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流乱象之我见3

 军休强军路 2014-04-17
而这样的现象仅仅只是在某一个企业发生吗?不是,不仅仅只是中小型企业,那些大型企业也是如此,曾经联系过福建某品牌物流,今年也是面临这样的尴尬处境。搬运工难求,爆仓还是爆仓!年底之前越演越烈。恨不得自己去装车的职业经理人都有。看来这绝非是一件小事,而是给人们一个危险的信号。如何以最低的成本来换取最大的利润。中国这些呈现零,散,乱的中小型物流企业,未来路在何方?这背后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改变呢?
背后因素分析:
一,原始态的操作模式。零担货装卸是反反复复。过程过多,人力成本高。所以每个环节都在控制人力成本,最后是搬运工不干,脱轨,导致一切都处于崩溃和瘫痪状态。如从武汉某始发地发出的一件货,到达目的是黄冈蕲春。首先是客户在舵落口网点发货,然后网点受理开单,贴标签开单装上车到公司总部运转中心。卸货人员卸车再转运到蕲春档口,蕲春的装车工再装车到达目的网点,然后再卸货。一系列的环节,人工成本高,物流成本自然也会高。
二:现在很多的物流企业还是全部依靠人力装卸,基本上除了具备机动叉车,拖车之外,那些物流货场运用货物传输的传送带没有的很多。把货物卸完直接放在木质托盘上拖走,然后拉到车上卸货装车。专业性设备使用量低,在货量加大时原始的操作很难适应和满足需求。这也是目前物流企业生产中的一个弊病,使用专业性设备用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不够强烈
三:利润微薄。很多中小型的企业在面对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转型方面顾虑很大,不愿再为企业冒险投资大量资金其中,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在侥幸度日。不敢创新也不求创新,依靠老眼光在发展。结果是品牌企业越做越大,依靠网络和系统管理越来越规范化,消费者认可率越来越高。而那些中小企业的商圈则是慢慢的缩减,在夹缝中求生存,愈来愈艰难。如果说什么是鱼吃虾,虾吃渣。这就是最真实的写照。就因为这个写照,就有了请不起搬运工的尴尬。
什么样的路才是王道?或许在时间的变迁中,历史会让我们看到: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物流设备的使用,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的专业性整合,转型等一系列措施下,或许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搬运乱象,老生长谈。只是在牢骚中说说自己的想法,勿见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