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成药调价逼近尾声,降价幅度恐小于预期

 昵称12490566 2014-04-17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3月27日讯,引发市场持续关注的中成药价格调整终于跨入倒计时。上周,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在重庆召开中成药价格调整座谈会,一长期关注该项事宜的药企政府事务资深人士对大智慧通讯社(微信:dzh_news) 表示,本次讨论会是最后一次会议,在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等待行政流程走完后就会公布。

  据悉,本次座谈会主要针对内科、外科、肿瘤三大品类进行定价方案的讨论,会议邀请了重庆、浙江、广东、江苏等10个省(市)的物价部门参与。

  针对本次调价落地时间表,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曾表示,中成药价格调整现在只是调研和前期工作,争取今年落地。至于上半年能否能“靴子落地”,他却只表示“要看情况”。

  **中成药调价进入倒计时**

  “其实,这次会议没提及具体的品种,只是在定价方案上进行讨论,因为具体品种的价格已经在专家评审会上敲定”,前述政府事务部资深人士表示。

  实际上,定价方案早在2012年年底的时候已经确定,虽然,在“中标零售价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引发企业的争议,“然而,这一方案基本上是不会变化了,接下来就是走行政流程”,他进一步表示。

  早在2013年1月,发改委对医保目录中的化药价格调整完成之后,中药降价的声音就屡屡传来。然而,时至今日,市场预期的发改委2013年年内出台中成药调价方案也终未能兑现。

  不过,去年11月开始,中成药价格调整的评审速度似乎加快。去年12月3日至6日,连续四天对祛痰、扶正、肿瘤等18类中成药品种进行了评审;2月中旬,对妇科等5类药品进行专家预评审会,而在随后的3月7日,又对前述5类品种进行专家评审。

  这一系列动作触碰到市场紧绷的神经,业内纷纷猜测中成药降价一触即发。然而,该项工作“一把手”宋大才却淡然表示,目前还在调研,争取今年落地。

  **降价幅度或有所缓和**

  与此前不同的是,在经历了3个月之久的专家讨论后,一些企业的药品降价幅度得到缓和。一北方地区药企人士透露,公司的品种降幅,现在在可承受的范围,在10%之下。而一大型中药企业的内部人士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公司的主营品种价格得到提升,“提的幅度不小”。

  前述北方药企人士表示,这次价格降幅平均大约在10%-15%左右。这也意味着,最终的价格降幅会较之前的传闻较为缓和。

  宋大才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坚持"有升有降有保"的调价原则”,因为,中成药调价原则与化药不同,不是一味降低价格,对一些临床需要、中药原材料价格上涨多的品种将考虑适当提高价格。

  前述政府事务人士分析道,在中标零售价的基础上,对新定价的药品、成本低、市场价高等品种加大降幅,而对低价药等品种则不会降价。

  与此同时,上述北方药企人士称,“降价是原则”,只是降幅有所缓和而已,比如,专利、获奖者等优质优价中成药话语权更强,可以拿到企业能够承受的较低价格。

  **低价药成为保护伞**

  与中成药价格调整一起讨论的还有低价药目录。不同于普通中成药的降价风险,低价药品种在此次调整中幸免于难,“低价药肯定是保价的”,一位跟会人士向大智慧通讯社透露。

  去年10月,发改委下发低价药品价格管理征求意见稿,将890个品种纳入低价药品目录清单,对这些品种,发改委计划取消原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价,改为只限定日使用费用(即化药3元以下,中成药5元以下),生产企业在该范围内根据成本和市场情况自主定价。

  宋大才曾向大智慧通讯社确认,业界争议较大的标准不会发生改变,而且品种数量可能会增多。这也意味着,在中成药、化药不可避免的降价风险下,低价药可能会成为价格的一个“保护伞”。

  发稿:陶涛/何巨骉 审校:康义瑶/沈玮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