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夕情缘

 微湖渔夫 2014-04-18

七夕情缘
2013-02-28 20:15:50   来源: 东晓   

七夕节是在农历七月七日男女青年欢度的节日。农历七月七日与牛郎织女传说有关,因之象征爱情与求偶。同时七夕节提倡乞巧,为长知识而导致了不少发明,如七七板、益智图和有关游戏。当今已成为我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是在农历七月七日男女青年欢度的节日。农历七月七日与牛郎织女传说有关,因之象征爱情与求偶。同时七夕节提倡乞巧,为长知识而导致了不少发明,如七七板、益智图和有关游戏。当今已成为我国的情人节。
七夕又称七夕节、乞巧节、少女节、女节、女儿节、情人节、双星节、双七节、女王节等。除了唐代有六夕,五代时以七月六日为七夕节外,历代都以七月七日为七夕节。
 
七夕节的来历
 
      牛郎织女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故事为天上织女思凡,下界嫁给了淳朴善良的牛郎,婚后男耕女织,育有一双儿女。所饲一牛甚有灵性。但好景不长,织女下凡的事情被王母娘娘发现,便遣天兵天将押织女回天庭受审,老牛触断牛角变成小船,牛郎挑着一双儿女乘小船追赶。王母怒将金钗在天上划出天河,河水波涛汹涌,从此牛郎织女只好隔河相望而泣。喜鹊为之动容,于七月七日相集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据传每年七夕人间豆棚瓜架之下,少男少女可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

牛郎织女的传说与天文知识

       世人只知牛郎织女的故事凄美动人,却未知这种神话传说与天文相关。殷商时期已有牛郎织女诸星座之名。此二星见诸战国木棺。据天文学所载:牛郎星属天鹰座,织女星属天琴座。牛郎星有三颗,即河鼓一、河鼓二、河鼓三。牛郎星为河鼓二。《尔雅》云:“河鼓谓之牵牛”,人们把河鼓一、河鼓三附会为牛郎的一双儿女。牛郎星东南方的六颗牛宿星被认为是牛郎牵的牛。织女星也有三颗:即织女一、织女二、织女三,构成三角形,被认为是织布的梭子。织女星东南方的四角形的渐台,被认为是织女的织机。牛郎织女双星又在银河的两岸。在古人的思维中,万物皆有灵性,包括星辰在内。认为天上男女同人世,神也有男女,婚后同样生儿育女。

历代咏七夕的著名诗词

      唐代孟浩然旅居他乡,独自过七夕,引起思乡愁绪。其《他乡七夕》诗曰: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宋代杨璞的《牛女》诗:
      未会牛女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杨璞意为不知牵牛的用意,每年七月总邀织女在天上穿梭织锦给人间看,让人间乞得巧法,岂不知人间之巧多着呢!
 
      北宋秦观的《鹊桥仙·咏七夕》最为有名:
      纤云弄巧,飞星流恨,银汉迢迢暗渡。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为北宋著名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才情风流著称于世,他的《咏七夕》后两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为千古绝唱。
 
      元代白朴的《摸鱼儿·七夕》又有另样情怀:
      问双星有情几许,消磨不尽今古。年年此夕风流会,香暖月窗云户。听笑语知几处,彩楼瓜果乞牛女?蛛丝暗度。似抛掷金梭,萦回锦字,织就旧时句。
      愁云暮,漠漠苍烟挂树。人间心更谁诉?擘钗发细蓬山远,一样绛河银浦。乌鹊渡,离别苦,啼装洒尽新秋雨。云屏且住,算犹胜嫦娥,仓黄奔月,只有去时路。 
      白朴这首词别有牛女尚能一年一会,较嫦娥奔月无归路不知好了多少倍。唐人李商隐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句可为例证。
 
      清代高雨亭《七夕》诗云:
      女伴穿针乞巧时,半弯新月动相思。天边星宿人间客,一样明朝有别离。
      高雨亭认为天上人间一般,一样都有悲欢离合,一样都倾心婚姻自由。如今婚姻自由被“王母”之类干预之封建残余不复存在了。
 
      清代燕以均年虽垂老而诗极有风趣,耐人寻味。其《咏七夕》云:
相看只隔一条河,鹊不填桥不敢过。作到神仙还怕水,算来有巧也无多(高雨亭、燕以均的诗,均出自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
      燕诗大有鼓励青年男女要有勇气冲出封建网罗、争取婚姻自由、永浴爱河之意。

七夕节纪念、祭祀活动
 
        浙江嘉兴在七夕用香搭一个香桥,祈求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收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山东则把七夕视为牛的生日,感谢它对牛郎织女的贡献。河南陕县在七夕晚上,姑娘们给牛郎织女送饭,同时还唱歌:
年年有个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
牛郎哥、织女姐快相会。
        俺给你送馍,教俺学做活。
        俺给你送汤,教俺扎鞋帮。
        俺给你送菜,教俺学剪裁。
        俺给你送水,教俺纳鞋底。
        俺给你送醋,教俺学织布。
        俺给你送瓜,教俺纺棉花。
        俺给你送油,教俺学梳头。
        七夕除了祭牛郎织女外,民间还有敬其他神灵。台湾当晚要祭七娘神,认为该神是生育之神。湖北宜昌,七夕晚上用荷叶插上香蒲,注入灯油,制成荷叶灯,挂于门前,纪念宜昌秦末兵灾罹难的人们。浙江昌安则祭祀高二娘女神。还有些地方,七夕节期间士人多拜魁星,认为该神主仕途;有时也拜“五文昌”,包括魁星、文昌、朱衣神君、吕洞宾、关公。

七夕乞巧

        七夕之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件赛巧,摆上些水果乞巧。
        七夕乞巧的习俗原于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褛,俱以习之”的记载。这也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各地乞巧节的种种纪念形式

        各地乞巧纪念形式也不尽相同。七夕之夜,妇女们置香案,供瓜果祭祀牛郎织女,入夜则听“天语”。大家乞求智巧,预卜未来自己的命运。明代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卷二》载:“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面生膜,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雾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茹影者,谓之得巧。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此巧征矣。”
        除了乞巧外,还流行“斗巧”。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载“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云在宫内时……见戚夫人侍高帝。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受。”随后,宫中的宫娥一起学习穿七巧针乞巧。据说有个手巧的宫女,把自己用生菱角雕刻成的各种奇花异草进献皇帝,皇帝非常高兴,晚上把这些小玩意随手放在桌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斗巧”,不久便在民间传开来。
        在江南,七夕节日还要搭彩楼,妇女互送彩线。这种活动、明显反映了广大妇女对自己的生活怀有一种纯朴的美好追求。
        在民间也保留了许多七夕节的风俗,其中乞巧占有重要地位,如唐代妇女在七夕前抓一只蜘蛛,放在盒内,第二天打开,如果内有蜘蛛网,就说明他得了巧。
        在陕西,七夕夜女孩子们用稻草扎成一米多高的“巧姑”(又叫巧娘娘,即织女)之形并给他穿红戴绿,把她供奉在庭院里:端出事先准备好的豆芽、葱芽(即:“种生”,妇女们称巧芽),剪下一截,放入一碗清水中,使之浮于水面,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并进行穿针引线比赛,举行剪窗花活动等。
        山东胶东地区有祭拜七姐神的习俗。年轻女子喜欢在此日着新装,欢聚一堂,月下结盟七姐妹。有的还在吟唱:
        天皇皇,地皇皇
        俺请七姐姐下天堂。
        不图你针,不图你线,
        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
        在浙江农村,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果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巧。有些地区则认为七夕节下的雨水为织女的眼泪。广东雷州半岛的姑娘喜欢在七夕节时玩浮针,当夜在月光下置一桌,放若干碗水,待月光来临,各人往水面上放一针,观察针下的影子,针头、尾中间部分分别代表少年、中年和老年,依影粗细判断一生美满与否。古稀老太抚摸着几岁的孙男嫡女,年复一年地望着天河在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人们除了乞巧外,还在七夕祈求:
        七月七日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在乞巧的同时,妇女也在节日中祈求结婚生育。台北的情人庙有一幅对联:“真情无人见,假情天有知。”就是乞求爱情不渝的写照。除此之外,情人庙的鸡心石上还刻有一首小诗:
        情人双双到庙来,不求儿女不求财。
        神前跪下起过誓,谁先变心谁先埋。
        更加直白地道出了痴情男女希望白头偕老的内心愿望。
        此外还有一种七夕“种生”风俗,也是一种求育巫术。即在节日前,用若干种植物,如小麦、绿豆、小豆、豌豆等,放在器皿中浸水,生芽数寸后,于七夕用红蓝彩线束扎起来,作为一种得子得福的象征。另外还有用蜡塑成各种形象物,放在水上浮起。这都是取悦于神祈求得子的巫术,可能是由唐代“弄化生”演变而来的。当时是以蜡做成小人放在盆内,置水中祈子。
还有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叶打水洗头发,传说这不仅可以使女性年轻美丽,未婚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
 
        唐代诗人罗隐《在七夕》里作出了生动的描述: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描绘了七夕晚上的风俗:全家聚宴,女子默默祈祷找个如意郎君,然后排成一行,按顺序拜祭仙        女,进行乞巧活动。

七夕节的饮食与平日的不同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乞巧食,其中以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最多。吃饺子、面条在中国鲁西南地区也比较流行。妇女们还常把针、钱币、枣等物包进饺子里,如果谁吃到包有此物的饺子,就意味着能得巧,能得财福,能早婚得子。在七夕节时,还有很多民间糕点铺,喜欢自制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巧果,出售时又称“送巧人”。
        随着七夕节乞巧活动的发展,娱乐性活动也相伴其中,出现了热闹非凡的乞巧庙会。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七夕》记载:“七夕前三五曰,军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一种供奉之物)。儿童辈特地新妆,竟夸鲜丽。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物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园正,谓之“得巧”。一般家庭常制作很丰富的精巧食品,在葡萄架下,说笑宴饮,俗称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哭声。姑娘们常于此拜星乞巧游戏,如穿针、拋绣针等。少年男子则吹拉弹唱,玩智力游戏,如玩葫芦问、七巧板、益智图、积木、游山湖、八卦阵等。

七夕节的文化活动

        各地都喜欢在七夕晚上演《天河配》,以此纪念牛郎织女相会。昆曲则演《长生殿》,剧情本来讲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似乎与七夕无关,但两人正是在七夕晚上发愿盟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乐天在其不朽名著《长恨歌》中的动人章句千古绝响。在此诗问世千年后,洪昇著的古典名剧《长生殿》问世、上演,至今仍在苏昆的名园中、舞台上演出,常演不衰。壮族、土家族、苗族也过七夕节,满族的祭星节,鄂伦春的祭月亮,也与七夕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今的七夕被定为中国的情人节,至七夕时情人们互赠礼物、花卉,对着牛女吃夜宵,已成为时尚。民俗因时代而异,这充分体现了民俗的变异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