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阳古迹 ——夏镇八景考略

 微湖渔夫 2014-04-18

夏阳古迹 ——夏镇八景考略
2013-02-28 20:46:56   来源:潘正伦   

夏镇,旧有三城跨运河。即:夏镇城(现名部城),本名夏村,明朝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工部分司由沽头迁此,建为镇。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工部主事杨信于南、北、西三面筑土城,次年主事余继善筑...
        夏镇,旧有三城跨运河。即:夏镇城(现名部城),本名夏村,明朝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工部分司由沽头迁此,建为镇。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工部主事杨信于南、北、西三面筑土城,次年主事余继善筑东面,四面各有门楼;东门“见泰”(又叫安澜,亦称春雨楼)、西门“瞻华”(又叫宁波)、南门“永庆”、北门“拱极”。东面临河又增辟二门,叫“洪济”、“小水门”。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员外郎顾大申、主事李禧熊建砖城。四门石拱桥,水能绕城。城中南部为诸衙门,北部为众庙宇(号称部城72座庙);部城东城墙外河东岸是东寨。顾大申(华亭人,进士。顺治十四年,以工部主事分司夏镇河道。廉干有才。)《春雨楼》诗一首,曰:“临河面郭耸朱楼,缥缈波光楼上头。东海万山分障列,兖州泗水抱城流。望中烟绕长堤柳,天际云浮锦缆舟。况复夜凉凭眺里,水晶澄碧起吴沟。”“临河面郭”就是面对东寨。城垣不详筑于何时。自康熙七年运河东岸镇市渐盛,南自小闸口东小街子,一条南北大街,至寨北头田李集,均为店铺。清朝于此设置夏阳司巡检。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栖山县城没于水,沛迁治于此,就城筑寨,因而得名“东寨”。
        东寨,西临运河,一条大街南北狭长,因而只有南北长、东西短的三面寨墙。南自小街子南,北至谢桥。寨的东北角(今县医院家属院处)有炮台遗址,俗称“炮台拐角”。寨的中心大门向东,曰“同德门”,位于今箭道村的猪市巷东边,高高耸立(约有十米多高),此门毁于1958年。寨内的南北大街(即现在的镇中街),为了安全保卫起见,街分段命名,以厦门为分界。街的具体分划是:由一六街向北至“三兴阁”巷口设过街“厦门”,此门南通运河涯的月河圈,巷设角门,这段为“月河圈”;由厦门向北至铁货市南(即现在箭道巷口南侧)设过街门一个,门曰“南三八街”;向北隔铁货市,设过街阁楼门,此门向关帝庙街口设过街门,曰“北三八街”;在今夏镇医院路西,关帝庙街口向西的小巷设“角门”,向东去的大路上,设“望海楼”阁楼门(今县委党校门西侧),关帝庙街口北头过街阁楼门叫“文昌阁街”;街北部向西巷口,即今富黎园丁字路口处设过街门,向东的火神阁巷,近大街处有过巷的“文昌阁”过巷楼,楼上有神像(文昌帝君神位),火神阁的东侧接道人营处又设向东大门。盐当街南头一个过街阁楼(近靠“文昌阁”楼),北头在今商业大厦门前向南的过街阁楼门,即“盐当街”北门。盐当街向东,在今县招待所北门外有向东的过街门,曰“庆阳门”;盐当街向北至今生产资料公司门市部门南,有过街大门,叫“田李集”。每晚各街有专人闭门上锁。这些门都随着市政建设的需要先后拆掉。
        部城向北,跨运河北岸就是“戚城”。戚城原名广戚县城,始于秦。秦汉时是一县,沛县与广戚都靠近泗水,在汉代常封为国。东晋时被胡人吞没,县治废。由于城中建有戚夫人庙,广戚城遂演变为戚城。
        跨运河的三城总称夏镇,而夏镇又是苏、鲁两省沛、滕两县交界处,称之谓“犬牙交错”。清宋思仁《过夏镇》诗:“片帆风利挂残阳,一镇区分南北疆,花色暗思滕县白,钟声遥送沛城凉。归心渐喜乡音近,羁况还怜客路长。今夜孤舟泊何处,梦魂先与雁南翔。”正说明一镇两省分界的情况。沛、滕的具体分界是:部城属沛县;戚城属滕县;东寨,按街交错分属,具体划分是:田李集属沛县。向南“庆阳门”街口南的“盐当街”属滕县。再向南,隔火神阁街口的“文昌街”,路西属滕县,路东属沛县,路向南的“关帝庙”街口、“北三八街”这段街则属滕县,路西属沛县;再向南“铁货市、“南三八街”、“月河圈”、“一六街”均属沛县。由于这样一个划界,所以有奎星楼门外的“一步两省三座庙”和东寨“一条大街两县分”之说。因之,分界沿线发生凶杀案件两县互相推诿,形成“地成瓯脱”的卧佛寺(沛滕两县彼此推诿,致命案悬搁,凶手远扬。直至清朝末期卧佛寺成为瓯脱地,民国二年始由沛县收回)。两县各有夏镇,纠纷可想而知。故各设二衙。
        以上繁叙,主要为简介夏镇,致于《夏镇八景》诗,大约在清乾隆年间,夏镇的一些文人墨客,把当地影响较大的八大景点串联成诗,流传民间。这首诗是:
三绝高碑透玲珑,
泗亭问渡汉家风。
贤孝坟中葬贤孝,
清风潭前见清风。
姜肱故里今还在,
运河环绕碧霞宫。
昭阳渔船数百艘,
飞云桥下水喷龙。
        兹根据志书记载,小时听老年人的讲述及亲眼所见景物,做如下注释,供研究、商榷。
        三绝高碑:指“漕渠记碑”。碑在夏镇运河西岸,原“玄帝庙”门北侧“河清永镇”亭(即,原“皇华亭”)中竖有“漕运新渠碑”一幢,碑体与赑屃,其规模、气势与曲阜孔庙门首的历代名碑相当,碑文《漕运新渠记》系明嘉靖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徐阶所撰,书法名家周天球书写,刻石名家吴鼐刊石。内容叙述工部尚书朱衡开挖由南阳经夏镇(原名夏村)至留城长一百四十一里的“新渠”(新运河),并疏浚由留城至境山五十三里旧渠(泗河)的通漕运、治黄河水的情况。碑文撰、写、刻俱佳,向为文人、学者评为“神品”,呼为“三绝”,因而当地群众都称之为“三绝碑”。1960年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曾拨专款修亭,围以栏杆,加强保护。文化大革命中不幸毁灭。
 
      漕运新渠记  [明] 徐  阶
 
        先皇帝之四十四年秋七月,河决而东注。自华山出飞云桥,截沛以入昭阳湖。于是,沛之北,水逆流,历湖陵、孟阳至谷亭八十余里。其南溢于徐,渺然成巨浸,运道阻焉。
        事闻,诏吏部举大臣之有才识者,督河道都御史、直隶河南山东之抚臣、洪闸之司属暨诸藩、臬有司治之。得今万安朱公衡,爰自南京刑部尚书,改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奉玺书总理其事。公至,驾轻舠,凌风雨,周视河流,规复沛渠之旧。而时潴者为泽,淤者为沮洳,疏与塞俱不得施。公喟然言曰:“夫水之性下,而兹地下甚,不独今不可治也,即能治之,他岁河水至,且复沦没,若运事何?”召诸吏士及父老而问计,或曰:“道南阳,折而南,东至于夏村,又东南至于留城,其地高,河水不能及。昔中丞盛公应期尝议凿渠于此,而不果就。其迹尚存,可续也。”公率僚属视之,果然。驰疏以请,先皇帝从之。工既举,而民之规利与士大夫之泥于故常者,争以为复旧渠便。先皇帝若曰:“兹国之大事,谋之不可不审也。”敕工科右给事中何君起鸣勘议焉。何君俱言旧渠之难复者五,急宜治新渠,而增其所未备,以济漕运。诏工部集廷臣议,佥又以为然。诏报“可”。
        公乃庐于夏村,昼夜督诸属。程役以工,授匠以式,测水之平,铲高而实下;导鲇鱼诸泉、薛沙诸河会其中;坝三河口,以杜浮沙之雍;堤马家桥,遏河之出飞云者,尽入于秦沟,涤泥沙,使不得积。凡凿新渠,起南阳迄留城百四十一里有奇;疏旧渠,起留城迄境山五十三里。建闸九,减水闸二十;为月河于闸之旁者八;为土若石之坝十有二;为土堤于渠之两涯,以丈计者,三万五千二百八十有奇,以里计者五十三;为石堤三十里,而运道复通。已有溯薛河之上流,凿王家口,导其水入于赤山湖;凿薛城之左右,导玉花泉、赶牛沟之水,会于赤山,经微山、吕孟诸湖达于徐;溯沙河之上流,凿皇甫,导其水入于独山湖。沿渠之东西,建减水闸十有三。独山溢,则泄而归诸昭阳。凿翟家等口,导其水入于尹家湖及饮马池。凡为枝河八,夹以堤六千三百四十六丈。旱足以济,而涝不能为灾,于是新渠之工备矣。
        阶惟国家建都燕蓟,百官六军之食咸仰给于东南。漕运者,盖国之大计也。自海运罢,而舟之转漕,独兹一线之渠,其通与塞,又国之所谓大利大害也。河势悍而流浊,塞之则复决,浚之则辄淤。事在往代及先朝者姑弗论,即嘉靖间疏筑之役屡矣,而卒未有数岁之宁,则今徙渠而避焉,诚计之所必出也。然当议之初上也,或以为方命,或以为厉民,哗之以众口,挠之以贵势,诬之以重谤,胁之以危言。于其时,公之身且不能自保,况敢冀渠之成哉?赖先皇帝明圣,不怒不疑,徐以公论付之谏臣,择两端之中,而因得失远猷之所在。由是,公始得竭智毕力,以竟其初志,而质其谋之非迂。然则兹渠之成,固公之功,实先皇帝成之也。昔禹受治水之命于舜,尽舍其前人湮塞之图,而创为疏导之说。彼其骤闻焉者,岂无或骇且谤乎?惟舜信之深,任之笃,至八年而不二。禹是以得建万世永赖之绩,奉玄圭以告厥成。则洪水底平,虽谓舜之功可也。而虞夏之史臣与后世之文人学士,咸知称禹而莫知颂舜,其得为探本之论哉?洪惟先皇帝力持国是,以就兹渠,功德之隆,较之帝舜,可谓协矣。
        阶曩岁备员内阁,尝屡奉治河之谕。迩谢政南归,复得亲至新渠,观其水土而考论其事之始末追感往昔,不自知涕泗之交颐也。遂因公请,僭为之记,且以告夫修实录者。
        役前后历四年,用夫九万一千有奇,银四十万。赞其议者:河道都御史孙公慎、潘公季驯。综理于其间者:工部郎中程道东、游季勋、沈子木、朱应时、涂渊;主事陈楠、李汶、吴善言、李承绪、王宜、唐炼、张纯;参政熊桴;副使梁梦龙、徐节、胡涌、张任、陈奎、李幼滋;佥事董文寀、黎德充、郭天禄、刘贽,并列名左方。
        赐进士及第、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知制诰、知经筵事、国史总裁致仕,华亭徐阶撰。
        隆庆三年岁次己巳春正月榖日,吴郡周天球书并篆额。
        该碑是一个石质极好,工艺细致精功的玲珑碑刻珍品。
 
        “泗亭问渡汉家风”:据《沛县志·坊表》记载:“泗亭问渡坊:坊在夏镇闸上,工部主事李禧熊建,今废。”对此,曾听过这样的传说:某年清康熙帝南巡,路过夏镇闸,诏见有关官员,在谈话中曾谈到某月私访路过此闸,曾问过泗亭渡。工部主事李禧熊因之建坊。牌坊建立于闸上,气势壮观,文人雅士无不称颂,世人誉为有汉家风范。再一个说法:楚汉战争中,一次刘帮兵败,迷失方向,身在泗亭渡而找不到渡口,因向渔夫问路。
        “贤孝坟中葬贤孝,清风潭前见清风”:这是两个景点一宗事件连起来的。《沛县志》记载:“清风烈女墓:墓在夏镇(即部城)北,运河西岸下。”这个记载,即皇经堂庙北边,也就是现在的东风桥西首北边,造船厂院内东部河堤上。又记:“清风烈女祠:祠在夏镇运河西岸,万历二十四年建,以祀皮工妻女者,西蜀杨为栋记。”这个祠和墓同在一地,墓在南。祠在墓北。有关清风潭的记载:“潭在夏镇城中,河防同知行署后,为皮工妻女沉水处,工部主事綦江杨为栋立石表之。”另据顺治五年张景厚《创建乐道庵记》中有:“清兴水部杨公来莅,举坠修废,东北城阙旧有清风潭,以烈女徐氏沉节于此故名,潭岸高瞭厂,净俯控镇……。”
        这些记载给民间传说相一致:说的是某皮匠是个赌棍,钱、物输尽,后将妻、女也输给人家,皮匠回家说知其妻,徐氏是个崇尚“三从四德”的义烈之女,当即梳理下头发,抱起女儿跟随丈夫去抵债,行至清风潭,徐氏怀抱幼女跳水自杀,当时家狗随后,见女主人落水,狂叫数声,跳入水中溺死。后在埋葬时将狗随葬一坟,因是义犬,故有“贤孝坟中葬贤孝”之称。明、清时期最倡导贞节,故杨为栋(字伯隆,四川綦江人,万历乙丑进士,二十四年任工部主事分司夏镇)为之建砖坟、盖庙宇(即清风烈女祠,祠堂中央塑皮工妻怀抱幼女,膝下卧有一狗,祠堂右侧门后塑一男像,肩搭褡裢,形容狼狈,这就是皮匠。此庙毁于一九五八年前,水利疏浚队建房拆掉。)并在风景宜人、水深清澈、暑有秋意的清风潭北岸边上的“清风潭”三字的石碣侧立了一块“清风烈女碑”(现已无存),因而有“清风潭前见清风”之景。见的就是“清风烈女碑”。
        “姜肱故里今还在”:《沛县志》记载:姜肱,字伯淮,彭城广戚人(广戚故城,在今徐州沛县东),世家名族。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肱博通五经,兼明经纬,士之远来就学者三千余人。诸公争加辟命,皆不就。二弟名声相次,也不应征聘,时人慕之。肱尝与季江谒郡,夜于道遇盗,欲杀之。肱兄弟更相争死,贼遂两释,但掠夺衣、物而已。既至郡中,人见肱无衣服,怪问其故,肱托以他词,终不言盗。盗闻而感悔,后乃就精庐,求见征君。肱与相见,皆叩头谢罪而还所掠物。肱不受,劳以酒食而遣之。后与徐稚俱征不至。桓帝乃下彭城,使画工图其形状,肱卧于幽阁,以被蒙面,言感眩疾,不能遇风,工不得见。中常侍曹节等专管朝政,诛陈蕃、窦武,欲借宠贤德,以取重望,乃禀上征肱为太守,肱得诏乃称告其友:“我以虚获实,遂其声价。明明在上,犹当固其本志,况今政在阉竖,更何必要做官呢!”乃隐身海滨,再以产纁(改变面色)。征聘诏书到,肱使家人告来人:“久病就医。”遂羸服从小道出走,窜伏青州界,卖卜为生,终年乃还。熹平二年(公元173年)终于家。弟子陈留、刘操追慕肱德,刻石颂之(见《汉书·本传》)。从这段记载,可看出姜肱是个德性高洁、凛然正气、不屈服腐朽政权、文化知识渊博、以孝行著闻的名士,至今流传着“姜肱大被”的故事。《沛县志》记:“故里在夏镇北广戚城中,今河岸有碑题志。”此碑篆书五个大字“汉姜肱故里”,后移于“通济门”(即大南门口)胡同北头路东侧。“故里今还在”就是指此碑为标志。此碑由于奎文路向西拓展,现已无存。
        “运河环绕碧霞宫”:“碧霞宫”(俗称泰山庙),坐落在近“三孔桥”处,既是运河东岸,又是运河北岸,即从庙西弯转庙前,绕庙东去,有基本环绕之势。另外,碧霞宫庙宇之大、香火之盛、庙会之繁华,是鲁南、鲁西南、苏北一带绝无仅有。庙处运河要道,是南北商贾必经之地,南方物资北运交流之重要场所,尤其古历四月十五至十八日的泰山庙会,不仅香火兴盛,对碧霞元君祭祀之最虔诚,而且是鲁南、鲁西南、苏北一带进行物资交流的集散地。每年农历四月庙会期间,不仅喝对台大戏,更有碧霞元君出巡。出巡,即泰山奶奶坐辇出游,有数千人的宏大执事队伍,其出巡的盛况是:于上午约十一点左右在庙门前鸣三声铁炮,所有执事各房、各班人员一律各执其事,午时过后,在庙门外左侧的旗杆下连鸣二十四炮,出巡开始。首先东配殿打开锁放出凶犯(身着罪衣,头上扎着头发把子,带脚镣、手铐,和戏台上赴刑罪犯同样装扮),沿街奔跑(意是:打开牢笼,放出罪犯),每街或村都设有若干路祭供棚,凶犯可随意吃拿供果;后边跟着数对刽子手,身着红衣,红布包头,足穿薄底靴,手持大刀片,面目狰狞。随后是手执旗、锣、伞、扇的銮驾人员前队,队中前边抬着“赤火猪”,张着大口,口冒烟火(嘴中点燃檀香木),接着就是灵官引路,灵官桥子的前后卫队均是手执金瓜、钺、斧、朝天凳的武职人员,前有开道大锣一对(锣的直径约有1.2米左右,中间凸出的锣心很大),敲起来远听数里;后有乐队,跟着是舍身挂香(挂香:头顶黄表,青纱扎头,两手腕银针穿透,窝成环,两个木拐子支撑胳膊,银环上挂两盘盘香)的队伍,有时数百,有时千余,分成若干队,每队间杂以旗、锣、伞、扇或鼓乐队,由“香头”领着高喊“阿摩我弥陀佛”,一队接一队高喊,此起彼伏;香队过后,接着是下、中、上八仙作陪神职人员,均身着古装,八仙之间隔于旗、锣、伞、扇和僧侣、俗家鼓乐队(值得一提的是:上八仙中的寿星,头戴大寿星头,身着大红袍,左手持药葫芦,右手柱龙头杖,点着头压着步,颇有风趣);再下边是水火担队,挑担人均身着麻花扣的黑缎子紧衣,头戴透纱巾,脚蹬簿底快靴,涂三花脸,小胡子(恰是京剧中杨香五),扁担是龙头凤尾,扁担两端一头是火炉,内燃檀香木,另一头是水罐,这个小队走动起来龙头、凤尾颤动,香烟缭绕十分好看,使人留恋;出巡的最后是泰山奶奶乘的辇,抬辇夫每班约32至40余人(数班人替换),头戴顶子,身穿黄马褂,碧霞元君坐在辇中,右手执纸扇,左手拿手帕,面前放一杯茶水。抬辇走动,手帕、手扇似摇动,杯中茶水能看到动荡但不会外泄,特别进入街里,要通过阁楼、厦门子十余个,还得过闸过桥、上岗下坡,在通过这些地方时(因街上的过街门仅能容一个辇),辇夫必须蹲抬、爬抬、仰抬(面向上仰着,手拖辇扛脚蹬地前行)、卧抬(脊梁上着杠向前匍匐),群众如观杂技,但神像前的茶杯始终如一。出行队伍在路过田李集的太山庙、河西的卧佛寺时还要举行探亲(看姐姐)活动。在各“班”之间,都有外来帮会的僧侣和俗家的鼓乐队串插其间,悦耳动听、十分壮观。在出巡队伍两侧更有大量祈祷许愿人员,有扮演披枷带锁的小孩:头上青纱扎头,上身穿白衣,下身着黑裙,脖子上带鱼枷。更有虔诚的信徒,特别是老太太们,蜂拥跟随出巡。四天的庙会,二天出巡(四月十六日巡运河东,十七日巡运河西直至南庄)一天看戏(十八日看神戏),其盛况可称全国少有。所以《沛县志》说:“每至四月,抬着神像出巡,热闹非凡,往往聚集数万人。”其盛况可见一斑。
        “昭阳渔船数百艘”:言昭阳湖渔船之多。昭阳湖历史上就是一个湖面大(大小两湖相连,周八十余里)、水质好(三河入昭阳,即荷水、泡水、泗水,水活质优)、渔湖产品丰富、风景优美。清郝质玗(夏镇人,生平博览群书,考据尤精,著有《博物类编》数卷)有篇《游昭阳湖记》,除记有美丽湖景、盛产之灵物外,还把昭阳湖誉之为“绝蛟龙波涛之危,泛一泻千里之概,诚为沛邑之巨观也,不可不游”。昭阳湖是一个美丽、富绕的湖泊,历代文人多在此作记、留诗。现抄录三首如后:
 
 《昭阳湖》[清]赵执信
“湖上人家无赖秋,门前水长看鱼游。当窗莫晾西风网,时有行人来缆舟。
白波如沸浸沟塍,禾黍菰芦互作层。棹入青苍前路夕,半规秋月起鱼罾。
屋角参差漏晚晖,黄头闲缉绿蓑衣,倦来枕石无人唤,鹅鸭如云解自归。
微子山头隐晚霞,湿云浓压峭帆斜。迫风忽皱平湖水,雨立船舷看浪花。”
 
《昭阳湖》[清]王士祯
“满湖风皱碧琉璃,微子山前返照时。闲挂笭箸泊沙觜,红霞一抹晒鸬鹚。”
 
  《晚步昭阳湖上》[清]王初桐
“断霞鱼尾远舒丹,点点青螺夕阳残。野水连空人不渡,鹭鸶飞过白萍滩。”
 
        “飞云桥下水喷龙”:据《沛县志》记载,“桥在南门外,跨泡河之上。桥近歌风台,摘歌词中风起云飞之句为桥名。”“隆庆中李时改城南门于东南隅,桥亦迁建。”“桥在南门外”和“桥近歌风台”,这两个位置需要搞清,才能找出飞云桥的确切位置,且桥几次迁建,仅从明朝永乐至清康熙四十五年修桥就有十六次之多。后毁于大水,桥亦无存,加之桥毁时间久远,遗址不清。现从蔡桂(注:明朝夏阳人,字子芳,别号春宇。由孝廉历任户部云南司郎中,官多善政。谢政归里后,与都谏诸人为文酒会,建亭高村,徘徊花竹,流连鱼鸟,怡然自得,所著有《五宜亭诗草》行于世。)《重修飞云桥记》中有:“泡水自西来,经邑南门外,东合于泗,……泗河南岸有台窿然,世所称汉高皇帝归饮父老处,台畔树穹碑二则,刻其所歌《大风辞》焉。跨泡以便往来者,旧有桥,桥名曰“飞云”,则摘其辞中“风起云飞”句。俗有谓张飞、赵云造者,其说近诬。成化间,河决泡水,而台陨于泗,碑且移就北岸之琉璃井……”。这段记载,明确了桥在泡河和泗河汇合的地方,这个地方泗河南岸有歌风台,说明泗河在此弯转东去,桥应在这个河弯处。就是南庄南边的老河口西南旧泗河在此弯转东南去留城。既然桥的位置在这个地方,那么“桥在南门外”如何理解?南门和桥对,城就必须在泗河东岸。这和马津的《沛城记》中“泗水之东,沛故有城,元人筑之,湮没久矣。今县治临于西浒。”也就是说老城在泗水东岸,隆庆中改城门于东南隅,是“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知县王治始筑土城……。”就指的这个城。再据费窠《砖城碑记》中有这样一段“(城)为四门,门有子城,惟东门缺者,以运河妨……”。就是说城紧靠泗河西岸,泗河自西北向东南流,桥迁,当然是向东南迁。这是认定桥在泡水和泗水汇流处。即泗河弯转处。这个地址当是在南庄西南,旧泗河西南的老河口处无疑。总之,飞云桥是一座古老的跨泡入泗的大桥,正如明朝御史王问在《朱镇山司空治沛河成功》诗中云:“汉代山河几百秋,飞云桥下水狂流。”
        关于“水喷龙”:一是,泡水(亦称丰水,源头是黄河)流急滂湃,遇桥后水注闸下桥窝,使水猛下漩流,翻上喷泻,形成喷龙状;再是,泗河纵流南北,婉蜒如巨龙,而泡水自西向东横流,经飞云桥,水势回旋腾涌,激荡倾注,有水喷如巨龙势。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