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年04月05日

 网海拾珠668 2014-04-19

《黄帝内经》是《易经学》的根

     传统的命理学,为四柱,六爻,八卦等,都是关注人的命运、把握人生的预测学。然而千百年来,有谁真正弄懂了呢!说起理论来,滔滔不绝,又是大师,又是导师,又是预测家,我本人也傲得很。但是,易经学的理论还没有象教科书中数理化一样定性为真理,如果是造原子弹的理论公布于天下,肯定会有很多人造出来,因为他已成为真理,只是能否大白于天下的问题。《卜筮正宗》公布于世,把人们引向了用神煞断卦之方,《滴天髓》公布于世,把人们引向了用五行生克断卦之方。说它是科学,或说它不是科学,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不能真正为人民所用。根据我二十多年学习的知识,我早已把《黄帝内经》定为《易经学》的根源了。我这样说,把易学家们气坏了,一定会说我无知,其实易经是六经之首,我早就知道。正如中医良将刘东军说的那样,《易经学》是《黄帝内经》的爸爸,《黄帝内经》是儿子,孙子。然而当你真正知道了《黄帝内经》的天理之后,你会明白,认识反了。从我1994年自学《易经》开始,为了证明自学的算卦方式对和不对,我参加过李涵辰的学习班,出席过山东烟台的易经研讨会。在烟台拜访黄易大师时,我说,黄老师,你在你写的书里,给一个老板算的卦中,说他到年底能挣143.多少多少钱,后来证明你的预测是对的,连小数点后的数,还对了一位。我很敬佩。于是我又说,黄老师,既然能把数字算准到第四位,那么能不能算《彩票》号码的数字呢!哪怕是只算对一次。后来我险些骂了他,闹得不亦乐乎,我本来非常敬佩的老师在我的心目中一下变得让我瞧不起他了。这次的争论,本来是一个学术问题,不该再提起,也不该涉及到人品的问题。但是这件事总使我念念不忘,易理的高超怎么能象他们说的那样,他们亲自卖的书是受过磁的,没受过磁的书谁也看不懂。我是66年老高三毕业生,(别说后来大学进修的事,因为那不是真才实学。)当我94年步入易经的殿堂时,我为了验证此天理,以实践了尽十年,漫游了六爻,八字,铁板神术,皇极经书,奇门,也拜访过不少人,等等。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实践——拜访——再实践。结论是;预测确实有时有极高的准确性,当事情发生时把自己也吓了一跳,然而大部分不准。这是为什呢?易经学的知识理论,为什么不能象数理化一样,象造原子弹的理论一样,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呢?这就是我要说的,易经学里说的五行生克制化的天理,都是从《黄帝内经》里衍生来的,易经学中讲的五行,木火土金水,都是《黄帝内经》里说的五运六气运转中的形,易经学只是论了地的五行在形中的变化,而形是由气化生而来的。易经学的天理只是讲了五运六气运转中的一部分,而天人合一的过程,一带而过,对“形”产生的过程没说明白。预测中有两大难度,一是要把算的事情说准确,二是定准事情将发生在什么时间。预测中的三种情况,(一)天人合一和合于术数,在《内经》里才得到了圆满的解释。(二)五运六气的加临问题没说明白。(三)五运六气运转中的卦气,爻气,用的时令,说的不准确。看卦只看到了第三个条件,缺了前两种条件。自然误差太大。

     也就是说我与黄易老师的争论,演变成了我研究数理变化的恒心。2002年无意中我见到了《黄帝内经》,直至今日,如获至宝啊!好像得到了一个太阳,捧在手中,生嘶力竭地喊着,我得到了一个宝贝,然而我说出来,找不到朋友,找不到共同语言。十几年来,我看了大量的《黄帝内经》的白话翻译,他们的翻译都是用文学的方法去看待、理解《内经》的原文,不是用《黄帝内经》中的理论解释《黄帝内经》,也就是中医都不是用《黄帝内经》的理论解释病例,而是牵强附会的套用。我可以豪不谦虚地说,除我之外,全中华还没有一个能解释《黄帝内经》的,所以,我才设了“拄期间的博客”,以便把《黄帝内经》的真理传播出去,然而真象《著至教论》里说的那样;“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啊?那些专家、学者们又太自信,太高傲了,北京的杨力写了一本《中医运气学》,费了好大的心血,我很欣赏,然而结论全是错误的;曲黎敏“试论三阴三阳”的文章,有上万人看,这不误人吗?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初侯的气,是标气施用,一阴,二阴,三阴,一阳,二阳,三阳这六气主管着天地的气;中侯的气,是用中间的气施用,即厥阴中气少阳,太阴的中气阳明,少阳的中气厥阴,阳明的中气太阴,太阳的中气少阴,这六气主管着天地的气;末侯的气,是六元的本气主管天地的气。天三,地也有三,三阴三阳只是初侯管事的气,见“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此之谓也”和注解。曲教授把标气施用讲的那么玄,其实就是五运六气从标气走到本气的过程,在每一个节气和中气中,开始的五天都是用阴阳主管着天地,曲教授曲解了原文之意。如果不改变这种局面,中医将全部被埋葬,这还得了吗!易经学里讲的五行,木火土金水,都是《黄帝内经》里说的五运六气中的“形”,只是论了形的变化,而形是由气化生而来的。先是气的化生,而后生化成万物。

所谓天有五行御五位,天的五行是黄色的甲己湿气,白色的乙庚燥气,黑色的丙辛寒气,青色的丁壬风气和红色的戊癸火气,这五气就是每年天的炁带的颜色,是每年开始在艮方看到的北极光的颜色,这是天的五行,风、火、湿、燥、寒,这五种气居留在地的五个方位上,在天为玄远,变化无穷;在人也有一条脐带,以生喜怒忧思恐;世间的万物都有这个柄,以利于生长化收藏。这种有形的变化,就像人间说的神仙一样的变化。是天有五行化生了五气,这是天的阴阳,五步一右迁,动而不息地运动着。地的阴阳,为木火土金水,是六步一相会的生化着。易经学讲的是地的阴阳。论天地之道,生化与化生是两码事,生化的“化”是天道,是五气生化成六气,是本始,生杀都因此而有之。造化至极,万物生化之元始,不是土孕育。是五运的气,先生化成寒暑燥湿风火六元的本气,而后是化生成地的五行,木火土金水。这化生的五行是有形的,是土孕育的,是生化的气所生,随时而有之。物生为生化的气,气极,即气多到极点或少到极至而变,这个变化就是书里说的“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这天的阴和阳气的多少,大小,满溢的变化,也就是气开始而生化,气散开才成形状,气布开才蕃育,最后使形发生了变化,前后都是气的变化。这神气的变化若不能预测出来,就不是圣人,当然也不能为我所用。有些人总说前半句话,就成了阴阳象神一样不能预测了。在天为厥阴风,在地化生成东方木;在天是少阳、少阴暑热,在地化生成南方火;在天是太阴湿,在地化生成中央土;在天是阳明燥气,在地化生成西方金;在天是太阳寒气,在地为北方水,这都是气和形,相感应而化生成万物。凡因所因而成立,悉因所因而成形,六气化生成五行木火土金水,又上奉着六气,而后由五形的五行造成了五行的生克制化。水火是阴阳的象徵,是寒气从北方流注到南方的变化;木金是生长化收藏的开始与终结,是植物从春天生长到秋天地变化。医学中说的运就是主时间的时令。而在《内经》中的“一运之日”中,365日,都标志着旺、相、休、囚和死、绝的时间。五行中的五形是气化生的,燥胜地干,暑胜地热,风胜地动,湿胜地泥,寒胜地裂,火胜地固,随气所在,居留在天地的上下左右,即六气位之中,从天的气为合气,违天的气就是邪气,病气。组成天的整体我已经用图表示了,请你看着图才能说五运六气的运转、才能摸脉看病。里圈的六气是运的气,外圈的六气是六气的气。不会看南北政图我说一万遍你也不可能懂;不会看医宗金鉴那23张图,说一万年也看不懂《黄帝内经》这本书;不会看南北政图,说一万次也不可能会看病。不会看图还想讲天道,大讲“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那叫胡说八道;文学水准再高,不会看五运六气的图,你就根本不知道哪是上下,哪是左右,哪是表里,哪是往,哪是来。人身中的气血何时流到了什么地方,没法知道。请读者们,专家们,想一想,讲地理不会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搞建筑不会看建筑图纸,搞机械加工不会看零件图纸,这活还能干吗?看病摸脉的中医,根本不知道寸、关、尺的脉搏代表的是什么地方,这病还能看准确吗?我这样说,那些看了一辈子病的中医大师、专家们不会摸脉,必然是急了,然而他们哪里知道,他们的摸脉方式是失了传的方法。(稍后我会写的)上古的僦贷季是理色脉而通神明,合的是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之气,总离不开色脉的变化而知道了天理,这“色“就是五运的气,就是在他的头脑里有一个五运经天图,如果不把“我”先限定在某一个条件之下,再说某物或某人的上下左右,往这么来,往哪里去,想说明一个事,就不可能。这就是人们看不懂《黄帝内经》,也看不懂我们《拄其间博客》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开始,为什么先写出了《关于左肝右肺》的道理,文章里的话,同《黄帝内经》里的话一样,都是照着一个五运六气的图来说话。也就是说在《易经学》中,看着卦论用神忌神,看着生辰八字,论用神忌神,而看不见那个天地是什么样的,或没法看准。它不像《黄帝内经》里说的那样,能见天,见地,还能见左和右的气。气在什么地方,又到了地的上边的工夫,下边的工夫,里边的时间,外边的时间,阴阳相交没有,一目了然。所以书里才说,“位明方月可知,这是明道,此天地之阴阳也。”在易经里,爻动和八字中看大运和年气,依据的时令就不准。随气所在,是在什么气位上。是在节气,还是在中气,就分不清,如寅、卯、辰月论木的旺衰,就没法定准,而在《黄帝内经》中,大凡一气的到来,都是在60日而又87.5刻的时间之内,以立位数的气位为准。如“庚寅”燥气,“庚”代表的是天的燥气,“寅”代表的是燥气正化在什么地方,是告诉我们燥气流到了甲申气位,少阳的上边、外边时间的工夫。在病中是燥气走到了少阳经上边的工夫,为知气在少阳经。庚寅,在立春的时间,燥气是在节气,地气上升的时间。庚寅在雨水的时间,燥气是在正月中气下降的时间。在立春是末侯的第二天,在雨水,是中气末侯的第二天。(看超气接气和置运)在同一气中,月的节气、中气可以分开。随在同一厥阴风运中,侯气又分三侯,在三侯气之中,施用的气,又分标气先作用,中气次之和本气最后作用,故“庚寅”燥气交在了火的上边的时间,是火燥相交,叫燥在少阳的本气上,火燥行。交的方法就是,庚寅是甲申旬的气,甲申气位的气是少阳的本气正在发挥作用。所以书里说,“说形”,是说木火土金水,又“形乎形,目冥冥”,是目,是眼睛,是心里用意识看到的少阳火,“问其所病,索于经”,是看到了少阳经脉的病。如是天气加临,看的是手少阳经的病,如是在泉的行于地,看的是足少阳经的病,寅是正化,燥气化在了少阳经的最上边的时间,少阳的上边本气是火。抓住邪气在少阳经脉上边的工夫,治它。“慧然在前”,是靠智慧,推其天地的气而提前就知道了。这就是已经成了形的病。“言神,耳不闻”,说神了不是看到的,听说的。“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往下我不解释也就明白了。懂五运六气的图,就是圣人易语,良马易御也,不懂五运六气的图,就不是圣人,就不容易语,必发蒙,没法解惑,就是庶民。什么圣人,导师,专家,其实就是个领道儿的,道领对了,你才真正成为了圣人、导师、专家;道领错了,遗患无穷,还不如庶民。

      又如;五虎遁,五鼠遁,也就是年起月,日起时的办法,仅此而已。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都是为了记忆的方便,编的顺口溜罢了,“寅”就是虎吗,“子”就是耗子吗,是肺、胃、心、脾都不对,只有丁、壬日,气才从甲午阳明的肺经,从早晨寅时开始,其他的四气就不从肺经开始,但必须是从寅时分出阴和阳来,叫辨别阴阳,法天则地,合以天光,见厥阴,见太阴,见少阳等六气,叫侯日月星辰。侯日,就是见阳气,候月,就是见阴气,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就是六星辰。就是三甲气位和六甲的气位,甲子就是少阴气位,甲戌就是太阴的气位,甲申就是少阳的气位,甲午就是阳明的气位,甲辰就是太阳的气位,甲寅就是厥阴的气位。始于少阴,终于厥阴,所以我说别人不会辨阴阳。让古人用天干地支为代指,谈论天道时,就把我们弄蒙了。在易经学范围之内,是弄不懂的,只能用来起月、起日用。至于其它一无所知。易经学中也没有写这样的天理。“五遁”就是天人合一的一个妙法,就是把每天的日气合到运上,用阴阳的技术合到数上的办法,合到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上,是告诉我们人的气血运行,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运行的。气行到第几个时辰了。营气和卫气在一天的开始时刻,不一定都是从肺经开始,但是,营、卫的气必须先从寅时辰开始,营、卫就是阴、阳,寅时就是白天和黑天的分界线,是天地由混沌状态,到阴阳分开的时间,唯有这个时间才能把阴和阳分出谁多谁少,谁大谁小,谁盛谁衰,谁是稔气,谁是满气,而且是淌的气,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在这个时刻把日气合进来。日气分阴阳,所谓天门地户,这寅时的时间,就是进入阴分或阳分的门。把生辰八字的日元合进来,人的日元又分阴阳。把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囊括到这一时刻中来。这就叫天人合在了一起,或叫把日气和运合到了一起,唯有在这个时辰,阴合阴,阳和阳,阳从阴,阴从阳,然后在别的时辰才能论五行的生克制化,所以书里说的天人合一,你不可能懂,用天道的技术把天的气、人的气合成阴阳,再合到每个时辰中去,论胜负,也就是把阴阳合到了12个时辰,12个数字中来,叫合于术数。这就是书里说的太始天地初分之时,阴阳析位之际,天分了五气,地列了五行,五行定位,布政于四方,五气分流,又散于十个天干上的天理。所以都要在寅时来合,共有五种论法,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也就是甲己丙作首,见丙寅,实际是见了甲子,丙寅是甲子旬的一气,见甲子,是见了甲子气位的少阴经脉;乙庚戊为头,见戊寅,戊寅是甲戌旬的一气,是见了甲戌气位的太阴经脉;丙辛从庚起,见庚寅,是见了甲申气位的少阳经脉;丁壬壬寅顺水流,见壬寅,是见了甲午气位的阳明的经脉;戊癸甲寅来开头,见甲寅,是见了甲寅气位的厥阴经脉。这六条经脉,就是见了十二条经脉,就是十八侯的气。就是书里说的“诊法常以平旦,气血未动,阳气未散,经脉未盛,方可诊有过之脉。”这不是说,要必须在寅时去摸脉,才能摸准,而是说要先推天地的气,从寅时开始,推到你摸脉的时辰,阴阳又变成了什么气,顺天者昌,违天者病。在《六元正纪大论》中推五运六气的运转,“从其类序,分其部主,别其宗司,昭其气数,明其正化”时,从其病症,首先要以运加司于天地来论,就是这个意思。在《灵枢.卫气行七十六》里,“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常以日气加于宿上也,日行一舍,人气行于三阳,行于阴分,与天地同纪”。也是这个意思。在《素问.上古天真论》里,“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是讲五运六气的气行到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合到每一个时辰时的变化情况,即每个气位的情况,但都是从寅时生出来的气,在一天之内到达阴时或阳时的情况。也是到达12个月时的情况。所以我们写了《朔日平旦看太乙》的博文。

     在《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卷三.天元定化纪篇和卷五占侯气运纪篇》里,就是专论六气始于寅时时,气来的早晚的问题。其实看懂了《黄帝内经》就足以能够进行五运六气的运转,然而读不懂玄珠密语和太始天元玉册的人总也运转不准。

在网络的朋友中,有一位朋友,叫中医良将刘东军,把十二辟卦说的很精通,叫人信服。但是,那只是在一天,或在一年十二个月里,用易经的方式,通过卦象来说明阴阳消长的一个过程,说明不了五运六气在何时何处见到了何种气,是阴还是阳,是至而至的气,还是至而不至的气,还是未至而至的气,一旦大气到来,就不能禁也。当主天的气运行时,必然是克行。如木太过,是风气流行,又遇厥阴风木司天,用风没远离风,就必然是脾土受邪,肠鸣腹支满,应的是岁星,化气不正,就是土气不正,是胃气不正,生气独治,是木气不正,独盛,不见太白金星无治。

       用天干地支表示就是“壬戌”克了“己酉 ”,壬戌是留居在厥阴本气风上的气,壬戌是甲寅旬的气,甲寅是厥阴风。(五行该换的词要快)“壬”风 得天的风来并,己土必亡。己酉是甲辰太阳经气位的气,壬戌是甲寅厥阴气位的气,风在厥阴经脉上边的工夫,经过了五步十个己,即己未、己巳、己卯、己丑、己亥等等到达太阳经的本气上,克了土。(我这样说,是看着太一运行图)因此就要用金克木,就是壬戌反行遇乙酉,得甲申 气位的阳明金,然而阳明燥金受火克,(甲申气位是少阳火)燥气不够,是木胜燥衰。这是风从厥阴逆行至甲申气位的少阳上。中医良将刘东军,假如把五行的克行全都展示出来,就成了

   甲子克辛亥克戊戌克乙酉克壬申克己未克丙午克癸卯。这就是子午流注法中的阳进阴退的方法,然而并无人懂的它。也就是说湿土从甲子少阴气位,从少阴经以克行的方式走到,(注入,所流,所入)甲辰太阳经的气位 ,(辛亥是甲辰旬的)克了辛水,辛水又流入到甲午阳明经克了戊火,(戊戌是甲午旬的)火又流入到少阳的气位克了乙金,等等。我这是为了在说病气行,总是五步一右迁,行有次序,停有位置,气到脉现;针到,药到病除,毫刻不差。是为了说明,《黄帝内经》是易经学的源泉,并不是与任何人辩论。这些在易经学里是看不出来的。

     看《黄帝内经》还有一点难以弄明白,五行是以甲己为土的五色定五行呢?还是以甲乙东方木定五行呢?在《黄帝内经  素问》里 是用五色,在《灵枢》里却不是,在《素问》里也有把甲乙当东方木的 。这不是混淆了吗,请看看《灵枢.阴阳系日月篇》中五门十变就明白了,不多述。

      令之纲纪,始于一,终于九,是天的大数。是《黄帝内经.在六元正纪大论》里为了说明阴阳气的多少,盛衰,大小,用生数,成数表示的一种办法。衍生到易经学中,就成了河洛中的马、碑,叫河图、洛书,顺理成章地用了起来。托着九,带着一,左是三,右是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脚,正是看仰人这一面和伏人那一面经脉的办法。也不用多述。

                                                           拄其间  锷未残

                                                                        2013.4.4清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