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星”赵本山的父子情

 丘山书屋75 2014-04-17

“孝星”赵本山的父子情

    赵本山,195811月出生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县莲花村,他是老幺,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

    赵本山5岁那年,母亲因患肺结核去世了。此时,父亲赵德仁才30出头,丧妻之痛和家庭的重负让他心力交瘁。好心人见赵德仁一个人拉扯着几个孩子实在太艰难,便张罗着给他介绍对象。但是,每次都被憨厚的赵德仁婉拒了:“我担心孩子跟着后妈受委屈,自己受点苦算了。”

    赵本山永远也忘不了8岁那年刻骨铭心的一幕:夜凉如水,他从睡梦中醒来,看见家里的煤油灯还亮着,父亲在昏黄的灯光下,正一针一线地缝着哥哥姐姐的衣服。父亲的手是那么笨拙,针把手指刺出了血,父亲用舌头舔了一下伤口,又继续缝补……不知不觉中,泪水流满了赵本山的脸。

    那是饥荒的年代,家里常常吃了上顿愁下顿,赵德仁为了让孩子们都能吃上饭,自己饿得皮包骨。也就在那一年,为了活命,赵德仁带着赵本山的哥哥姐姐去黑龙江逃荒。赵本山因为年经太小,父亲怕他到黑龙江被冻死,把他托付给爷爷照看。那个寒冷的早春,赵本山看着父亲和哥哥姐姐每人背着一个布包袱要离开家乡,他死死地拽着父亲的衣角不放,放声大哭。赵德仁心如刀割,泪流满面:“山子,等你长大些,爸爸就把你接过去……”赵本山只好留下来与爷爷相依为命。

    不久,爷爷因病去世。赵本山跟着盲二叔,一天天一年年地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卖唱求生,耳濡目染,他迷上了二人转,而且学什么像什么。后来,他成了村里宣传队的骨干。

    赵本山一天天盼着父亲能回来把他接走,但离家的父亲杳如黄鹤,没有一点消息。

    上世纪70年代末,赵本山进了铁岭市西丰县曲艺团,渐渐成为当地最有名气的二人转演员。也就在这时,赵本山与同村姑娘葛淑珍结婚了,并有了活泼可爱的女儿小芳,一家人的生活平静如水。

    几年后,鉴于赵本山突出的表演才华,上级把他调入铁岭县剧团担任团长。这时,赵本山的名字开始响彻东北大地。

    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赵本山更加思念父亲和哥哥姐姐,不知他们在何方,生活得如何……

    19843月一个春寒料峭的上午,赵本山呆在家里看二人转剧本。突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走了进来,赵本山惊讶地问:“您找谁?”老人上下打量赵本山:“你是山子?”山子?这是多么熟悉而亲切的呼唤哪!赵本山猛地一怔:眼前的老人满脸风霜,但脸型、眉眼分明就是离家近20年的父亲,“爹!”赵本山叫了一声便扑过去,紧紧抱住父亲,父子俩泪如泉涌……

    这一夜,赵本山与父亲睡在同一张床上,赵德仁有诉不尽的愧疚和歉意,赵本山百感交集:“爹,什么都别说了,回来就好。”

    赵本山让父亲住在家里,葛淑珍和女儿都对老人非常孝顺。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先让老人吃,还陪老人去看二人转。

    一天晚上,赵本山让葛淑珍做了一桌的菜,父子俩边喝酒边聊天,酒酣耳热之际,赵本山终于把在心里演习了千百遍的话说出来:“爹,您岁数大了,我想给您找个伴,您看成不?”赵德仁霍地站起来,怒不可遏地掀翻桌子,赵本山愣了,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半晌,赵本山走过去,想安慰父亲。很少流泪的父亲突然哭了,老人紧紧地拉住儿子的手:“我对不起你妈!你妈那么年轻就走了,那时我没钱给她治病,眼睁睁地看着她离开我们。她活着的时候,我对不起她,如今她在那边等着我,我得对得起她呀!”赵本山动情地对父亲说:“爹,你孤独了那么多年,如果妈知道你过得这么苦,在那边也不会安心。你找老伴并不不是对我妈的背叛。”赵德仁抹着眼泪不说话了。

    为了融化父亲心头的坚冰,赵本山动员亲朋好友做父亲的工作,赵德仁不再固执了。

    赵本山托朋友为父亲找了一个名叫张玉琴的中年妇女。张玉琴40多岁,几年前丈夫去世后一直没有再婚。她性格和善,为人本分,村里人都说她心眼好,会疼人。赵德仁接受了张玉琴。很快,赵本山给父亲在铁岭市买了一套两室一厅作为婚房,热热闹闹地为父亲和张玉琴举行了婚礼。

    父亲结婚那天,赵本山当着众多宾客的面,恭恭敬敬地叫了张玉琴一声“妈”,还郑重地说:“从此以后您就是我妈了,我会像对待亲妈一样对待您。”他说到做到,不仅承担了父亲和继母的全部生活费,而且经常抽时间去看望他们。

    也许人生注定不可能那么完美,就在为父亲解决了终身大事时,赵本山的婚姻亮起了红灯。平心而论,葛淑珍是好女人,在生活上对赵本山照顾得无微不至,但精神上无法沟通与交流的痛苦让赵本山不堪重负。儿子要与葛淑珍分手,赵德仁很不理解:“淑珍有哪点不好?你不能离开她!”  

    19915月,赵本山不顾父亲反对,与葛淑珍平静地办理了离婚手续,他把房产全给了葛淑珍,自己“净身出户”。赵德仁又气愤又难过,狠狠地把儿子骂了一顿。赵本山低着头—言不发。善良的赵德仁找到葛淑珍,认真地对她说:“本山虽然与你分手,只要你不介意,我们还是亲人,我还会把你当闺女。”老人的话说得葛淑珍泪流满面:“您千万别责备本山,我不怪他。”

    因为这件事,赵本山和父亲有了无形的隔阂。赵德仁去儿子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有时候赵本山给他打电话,他也爱理不理,敷衍几句就挂了。

    为了修复父子关系,赵本山的妻子马丽娟经常去看望公公,带去吃的、喝的都说是赵本山买的。不仅如此,她还对继母和赵本山的女儿小芳很好。马丽娟的贤惠渐渐融化了老人和赵本山的隔阂。

    1997年,马丽娟生下一对龙凤胎,赵德仁高兴得合不拢嘴。

    赵本山的名气越来越大,赵德仁经常对儿子说:“有了点名气,生活好了,可不要忘本。”他要求儿子积德行善,多做好事,回报社会。赵本山一直牢记父亲的话,不管谁求他帮助,他从未说过“不”字,总是尽量有求必应。有一次,赵本山给一所小学捐款,出手就是50万元。赵本山对别人出手慷慨大方,自己却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到外地演出,他不准主办方设宴席,只吃工作餐。平常家居生活也是两菜一汤。赵本山这些美德最让父亲欣慰,父亲常常自豪地说:“做人就应该这样,富了不忘本。”

    20071282岁的老父亲住进病房,在赵德仁生命中的最后6天,赵本山守候在病榻旁,尽到了作为一个儿子的职责,像哄小孩一样劝老爷子吃饭、一勺一勺给老爷子喂水。老人在离开之前,多次提到要落叶归根。11日晚,父亲去世之后,赵本山亲手为老爷子穿上了寿衣,随后立即将父亲送往开原老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