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数 大学 就业 生命哪一个更重要?

 智者1111 2014-04-19

分数 大学 就业 生命哪一个更重要?

 
分数 <wbr>大学 <wbr>就业 <wbr>生命哪一个更重要?
----大学生自杀引发的思考 
    今天,看到又有大学生自杀,心中不停的冒出酸楚。16日晚,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蔡某某在宿舍内自缢身亡,死者在遗书中称,毕业论文、找工作困难重重,无颜面对家人。有中山大学的学生表示,目前正是提交论文的阶段,事件可能与毕业事宜相关。 
    据公开报道,2003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刘某跳楼死亡,遗书称硕士毕业论文的开题做得不理想,学习压力太大;2006年10月,华中农业大学一研究生在学校公共浴室内割颈动脉自杀,原因系其导师在国外不能参加他的答辩等一些程序上的工作,被学校研究生处延迟毕业而想不开;2009年6月,北大新闻学院研究生贾昊跳楼殒命,工作机会频繁被各种“关系”奇怪刷掉,贾昊对读博和工作前途很失望。 
    高校自杀案近来频频见诸报端,站在金字塔尖的精英们为何如此轻率地说放弃?
    专家表示,学业、就业、情感等压力压垮了不少心里脆弱的大学生,直至走上极端,其背后更反映出责任教育缺失等中国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而这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多维努力,才能筑起坚实的生命防线。 
    我只是一名普通人,记得自己上学时候,大学生分配是计划内的指令性的,父母的嘱托就是好好上学,将来脱离农村,找个好职业,到那时,一切都会变得美好,工作、房子、甚至不难找好媳妇,如今,改革开放的步伐,学生分配与市场相连,个人自由了,随人所愿了,可同时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多人不能承受就业之压,走向轻生的念头,很多的父母泪干了,心碎了…… 
    其实,作为一名学生,分数不能代表能力,当我们用统一的尺子衡量一个人时,难免会有差错。每个人都有特潜力,只是在一个小范围内无法施展,不能实现。作为老师决不能用分数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分数低不代表没有成就,爱因斯坦,爱迪生,陈景润,华罗庚,钱钟书……等大师级人物,他们没有偏科吗?考试都及格吗?只要我们心中有目标,不停的向着目标行走,持之以恒,终将成功。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大学生念完大学很不容易,关键是自己在校园里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相处,学会适应,学会忍耐,学会上进。自我加压的人,一定会仰望天空,在脚踏实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社会很大,容纳万物,接纳万物,它绝不会拒绝我们,希望我们能主动融入社会,喜欢社会这个大家庭。快乐生活,快乐度日。大学生的思想应该更先进,更想得开,百般挫折,也动摇不了我们狂热的内心。千万不要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只想到自己的得失,最后变得极端低俗,而是高尚大气。我相信,未来总是美好的 
    就业,是每个家庭牵肠挂肚的事情,孩子一切希望似乎都在这上面,这是不可以的。就业是暂时的,一个稳定的工作不一定适应你,你也不一定适合,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自己满意的工作说难,也容易,看你自己的内心是否平衡。每天扫大街的清洁工自己很快乐,伺候人的钟点工每时每刻都在忙碌,可他们感觉到知足,就连捡废品的人都尝到了微笑的幸福,何况我们是大学生,只要把自己的起点降低,一份满意的工作就会在眼前,看你是否接受了。总是抬高自己的身份与价值,对自己的发展和就业没有丝毫优势,只有伤心悲观。 
    说起生命,我还年轻,说不清楚。但是我知道:生命诚可贵!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学生自杀问题的心理“病根”可能从童年时就已种下。中央教科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我国教育长时期把所有的孩子都引导到考试分数的导向上,对于如何认识生命、认识自然、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个家族的发展,在很多孩子心目中是空白的,一旦遇到学业、就业上的困难,就没有其他的心理支撑点了,容易走上极端。往往有自我控制能力弱、惧怕否定、内向、人际关系薄弱等特点,这些都容易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储朝晖表示,在任何阶段,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不同的压力,缺乏责任的人会轻易放任自我,而培养责任意识要从小时侯的家庭教育做起,通过告诉孩子有关家庭成员、家族经历和故事,来让让孩子了解家族发展的情况和所遇到的挫折,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不只是一个人的,而是为大家的生命而存在的,真正从心灵教育层面,从小就对孩子加强价值观、人生观、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 
    从学校方面来看,原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曾锦华提出,虽然目前不少大学校园开了心理教育的课程,但还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学科教育上,不少心理咨询点也是形同虚设,很难对真正的心理弱势群体产生作用。 
    “每个人的发展轨迹都是不同的,而学校更多是知识的灌输和普遍引导,缺乏对个体开展细致入微的关心,以及对每个人成长轨迹的把控,更多的是关注事后现象,而不是事前发现问题,”曾锦华说,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在“毕业季”等重要节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并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平台,定期聘请企业管理者或技术人员来校进行讲座,在将学生输送到企业进行锻炼的同时,让学生更加明确就业方向,减少学生“毕业季”的迷茫。谢建社建议,实施防患未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搭建开放交流的情感释放平台,或许会让学生心理疏导更显主动和有效,此外,营造乐观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则更会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起到正能量的引导作用。 
    生命是美好的,值得每个人去珍惜。分数 大学 就业生命哪一个更重要?我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任何选择都无法与选择活着更真实。只有活着的人将会给人类带来纯真的幸福与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