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山韩庄之葛虚店考略

 微湖渔夫 2014-04-18

微山韩庄之葛虚店考略
2013-02-28 19:17:20   来源:张彪   

凡是欣赏过电视连续剧《薛仁贵传奇》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个渤辽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叫铁世文,他架空渤辽王,对唐朝宣战,被薛仁贵用龙门阵击败,在逃亡过程中被罗通打下马来。铁世文力大无穷,要杀罗通,...
        凡是欣赏过电视连续剧《薛仁贵传奇》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个渤辽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叫铁世文,他架空渤辽王,对唐朝宣战,被薛仁贵用龙门阵击败,在逃亡过程中被罗通打下马来。铁世文力大无穷,要杀罗通,最终被薛仁贵用弓箭射入口中,喷血而死。
       事实上,铁世文的原型是渊盖苏文(有的史书作葛苏文),又名渊盖金。盖苏文是高句丽末期极有争议性的铁腕军事独裁者。在中国的史书上通常为避唐高祖李渊的名讳而称为泉盖苏文,《日本书纪》记为伊梨柯须弥。一方面是因为渊盖苏文英勇地抵御了唐太宗李世民想灭掉高句丽的企图,而被许多人认为是朝鲜半岛的民族英雄;另一方面,许多人认为他残暴弑君,铁腕统治才导致了高句丽后来的灭亡。
      渊氏家族出于早期高句丽五部中的顺奴部。渊盖苏文父亲渊太祚为高句丽东部大人、大对卢(相当于宰相)。盖苏文继承父职为大对卢,仍掌高句丽军政大权。
      高句丽荣留王和他的大臣们计划除掉一些高句丽内部颇有势力的将领,并准备第一个干掉对其王位最有威胁的渊盖苏文。公元642年,渊盖苏文得知荣留王的计划后,邀请荣留王及其大臣们视察他的军队,并设盛宴款待。在宴席上渊盖苏文杀死了荣留王的百名大臣,后又闯入王宫杀死荣留王并分尸,而且没有给荣留王举行葬礼。之后渊盖苏文自封为“大莫离支”,立荣留王的侄子藏为王并摄政。藏王形同虚设,兵权国政皆由渊盖苏文独揽。
       史载,渊盖苏文“貌魁秀,美须髯,冠服皆饰以金,佩五刀,左右莫敢仰视。使贵人伏诸地,践以升马。出入陈兵,长呼禁切。”
      唐朝对于新任高句丽王仍按惯例予以册封。公元643年,唐太宗遣使专程前往册封高藏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句丽王。同年,高句丽大举攻伐同为唐册封的属国新罗。新罗遣使入唐朝,述说百济攻占其40余城,并与高句丽图谋断绝其唐朝的通路。唐遣专使携诏书前往高句丽调解制止,遭到渊盖苏文的拒绝。唐太宗以为盖苏文杀君欺臣,残虐民众,今又违诏,侵略邻国,不可的府第,引起了张部长的重视。回到吉林后,张部长与国内以及朝鲜和韩国的高丽史研究专家进行了研究。受张部长和诸位专家教授的委托,我于2012年2月7日,到微山县韩庄调查唐朝高丽国东部大人(宰相)盖苏文后裔迁移定居微山葛墟店的历史遗存及现状,在葛墟店采访了94岁的老人周广太。据老人介绍,葛墟店过去确实存在众多古迹,有“十八个鏊子顶,七十二眼井”的俚语。鲁南一带通常将古遗址形成的封土堆称为鏊子顶。其中一个叫鏊子顶的地方,过去被称为摩天岭,岭下是唐宋时期著名的古驿道,现在称为拉马路。古代驿站多驿与葛墟店相连,东行10公里即是苏东坡笔下的利国驿。摩天岭的北面是凤凰岭。
      葛墟店村前被称为鏊顶子的高地,便是相传盖苏文的府第,如今村民称其为南韩林。上世纪70年代农村平整土地时,地下半米以下就挖出大量的砖头瓦块及古代建筑的石雕以及马槽。经详细寻访得知,挖出的青砖的确为唐代典型的绳纹青砖。在盖苏文的府第遗址上,村民还挖出大量的窖藏的已经碳化了的粮食,且粮食窖为三合土(黏米粥与石灰、粘土混合)夯成,非常坚固。观其如此之大的粮食窖,可知此地或有驻军、或是人马聚集的地方。
      葛墟店前有村名为前寨门,相传为盖苏文的前寨,村民曾经在寨沟内挖出大量的牛骨和马骨,数量之大,令人惊奇。葛墟店村后有一村原为后寨门,现在改村名为小后庄。三村内有庙三座,分别为华阳寺、火神庙、玄天庙。
      葛墟店有饮马泉一座,原来有青石一块,上有一个马蹄印和一个脚印,相传为尉迟敬德饮马处,古青石于2009年冬天被人盗走。另有白马桥一座,位于古驿道上,相传为薛礼(薛仁贵)所建。在葛墟店村后有一村名为梁庄的地方,至今村中有一棵古枣树,树下有一泉,相传为薛礼(薛仁贵)饮马、拴马处。村民在此盖了一座庙。
      据周广太老人讲,葛氏不知何时衰落,葛家林(墓葬)后来被郑氏家族抢占。经调查,葛墟店至今已无一户葛氏或盖氏,其周围葛氏和盖氏较多,但都不愿承认是盖苏文的后代,这与我们滕州张士贵家族都不愿承认是张士贵的后裔是一样的。
       距葛墟店北30公里的滕州市张汪镇有魏征的衣冠冢,60年代大战山河曾经出土魏征的碑记。从魏征衣冠冢东行10公里是张士贵的衣冠冢,经多年来的调查研究可知,山东滕州官桥蓬莱村曾经建有张士贵的府第,张士贵的一个儿子的后裔至今仍然生活在那里。再向东行10公里便是徐懋功的墓葬,有金代所立的墓碑为证。距葛墟店50公里的济宁市嘉祥县至今存有薛仁贵的衣冠冢,有清代嘉祥县令为其书写的墓碑为证。如此密集的存有众多唐代大将的墓葬,是否与盖苏文后裔迁居此地有关,有待考证。
       盖苏文的后代如何迁来微山,经查阅史料可知,与唐代东征高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朝境内的高句丽人最主要的来源在于唐和高句丽历次战争之后强制迁入的人口。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亲征高句丽,高延寿战败,率全军十五万余人投降,太宗封其酋长三千五百人为官,徙往“内陆”。至于被徙往“内陆”的高句丽人的分布和构成情况,《新唐书·王唆传》载王唆曾上书云:“议者若谓降狄不可以南处,则高丽旧俘置沙漠之西,城傍编夷居青、徐之右,何独降胡不可徙欤?”
       根据唐朝廷安置高句丽人的通常做法,这批人很可能被迁到了东西两京以及山东青、徐附近地区(唐朝贞观时期山东微山属徐州辖),以便于控制。同年十月,唐军班师,随军的还有高句丽降口一万四千余人,这些人被先头遣送幽州集中,准备赏赐将士,但“太宗愍其父母妻子一朝分散,令有司准其直,以布帛赎之,赦为百姓”。这些人当被就近安置在了幽州和营州附近地区,成为了唐的编户齐民。
       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9年),高句丽平定,唐朝廷又大规模、有组织地将一批高句丽遗民徙往内陆。《旧唐书.高宗纪》:“(总章二年)五月庚子,移高丽户二万八千二百,车一千八十乘,牛三千三百头,马二千九百匹,驼六十头,将入内陆,莱、营二州般次发遣,量配于江、淮以南及山南、并、凉以西诸州空闲处安置。”又《旧唐书·东夷传》:“(唐)乃分其地置都督府九、州四十一、县一百,又置安东都护府以统之。擢其酋渠有功者授都督、刺史及县令,与华人参理百姓。乃遣左武卫将军薛仁贵总兵镇之,其后颇有逃散。仪凤中,高宗授高藏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都督,封朝鲜王,居安东,镇本蕃为主。高藏至安东,潜与靺鞨相通谋叛。事觉,召还,配流邛州,并分徙其人,散向河南、陇右诸州,其贫弱者留在安东城傍。”可见唐平定高句丽后,在其旧地基本上采取了一种军事管制的统治模式,当地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由朝廷任命的军事长官手中,而基层则由华人和投降唐朝的原高句丽酋长共同治理。因此,被强制迁往江淮以南及山南、并、凉以西诸州的高句丽遗民并非普通百姓,而是不和唐朝廷合作的高句丽贵族、酋长以及一些富户豪强,也就是说,被强制迁徙的是拥有武力与财力的前高句丽统治阶层,而留在当地及营、幽二州的则主要是一些唐朝廷的合作者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下层百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安史之乱以前,唐境内的高句丽人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地区:其一为唐东西两京及其附近的河南(包括青徐地区)、关内和河西地区。生活在这些区域的高句丽人主要是以高句丽王族为首的前高句丽上层贵族和武人势力。唐朝把他们安置在这里,一是为了就近控制,二是利用他们的武力御边。其二为山南、江淮地区。这一区域的高句丽人是一些普通的高句丽酋长和富民豪强,他们对唐的威胁相对较小,又拥有一定的财力,所以被安排到这里进行开发,从事农业。其三为营州、幽州地区。这一地区的高句丽人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两燕以来遗留下来的高句丽人,另一部分则是被唐释放的低级战俘,处于原高句丽社会的低层,对唐的威胁最小。微山韩庄葛墟店盖苏文府第很可能是盖苏文后裔聚居地,自高句丽迁居此地。
       微山县韩庄葛墟店唐代遗存古迹众多,但没有引起重视,致使残存的古迹相继遭到破坏和盗窃。国内外研究高丽史的专家学者多次要求来微山考察,由于没有取得详实的历史及考古资料,我都婉言谢绝了。对于如此重大的历史发现,并且关系到中、朝、韩三国的历史渊源,我们应当慎重对待。    
       在此,我呼吁社会有识之士,值微山县大发展、大繁荣之际,组织文化和考古部门,对葛墟店遗址进行发掘研究。并把微山作为中朝和中韩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微山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不失为一件造福于民的好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