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多棱镜

 法律天空馆 2014-04-18

惠民:“菜篮子”里的新生活 

 
 

西藏昌都:“菜篮子”带来新生活

  昌都地处藏东横断山脉,南北跨度大,海拔差距大,气候条件复杂,蔬菜生长困难、品种单一、自给率低,2000年前,大部分蔬菜需要从内陆长途运进,缺少新鲜蔬菜,菜比肉贵,吃菜难曾长期困扰着康巴人民。如今,昌都全县光日光温室大棚种植面积就能达到2000亩,几乎是十年前的20倍,自己想吃什么到地里就能摘。[详细]

  过去,藏家百姓有句口头语

“我不吃草”,意思是不吃蔬菜,

要吃肉。如今随着藏族群众渐渐

爱上吃蔬菜,产生了庞大的蔬菜

市场需求。脑袋灵光的老百姓从

“菜篮子”里闯出一条致富路。

藏家小伙:“菜篮子”里闯出致富路

  白玛多吉种菜成功让乡亲们打消了疑虑,更多的拉康镇人希望改种蔬菜,也让懂技术的白玛多吉有了大展拳脚的舞台。为服务乡亲,他特意在家中辟出一间房,给大家做技术培训。“很多人都排着队跟我学技术,现在就有20多个人等着呢。”白玛多吉自豪地说道。[详细]

 

西藏林周县:菜篮子里的致富经

  “以往,我们的蔬菜全是从区外购进,自群众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始种植温室大棚蔬菜后,来回运输蔬菜的时间节省了,成本也降了,市民可以买到当地种植的西红柿、青椒、黄瓜、花菜、莲花白等各种新鲜蔬菜。市民不仅可以吃到放心菜,而且价格还便宜。”[详细]

便民:蔬菜直通车开进社区 

 
 

西藏:惠民平价蔬菜进社区确保供应

  为方便市民购买新鲜蔬菜,西藏拉萨市在老城区投放了22台惠民平价蔬菜直销车,基本实现了及时为广大困难群众提供充足新鲜平价蔬菜、最大限度改善现行蔬菜流通机制、有效平抑蔬菜市场价格的目的。萝卜、白菜、土豆、西红柿、鲜牦牛肉………各类蔬菜肉品整齐地摆放在车上,窗口前LED显示屏上用藏汉双语标写着每种蔬菜的价格,前来购买蔬菜的市民挤满销售窗口。[详细]

    本着“让利于民、服务于民、

方便于民”的原则,拉萨市城关区

在春节前夕启动实施菜篮子工程惠

民平价蔬菜直销车项目,22台平价

蔬菜直销车全部在节前投入运营。

蔬菜直销进社区——老阿妈拉姆的开心事

  在拉萨市老城区的丹杰林、鲁固、策门林、吉日、嘎玛贡桑等11个社区,自从蔬菜直销车进入试运行后,拉姆和居民大院里的居民们每天都可以在直销车上买菜。“直销车上的蔬菜和肉又便宜、又新鲜,比农贸市场里的还便宜,我们都特别高兴。”。[详细]

 

拉萨市城关区平价蔬菜直销车开进社区

  为平抑菜价,保障供给,城关区启动了菜篮子工程惠民平价蔬菜直销车进社区活动。直销车所载的平价蔬菜销售点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廉租房和其他低收入群体较多的区域,综合考虑居民的购买力,在方便实惠的原则上,合理布点。[详细]

现代农业助力西藏发展 

 
 

西藏:高原农牧业特色产业助力农牧民增收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不断加大对特色农牧产业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加快建设青稞、牦牛、藏香猪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和优势产业带。目前西藏已初步形成了藏东北牦牛、藏中奶牛、藏中优质粮油、城郊无公害蔬菜、藏猪藏鸡等7区7带农牧业特色产业格局,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从发展特色农牧业中获取了较好的收入。[详细]

  “十二五”期间,拉萨市蔬菜

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牧

民收入为目的,充分发挥资源优

势,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和春秋

淡季蔬菜,逐步实现蔬菜生产的

均衡供应,使拉萨蔬菜产业实现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现代农业提升援藏“造血”功能

  “围绕做大做强经济总量,抓特色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增强“造血”功能,推动跨越式发展,是广东省第六批援藏工作的重点之一。广东省第六批援藏干部顺应当地气候特点、结合农牧民生产生活实际,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产业的新路子,为当地百姓增收创收。[详细]

 

蔬菜研究丰富了西藏百姓菜篮子

  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乡的菜农种植蔬菜已经有几十年了,以前能种的蔬菜种类十分有限,而如今,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蔬菜新品种的引进与研发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很多以前难以种植的蔬菜,现在都能通过温室大棚,实现大规模的种植。[详细]

西藏群众“菜篮子”日渐丰富 

 
 

西藏积极打造惠民“菜篮子”工程

  遍地开花的蔬菜市场使居民既方便又能买到新鲜菜。在拉萨、山南等地的一些中心城镇,一个个菜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受益最大的是广大群众。高原地区,蔬菜在饮食结构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所以居民到哪里买菜、能不能买到菜、买到的菜是否新鲜,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心的问题。[详细]

  遍地开花的蔬菜市场使居民既

方便又能买到新鲜菜。在拉萨、

山南等地的一些中心城镇,一个

个菜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众多菜市场的涌现,受益最大的

是广大群众。

西藏考虑建区级果蔬储备库

  目前拉萨市仅有岗德林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家有规模的蔬菜保鲜库,因此,西海冷链有限公司今年将在冻肉冷库、日常生活必需品储备库经营好的基础上,开建果蔬恒温储备库,面积在6500平方米。[详细]

 

“十二五”西藏蔬菜产量力争达到65万吨

  “十二五”期间,西藏将加快构建“七区七带”农牧业战略格局,西藏蔬菜总产量在五年内力争达到65万吨,肉类总产量力争达到30万吨,奶类总产量力争达到40万吨。努力把西藏打造成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详细]

“小菜篮”折射民生“大变化” 

 
 

告别“吃菜难”:新鲜小菜篮折射西藏民生大变化

  随着西藏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群众们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吃上新鲜蔬菜已经不再是难事了。目前,在市场上,大部分常见的蔬菜来自于西藏本地的蔬菜大棚,如拉萨周边的达孜县、堆龙德庆县等地的蔬菜大棚。从“吃菜难”到随心选菜……一个小小的菜篮族折射出西藏民生改善的大变化。[详细]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

益提高。西藏的群众也越来越注

饮食的重营养搭配,家家户户的

“菜篮子”更是群众最关心的问

题之一。为了丰富百姓餐桌,西

藏各级政府把“菜篮子”工程作

为民生建设的头等大事。

越来越丰满的西藏“菜篮子”

  如今,凡是来到西藏的人都会有强烈的同感:西藏的“菜篮子”产品与内陆没有什么差别。内陆流通的蔬菜,西藏可以自产;藏鸡、藏猪、藏鱼的规模化生产,改变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西藏的“菜篮子”是怎样满起来的?[详细]

 

西藏的菜价为什么便宜?

  近年来,随着蔬菜生产基地等13个“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在西藏的实施,各族干部群众的菜篮子日渐丰富起来,各地蔬菜自给率不断提高。但是如何平抑菜价、让利于民,让老百姓真正吃得起菜、吃得好菜,才是最终目的。[详细]

结束语

1990年,随着我国“菜篮子”工程实施,西藏“菜篮子”工作起步。二十多年过去了,从上世纪的依靠运输来吃菜,到如今新鲜蔬菜的自给自足;从冬日里一成不变的餐桌“主角”萝卜、土豆、大白菜到如今琳琅满目的新鲜果蔬;从“吃菜难”到随心选菜……西藏的“菜篮子”一天天丰满起来。

本期责编:冯登宁 录入:冯登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