
  像这样看 对行情却在震荡中反复止损出局的次数之多,王明已经数不清了。他总结认为资本金不够是导致他难以承受微小波动的原因。“整个账户的心理止损位,我设置的是 6%,假如我当时是20万的话,只投入10万,剩余10万做安全垫,浮亏8000元占比也只是4%,没有达到6%的止损位,对我来说是可以承受的,也许我 就能度过黑暗看到黎明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上海力道资本执行总裁逯智勇指出其症结在于两点,一是频繁止损,二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
   逯智勇认为,频繁止损意味着频繁交易,这会导致手续费增多,而这种成本积少成多是不能忽视的。“期货市场表面看是零和游戏,实际上是负和游戏,只要入场 交易,在盈利前就已经亏损了,因此,要减少无价值的交易次数,这样也就降低了犯错的几率。此外,止损是不应该根据具体点位或者亏损幅度来设定的,而应根据 趋势是否逆转、支撑你操作的理由是否改变来决定。”
  而之所以会频繁止损,逯智勇认为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缘故。“交易就是要做适合自己性格的 事情,每个投资者都应建立适应自己的交易体系,比如看空铜,本来看的是趋势性下跌,那就应该中长线操作,如果频繁交易做成了短线,这就和自己的策略背道而 驰了,南辕北辙,又怎么能成功呢。”

  利弗莫尔信徒:时间会回报我一把大的

   “期市里有两种成功者,一种是每天向市场要钱,积少成多,就像巴菲特;另一种则是每天给市场钱,最后从市场里拿一把大的,反败为胜,就像利弗莫尔。我是忠 实的利弗莫尔信徒,我愿意每天犯错,用错误来换机会,我相信总有一天它(市场)会回报我一把大的。”徐州的一位散户李道(化名)的经历比王明更为跌宕。做 期货之前,他炒过股票、炒过外汇,他的风格比王明更为激进,一度高杠杆重仓出击,在外汇市场遭遇破产。
  在做外汇之前,李道尝试过炒股,那时他 还在大学读书,进入外汇市场完全是偶然。那是2009年毕业,李道找到一个投资公司实习,有了点工资后想炒股,同事说“股票来钱慢,不如去炒外汇”。于是 在同事的引导之下,李道通过某个地下平台开始炒汇,杠杆是1:400,行情波动很大。
  刚进入汇市时,李道也犯了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听别人 的意见交易,不过,第一次听意见交易,他挣钱了,而且挣了大钱,心态也因此发生了巨大改变。“同事因为金融危机建议做空欧元,我不懂,就听他的,把所有资 金都投入做空。最初的想法就是把以前亏的都挣回来,最好还可以挣点小钱,改善生活。谁知道刚空进去欧元就暴跌,1万元本金瞬间就变成30万元了,我做一年 股票累死累活也达不到这个效果啊。看着账面从1万翻了30倍,我太激动了,知道这个市场可以一夜暴富了,心态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开始只想挣点小钱变 成梦想发财了。”
  可惜,纸上富贵一场空,很快欧元反弹,李道的浮盈和本金在两星期后就亏光了。“前前后后总共亏了4-5万元,虽然亏损了这么多,我还是觉得外汇市场是个好东西,因为杠杆大。”
  自从知道汇市可以暴富后,他的心思就不在工作上,整天拿手机看行情,引起同事和领导不快,被迫辞职了。辞职后他从徐州去了南京,经同学介绍做了房地产中介,正巧赶上房价火热行情,每个月少时挣7000多元,多时可挣3-4万元。
  “攒到一点钱我就继续做外汇,一共做了两次,都是做空欧元。一次赚赚赔赔最后亏光了,另一次蒙对了行情,但中途小赚了一笔就平仓了,出来后,心态就变了,怎么看行情都觉得跌得差不多了,就抄底炒了进去,结果只是跌了三分之一都不到,又没了,前后总共赔了8万。”
   就像一位投资者所说,唯有千万遍错误中才能产生正确的方法和理念。不经过无数的错误,不可能会有正确。经过无数的错误,就等于知道了无数种失败的原因, 所以过去的错误是未来操作的良好基础。李道也不那么在乎亏损,用他的话说:“亏可以积累经验变成交易能力,而交易能力又是一项无形资产,可以让我变出无数 的金钱来。”
  但亏损依然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钱都亏没了,经常找同学借钱吃饭,有时候还要靠女朋友接济。”但在一次亏光了女朋友的年终奖之后,对方终于无法忍受李道的“不务正业”,提出了分手。
  后来,李道也觉得自己这么晃荡下去不是办法,就找了一份和商品期货相关的工作。因为外汇上的理论操作方法和期货是相通的,他便转而进入期货市场。“外汇交易时间正好跟国内相反,要熬夜,对人的身体伤害比较大,所以就彻底退出外汇市场。”
  进入期货市场后,李道身边的专业人士多了,才知道了有种交易叫“趋势交易”。在趋势交易指导下,他把之前的所学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一套交易模式,第一次试验成功是通过做空白银帮助别人账户成功翻倍。
   “就像利弗莫尔所说,只有坚定持有才能带来财富,知道趋势交易后,我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再加上以前每亏一次我都会去论坛上讨论、学习,算是打下了一定 基础。而且外汇交易杠杆大,对进场时点要求高,也锻炼了操作时点的敏感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起伏后现在终于能实现稳定盈利了,这都是不断亏损锻炼出的能 力。”

  期市拾穗者:错误都源于缺乏从容

  投资技术分析大师约翰·墨菲说,赢 家是在多次小亏之后通过一次大赢来赚钱的,即40%的正确赢回的钱大于60%的亏损。李道便是这种投资理念的追随者,但一年内使账户由2万增长至30万的 网名为“平均线”的投资者对此却并不认同,他更崇尚的是积少成多的稳定盈利,或可称为“期市拾穗者”。
  “墨菲的办法,除非行情足够大而且中途毫无悬念,否则在如今的市场条件下,还是需要对得多错的少才能盈利。我认为,真正的大赢家没有人的胜率会低于60%。”
   据“平均线”自述,他从2001年开始做期货,至2005年零零碎碎地亏损了4万多。从2005年开始,他逐渐悟出“趋势”的理念,已经开始转败为胜, 胜多败少。他以日内交易为主,经过大概两个月的时间,账户一再刷新,已经增加了一倍多,达到5万时,心理上发生了巨大改变。
  “小人发财如受罪,账户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增加,兴奋、躁狂、自大、浮躁……内心这种种躁动让我无法抑制,再难安静地研究行情了。”
   结果,章法变得混乱起来,操作也大胆起来,有几次极度危险的重仓操作,好在最后是有惊无险。但是他没有冷静下来,仍然处于一种不安的状态,终于没有坐稳 江山,在一天的操作中先是重仓在橡胶上大亏18%,后又再度重仓来回几次,一天结束时居然亏损35%,这是最大的单日亏损,但并没有立即浇灭其过度的自 信,在他看来,扳回这点损失似乎易如反掌,所以第二天继续重仓下赌。遗憾的是,财不入急门,明知状态并不符合最理想的情况,急于求战,结果第二天再度大亏 15%左右。
  “仅仅两天的时间,账户急剧恶亏,辛苦打拼了那么长时间才达到5万,只剩下一半了。这时候才感到悔恨,我就是拿出1万元随便置些日用品也好啊,出去玩一趟也是很舒服的。偏偏为什么这么不聪明,这么没头脑,这么没理智?”
  经过连续几天的账户大洗劫后,“平均线”又走入了另一个歧途:不敢再用大仓了,变得很斤斤计较,小来小去。经常安慰自己,小心能使万年船;稳定盈利最好,能盈就行。
  就这样小气鬼似的做了几个星期,账户进展太慢,“平均线”感觉不对劲。后来,他意识到,这种对风险的畏惧是受打击后的负面态度,人天生怕危险,一旦安于这种无风险的状态,就会错失很多机会。
  “古语说:‘城有所不攻,军有所不击’,并不是不想攻不想击,而是要集中力量攻击那最有潜力的行情,仓位不能平均分配。如果想攻击最有潜力的行情,从你选中它作为目标那一刻开始,就应该全力攻击。接下来需要围绕它反复思考权衡,对相关品种各方面情况深入研究。”
  悟出这层道理后,“平均线”在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里账户不断刷新,接连翻倍,可谓一帆风顺。第一个月底时账户重回5万,第二个月底时账户已到12万多了。
  但在账面盈利的时候,他的心态却并未同步成熟,依然是心态问题导致他再一次重回解放前。原因是持沪胶和沪铜多单满仓过夜,在技术形态走坏、大幅亏损情况下不肯认输,最后扛不下去只得割肉。
  “一个人理解了市场仅是交易成功的一半,对自已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另一半,了解自己永远是期货交易最重要的。我是那种有着强烈追求的人,在最艰苦的情况下愿意咬紧牙关连续奋战,可是有了一些结果后,事情看似要成功了,人的情绪就变了。”
  庆幸的是,他在反复琢磨中克服了这道心理关。“现在,如果有人认真地请教我:‘除了趋势理念之外,第二重要的是什么?’我会立即回答:‘从容’”。
  “平均线”认为自己的失败无一不是毁在缺乏从容上。当账户达到7万多的时候,他拿出了一笔钱,给自己放了几天假,四处闲游。在这不交易的几天里,徜徉在蓝天白云、绿柳繁花之间,他感到无比的惬意和轻松。
  “我忽然觉得生活很美好,但太多的紧张、恐慌、怨恨、兴奋、躁狂使我未能感受到这些。从容,能够使我们保持理性,使我们最容易接近真相,最大程度地减少干扰和扭曲,而这种从容的态度对一个期货人更加重要。”
   他总结认为,以前的错误大都因为缺乏从容:匆匆分析、匆匆操作、心绪浮躁、急于求成。所谓的成功无非是运气罢了,过眼云烟,无论多么美好,总是持久不 了。正是这种从容心态使他的账户最终在一年内攀升至30万,但此后其人何去何从,市场已无人知晓,或许依然在期货市场中沉浮拼杀,也许正享受悠然闲适的生 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