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定水患的杨泗将军,曾经“坐镇”桥中央

 i深蓝 2014-04-16

官坝风雨桥,连接起河两岸村民的生活。

长江商报消息 四座乡村风雨桥

■本期专题 本报记者 王巧爱采写/摄

我们这次主要探访了四座乡村风雨桥:宣恩县沙道沟彭家寨风雨桥、咸丰丁寨乡十字路风雨桥、咸丰县高乐山镇官坝村风雨桥,以及恩施州芭蕉乡戽口村九道水风雨桥。同时还走访了两座“进城”的风雨桥——恩施州市区的清河园和宣恩县城的文澜桥。

当我锁定目标的时候,才发现每个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太遥远了。更不妙的是,当地人说我来错了时间,冬季并不能完全彰显“风雨桥”的特色。好在,真实的记录不需要计较这些。

最早被称为“屋桥”,后来改称“凉桥”,最后统一成“风雨桥”,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承载的不仅是民族文化和山区经济。随着“风雨桥”所处位置和形态的变迁,也谱出了一部“还在说话的历史”。

探访

地点1

宣恩县沙道沟·彭家寨风雨桥

聊天。喝茶。遮风。避雨

去宣恩县沙道沟之前,只知道彭家寨。中国古建筑专家、华科老教授张良皋先生曾把这个古寨的建筑称为“湖北省吊脚楼群的‘头号种子选手’”。后来从宣恩的摄影师宋文那得知,沙道沟就有一座古老的风雨桥。一开始,我并没有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直到乘着巴士往山里的那个小村寨走去。在四个小时的颠簸之后,终于赶到了彭家寨。

站在高处的村村通公路上向下望彭家寨,整个寨子被安置在“Y”字形的河网上,一撇像整个酉水河的支流龙潭河,一捺就是架着风雨桥的小沟渠。所以,彭家寨所在的村子也叫两河村。村寨的吊脚楼分布在龙潭河的北岸,因为密度大,规模大,足够显眼。隔河看着对面几十座保存完好、依然住着土家人的吊脚楼,顿时觉得此行值了。

架在那条被硬化而此前并没有名字的小溪流上,风雨桥若不是你特意来寻,在木屋青瓦之中,不见得能够发现。不过,那条被硬化的小沟渠足够新亮,是个不错的线索。

虽然桥身只有3米多长,甚至见不到一个楼亭,但是据说在修缮和河床硬化之前,桥墩曾是木的,都是五六十公分粗的大木头。这天,因为寨子里有人办婚礼,69岁的彭武建老人已经在桥上来回走了五六趟了。

据彭武建介绍,1968年以前,“村村通”的大路还没修建,穿过龙潭河的那座钢丝吊桥也还没架起之前,风雨桥是进出寨子的唯一通道。两河口村、龙潭乡,近千人前往沙道沟赶集时,必须经过风雨桥,然后顺着酉水河支流龙潭河去集市。

当年每逢赶集,不少满载而归的赶集者,背着大箩筐经过此地,走累了可以在风雨桥的木凳上歇息。但自从有了新的大路和铁吊桥后,寨子的人外出赶集不用再走这条小路了。不出寨子时,风雨桥依然是通行主力。而且它可以遮风避雨,天热时,人们总会聚到桥上,坐在木凳上聊天喝茶。

听彭家寨的族长讲,彭家寨的祖先从湖南永顺搬迁至此,最早只有五家人。现在,整个寨子已经繁衍到了近五十户,两百五十多人。清末民初时,寨子里有名望的人发起号召,最后决定集资修建这座风雨桥。据说,当年筹集了三十块大洋。桥的设计者是他们村子的一位老者,当初主要是为了实用、牢靠,并没有讲究什么美感。

在宣恩县文化馆的李培枝看来,这恰巧是恩施少数民族建造风雨桥的初衷所在,方便、实用,所以朴素、简单。因为离村寨比较近,使用同时可以随时维修保护,彭家寨的风雨桥一直保存得较为完好,这也是彭家寨人的骄傲。

去探访时,有人在这里筹备拍电影,一场发生在彭家寨的故事,很快会搬上荧屏。据说,风雨桥也在其中。

地点2

咸丰丁寨乡·十字路风雨桥

过桥。赶场。买粑粑

官方的介绍里,十字路风雨桥是鄂西南地区保存最好、规模较大,且最具代表性的侗族风雨桥。其建筑风格、民族特色仅次于广西程阳风雨桥,可与湘西的“花桥”媲美,据说最早建于1916年,由时任清朝议大夫秦朝昌捐资修建。

1月2日,我坐车穿过十字路集镇,在跨石拱桥之前,就看到了与石拱桥并排横跨在野猫河上的十字路风雨桥。它足够醒目,据我得到的数据,桥长44米多,有三个六角形石墩,桥宽4.5米,通高8.78米,桥廊12间,两侧条木为凳。

王桂香住在桥东头,32年前嫁到这里。在邻村长大的她,说自己从记事起就记得这座桥,“后来破损较严重,走在上面,可以透过缺失的木板看到下面的河水。”

71岁的严隆成说,一年里十字路风雨桥上最热闹的就是夏天的赶场时节。集镇上附近的村民,总是因为天热跑来这边的木凳上休息玩乐,打牌、打快板、聊天。而附近好多个村子的人,都来十字路赶场。

十字路的赶场逢五逢十,每隔五天一场。王桂香说,上世纪五十年代,遇赶场的时候,做桥头生意的邻居一天可以卖掉一大木桶米饭,一锅子豆腐。很多人会来这里买油、盐、米、菜等生活物资,而对小孩来说,最受诱惑的就是玉米粑粑。

除了赶场,村子两边、以及和外村的联络,基本都靠这座风雨桥。后来,机动车越来越多,风雨桥一度被大车子压坏了。毕竟木桥的承受能力有限,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基本都不能用了。

“政府组织修建了下面的石桥后,风雨桥被修缮保护起来,只能走人。”王桂香说,为了限制行车,桥两头各增加了两根木椽限宽。据当地人介绍,十字路风雨桥自上世纪中叶以后至此,大概修缮过四次。2004年是县市政府组织的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之后,这座桥被列为省级文物,挂牌保护。

多年来,人们在桥上赶场的习惯似乎还保留着。新年初的廊桥中,还有许多铺着厚厚灰尘的支架,似乎在等待下一次赶场。但他们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政府规定,集市已经改到十字路集镇上去了,桥上禁止摆摊。

虽然村里的老人们仍认为赶场最热闹的时候是在风雨桥上,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却是另一种新的生活。因为十字路风雨桥每年夏天总会吸引来不少游客,为了挖掘旅游资源,他们在桥下十来米处,在石桥和风雨桥之间修了一个水坝,夏天围起来足够的水,可以供游客划船戏水。

所以,夏天多了一种娱乐方式,“在桥上睡吊床。”王桂香说,维修之后,桥又可以通行了,方便了不少。遗憾的是,几次维修之后,让这座桥最有说头的桥正中间阁亭上的“斩龙官”木雕,无法恢复了。

在侗族人心中,他们祭祀水神杨泗将军。这是一位在传说中可以斩杀兴风作浪的水中龙,平定水患的水神。人们将他雕刻在了这座桥的正中央,“他拉着一把弓箭,要射去出去的样子。”严隆成说,最早的雕刻很传神,但后来没有能工巧匠,没法恢复了。

地点3

咸丰县高乐山镇·官坝村风雨桥

撑船。蹚水。搭座桥

原本,官坝风雨桥并不在此次探访的计划之中。

资料显示,宣恩县的晓关乡有一座很有代表性的风雨桥。到达这里后,当地人并不知道我要找的这座桥,没法给我确切的位置。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里是有一座很典型的风雨桥,因为正好处在正在修建的高速路上,被拆了。当地面包车司机说,在晓关和咸丰之间,官坝村也有一座比较新的风雨桥,我便想去看看了。

59岁的曹明忠是村里的一位退休村干部,他认可这座桥从形态上看,可能是一座风雨桥;但从功能上,他们宁愿只将其视为普通的桥。

原来,这个背靠凤凰山、中间河水穿村而过的村落,先前没有一座可以跨河的桥。在这座石基木桥身的桥梁连接河两岸的村民之前,河西岸的村民要到龙坪集镇上去,得绕行半个多小时,要么过吊桥,要么渡船过去。

如果偷懒蹚河水过,也得有点能耐,“上下学的小孩子和老人,在雨季是万不可蹚河水过的。”曹明忠说,孩子们得穿好雨靴,等大人接送过河。他们也曾搭过简易的木椽过河,但雨季河水上涨后,“临时桥”总会被河水冲垮,不见踪迹。

这座年轻的风雨桥是在2005年修建的。据说,这座桥有两个村子的人在使用,平均每天有500人会在此桥通行。曹明忠觉得使用的人不算太多,但使用的频率特别高。

官坝村临着省道,但河将村子东西相隔。河东岸省道穿过,街道、医院、学校大多分布于此。河西岸则不便得多。但在桥通之后,交通不便的河西边短时期内新修了二十多幢两三层的小楼房。村民说,桥通之后,交通问题就解决了。

对于这座“复古式”建筑,村民们普遍称好。虽然没有木凳、没有亭阁、桥面也是混凝土制作的,似乎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风雨桥,但是它却改变了一个村子的出行方式。

地点4

芭蕉乡戽口村·九道水风雨桥

砍树。杀牛。立碑。修桥

据恩施州民俗专家贺孝贵介绍,恩施州芭蕉乡戽口村的九道水风雨桥也是恩施境内保存相对较为完好的风雨桥之一,不大、简约、朴实。

走进村子,漫山的茶树和农家边上是一溜儿的柚子树,挂着柚子,绝对是名副其实的全国首批美丽宜居村庄。

九道水风雨桥跨九道水而建,这也是此次探访的6座桥中,唯一还保存着石碑的风雨桥。据说,石碑是此前从桥南头的土中掘出的。石碑通高125厘米,宽57厘米。修缮之后立在桥前,右上角缺损了一块。

碑上刻有建桥捐款人姓名与数额,落款有“匠师杨文”、“地名两分河永兴桥”、“大清皇上嘉庆拾捌年夏六月初八日吉旦立碑”等字样。

据说,原来这条河叫两分河,桥名永兴桥,建成于清嘉庆18年(1813年)。桥身由4道木头排扇组合而成,全长14米,宽4米,通高3米。原桥上供有侗家神祗杨泗将军像。2002年,恩施民族宗教局对九道水侗族风雨桥进行了维修,刷了一层亮漆,小桥古朴灵巧,至今依然是村民们过河的必要通道。

站在楼上盯着我拍照的71岁婆婆吴溪告诉我,她19岁嫁来这里时,桥就在那里。几乎和所有的村子一样,这里在没有通路之前,经风雨桥过河进出村,是唯一通道。去县城,村民必须穿桥过河,再爬上山头乘车。

不过,在她刚来这里时,桥已经快要塌了。她记得,当年正在大集体时期的队员们,二十几个壮力男青年,跑到离这里几十公里远的三角坡(音)后面拖回来一根大木梁,将桥重新翻修。壮汉们从大清早出门,傍晚才回来。“那时,村子里动工是件神圣的事情。”她记得当年动工之前,队里还杀了两头牛祭祀。

相较于其他村落的风雨桥,九道水风雨桥隔住户大概有一两百米远,除了通行之外,不算怎么亲民。当地的居民并没有跑去桥上纳凉消闲的习惯。不过,旅游开发之后,来村子里的游客多了,每年夏天,不少游人来这里拍照玩耍,让这个老桥多了一点趣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