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规范化栽培技术
一、天麻品种
1、乌红杂交天麻特征特性
乌红杂交天麻是湖北省宜昌市天麻协会专家组用宜昌野生乌天麻同野生红天麻杂交而成,集合了父母系的优点:抗病虫害力强、形态好、药用品质即天麻素含量比乌天麻高60.24%,比宜红优1号天麻高出一倍多;乌红杂交天麻产量高,每平方米单产比乌天麻高出4公斤,比红天麻高出2公斤。
二、天麻的适生环境 (1)海拔 天麻在我国的十几个省市均有分布,一般在海拔300~1900米的地区,均可种植。最适宜海拔600~1200米。从广意上讲,只要能人工控制其温度和湿度,无论南方、北方,高山或平原均可种植。 (2)温度 温度对天麻的生长影响较大,当地温达到10℃~12℃时,天麻开始萌动生长;地温达到15℃以上时,生长渐趋旺盛;20℃~25℃时,为天麻生长旺盛期;地温超过30℃时,天麻几乎停止生长,冬季休眠期地温要控制在2℃~5℃。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通过人工措施,一般均可种植。 (3)湿度 天麻生长期的湿度一般要求土壤50%~80%的含水量。根据经验,挖出种植的土壤“手捏成团,松手即散”。这样的含水量一般在60%左右,正适宜天麻生长。含水量过大,易造成天麻腐烂或蜜环菌生长过旺侵蚀天麻,形成反消化现象,所以天麻生长“宁旱勿涝”。 (4)土壤 天麻适宜生长在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中,PH值在5~6.5之间,有条件的可选择森林里的黑囟土或绿豆粒大的河沙、黄沙、麻骨石沙等,其次为沙质土壤,杜绝使用黏土。 要求透水、透气,疏松保温的肥沃中性红壤土或含腐殖质丰富的砂质生荒壤土, P H 值 5 - 5.5 ,土壤含水量保持在 60 %- 80 %,切忌用热土。土壤过粘(通气不良)、土质过砂(保水性差)或杉松林地(白蚁为害重)都不宜种天麻。
(5)地势 在山区,大麻适宜生长在5~10度的半阴半阳坡,丘陵区适宜栽种于北坡,通过人工搭阴棚等措施,不论山地或平地,均可种植。
三、生态特性 1、天麻生长与蜜环菌的关系
天麻是一种无根无绿色叶片的奇特植物,其块茎常年潜入土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由于本身没有直接接收土壤营养和制造营养的器官,它主要依靠一种叫做“蜜环菌”的野生真菌来供给营养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及繁衍后代。故培养蜜环菌是栽培天麻的首要工作。 2、蜜环菌的生长特性
蜜环菌是白磨科蜜环菌属的一种腐生真菌。在高山树林里,初腐朽的树桩、树根和倒土树干与枝桠上,常有野生蜜环菌生长,尤其在溪沟两旁湿润处最多,所以凡有野生天麻生长的地方都有野生蜜环菌。蜜环菌最喜欢生长在ph5?5―6的微酸性土壤地带。蜜环菌的发育阶段可分为菌丝体及子实体两部分。 3、天麻的生长环境
野生天麻多生长在夏季冷凉,海拔1000―1800米,年降雨量在1400―16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80%―90%,土壤湿度50%―70%,气温不超过25℃的凉爽环境。生产实践证明,人工栽种天麻,一般在海拔800―1800米的地区均可进行,但以海拔1100―1600米的地带较合适。如果能做到人工控制土壤温度与湿度,在海拔较低的平坝地区及室内同样可栽种天麻,在地下室和防空洞内也可栽培。天麻喜生长在疏松、腐殖质较多、透气性好的微酸性土壤中。在粘土(如湿黄泥地)中生长不良。 二、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二、场地选择
2、培养蜜环菌材
选择适宜的树种,以壳斗科、桦木科、蔷薇科、豆科等不含芳香油脂的树种均可栽培天麻。其中以栎树、白桦、水冬花、樱桃树、合欢树、化香树等树种为佳。用于冬栽的蜜环菌材应提前2~3个月培养,并建好固定的蜜环菌床;用于春栽的蜜环菌材应在9~10个月建好固定的蜜环菌床。砍树时间:立冬至惊蛰期间,砍树断筒后20~30天下窖培菌,6~9个月可边砍边下窖培菌。如果采用湖北省宜昌市天麻协会专家组(电话:0717-6833470)最新推广应用的《天麻种蜜环菌种同步法种植新技术》,可以省略培养蜜环菌材环节,省工省时省成本,操作简单方便。
2、繁殖方法
有种子繁殖和块茎繁殖。当前生产上多采用块茎繁殖为主。但无论用种子繁殖还是块茎繁殖,根据天麻必须与蜜环菌共生才能获取菌体营养得以繁殖生长的特性,所以栽培天麻首先应在木材(木棒)上培养好蜜环菌,即培养菌材,然后再栽培。 (1)培养菌材
菌材,指长有蜜环菌索的木材。
①准备菌种。要选用优质、健壮的密环菌。菌种来源可从几方面考虑:一是采集天然野生菌种;二是采用已经伴栽过天麻的有效旧菌材;三是室外培养新菌种;四是室内培养纯菌材。 ②选择木材。能生长蜜环菌的树种很多,一般多用阔叶林树种,以壳斗科、桦木科、蔷薇科、豆科等不含芳香油脂的树种均可。根据各地的经验,常用的树种有:槲栎、栓皮栎、板栗、青杠胡桃、枫杨、冬瓜杨、法桐、野樱桃、花楸树等树木。其中以栎树、白桦、水冬瓜、樱桃树、合欢树、化香树等树种为佳。 要选择和制造培养菌材的段木。以青杠、麻栎、栓皮栎、小板栗、锥栎等亮斗科树种为好,直径以6――15公分为宜,直径大于10公分的应劈开,同时用刀斧每4――5寸砍一小口。
③培养时期。在室外培养于3―8月均可。通常以3―4月树干开始生长之前较好。6―8月培养菌材,土温高,蜜环菌长得快,可相对缩短培育时间,保持菌材充足的养分,但要注意避免杂菌感染。9月以后气温下降,蜜环菌生长缓慢,当年不能使用,不宜进行。若条件适宜四季培育菌材,可于天麻栽种前2―4月开始培育。
用于冬栽的蜜环菌材应提前2~3个月培养,并建好固定的蜜环菌床;用于春栽的蜜环菌材应在9~10月建好固定的蜜环菌床。砍树时间:立冬至惊蛰期间,砍树断筒后20~30天下窖培菌,6~9月可边砍边下窖培菌。 ④菌材培育的方式。培养菌材的方法有堆培、窑培和固定菌材培养等方法,相对后者而言,前两种方法亦叫活动菌材培法。所培养的菌材在栽天麻时可随用随取。 堆培法:选择临近栽培天麻的场所,把已准备好的段木新材一根挨一根地铺一层在地上,菌材堆的宽度为60厘米左右。第一层铺好后,在其上洒淋清水,并把已培养好无杂菌的种材均匀地铺一层,如菌种不够,可每隔两根段木间放进1―2块小段种材,并撒少量枯枝落叶或稻壳碎末作填充物,然后再铺第二层段木加种材与填充物,如此重复一层层地依次堆积,可铺放5―6层,堆培至60厘米高左右即可。 窑培法:可在林间空旷地或其它裸地挖土作窑,其大小根据地势和培养菌材的数量而定,一般一窑培150―200根为合适,不宜过多。
三要讲究培养方法。即采用堆培、坑培和半坑培等方法,接种量应适当多些,同时在培养期间,要经常检查、浇水和注意通气。培养温度保持在15℃左右,菌材含水量在80%左右,2――4个月便可成熟。
四要选取良好的菌材,优质菌材的特征是:①木质较硬,不易腐烂;②菌丝体生长旺盛,尖端有白色生长点,菌丝分布均匀;③菌材新鲜未腐烂。注意菌素变黑的菌材不能用于栽培。
(一)天麻种植技术 堆培法
深山区,气温低、湿度大,用堆培法培养菌材较合适。 操作方法:把地面杂草除尽整平,先在地上铺厚3厘米左右的河沙。如用山林中采回的野生菌种,将新材间隔3—5厘米摆放,用河沙填实空隙,然后铺上落叶;随即浇水或营养液增加营养(营养液用500克土豆加水5千克砸碎取汁,或用淘米水)。接着再摆第2层,在第2层上摆放野生菌种(若加少量固体三级菌种,效果就更好了),安放好新材,填实空隙后浇水。如此层层堆积,但一般每堆培养50千克菌材为宜。若用培养好的菌材作菌种,新材、菌材可间隔摆放,填实空隙后浇水,层层如此。如果在其菌材上放一些三级菌种,效果可提高1倍。如果全用人工培育的三级菌种培养菌材,则先将菌种安放在新材的鱼鳞口内,用河沙填实空隙浇足水,填好后周围覆盖10厘米厚的河沙。此法消耗水分快,应注意保持湿度(见图1)。
(二)天麻种植技术 窖培法 在气温高、土壤干燥的深山丘陵地区,培养菌材应采用窖培法。 操作方法:先挖深40厘米的坑,疏松坑底,其底部要呈斜坡状。堆放方法同堆培法,堆上3层左右。具体多少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要过深,过深的坑,坑底温度低发菌慢。堆积好以后,上盖10厘米厚的土,稍高于地面,四周挖出排水沟,以便防涝(见图2)。
图2 地下窖培菌示意图 (三)天麻种植技术 半地下窖培养法 半山区气温温和,水分适中,用半地下窖法培养菌材较合适。挖深30厘米、宽50—80厘米的坑,长度根据培菌的多少而定。堆积方法与上相同。堆积后,使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见图3)。
①坑培法 挖坑深50厘米,长宽根据地形大小而定,坑底要手,撒上3厘米厚的腐殖质土,坑底铺一层新鲜木材段,树皮向上,用腐殖质土填满空隙,第二层放菌种,菌种少可每隔两根新材放一根菌材。反复铺3层,最后一层放新材,树皮向下,每层用腐殖质土或加拌一些枯枝败叶,填满空隙。做到实而不紧,松而不空。上面盖土层16厘米。每坑最多不超过200根菌材。如遇干旱及时浇水保持湿润。该法适低山和干旱地区。 ③半坑培法 每坑培育菌材250根左右,坑深30厘米,此法同坑培法,只是1~2层木材高出地面上面盖沙土厚1.5厘米左右或坟堡型。该法适于温湿度适中的地区。 ③堆培法 在地面上,平整后,一层新材一层菌材,层层堆积,方法同上。每堆培育菌材200~250根,该法适于温度低,湿度大的高山区。半阴半阳坡地培育菌材。 ④箱培法 在室内四季均可进行,可用箱子,也可用砖砌成槽。但温度必须保持在20℃左右,用等量的沙子或锯末作填充物。 ⑤菌枝培育 为了减少资源的损失,将小树枝砍成20~25厘米长的短节,方法同坑培法,每坑可培育出75千克左右菌枝,大约40天左右即能培育成。此法在高低山均可培育。
2.蜜环菌种和蜜环菌材用量 蜜环菌种用种量每平方米2瓶。蜜环菌材用量,每平方米用粗菌材(直径6~12厘米,长50厘米)6~8根,重量25~30千克。细菌材(直径2~5厘米,长10厘米)5~8根,重量6千克左右。
蜜环菌种用量每平方米2瓶。蜜环菌材用量,每平方米用粗菌材(直径6~12厘米,长50厘米)6~8根,重量25~30公斤。细菌材(直径2~5厘米,长10厘米)5~8公斤。
1、蜜环菌:有些蜜环菌品种高产、优质,有些品种反而危害反食天麻,所以农户引种时一定要谨慎从事。我公司推广中国医科院药植所从国内外众多品种中筛选的蜜环菌a-9品种。该品种经大面积推广应用表明:生活力强、分枝密、结菌率高、高产、优质,是栽天麻的首选良种。
2、萌发菌:天麻种子的萌发,必需靠小菇属一类真菌菌丝侵染种胚提供营养,我公司极力推广萌发菌-石斛小菇品种,该品种萌发率高达85%,萌发的原球茎大,接上优良蜜环菌后当年即可获得每平方米4-8公斤的高产量。(2001年8月2日、3日中央电视7套“科技苑”中重点推介以上两个品种。
2、培养蜜环菌材 选择适宜的树种,以壳斗科、桦木科、蔷薇科、豆科等不含芳香油脂的树种均可栽培天麻。其中以栎树、白桦、水冬花、樱桃树、合欢树、化香树等树种为佳。用于冬栽的蜜环菌材应提前2~3个月培养,并建好固定的蜜环菌床;用于春栽的蜜环菌材应在9~10个月建好固定的蜜环菌床。砍树时间:立冬至惊蛰期间,砍树断筒后20~30天下窖培菌,6~9个月可边砍边下窖培菌。如果采用湖北省宜昌市天麻协会宜都市湾市食用菌天麻繁育场(电话:13872523358)最新推广应用的《天麻种蜜环菌种同步法种植新技术》,可以省略培养蜜环菌材环节,省工省时省成本,操作简单方便。 3、蜜环菌种和蜜环菌材用量 蜜环菌种用量每平方米2瓶。蜜环菌材用量,每平方米用粗菌材(直径6~12厘米,长50厘米)6~8根,重量25~30公斤。细菌材(直径2~5厘米,长10厘米)5~8公斤。
天麻是一种靠寄生生活的草本,它的地下块茎是重要的药材,国内外市场都大量需要。过去生产天麻是用无性繁殖法。由于天麻种植少,容易退化,所以产量,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采用人工有性繁殖法就可以大量生产,而且质量也好。天麻虽是草本植物,但它全身没有叶绿素,要寄生在密环菌上获得养料。然而密环菌是一种真菌,它也要寄生在一些树干的基部,靠分解出的初腐树汁生长。所以,要人工繁殖天麻,就要协调好这三者的关系。 一、密环菌材的培育应尽量采用野生密环菌作为菌种。密环菌一般生长在林边和溪边倒卧的半腐烂树干、树桩上及比较湿润和有机质较多的土壤中,可人工采集回来接种培育。其幼龄菌丝未端呈棕红色,可作为接种材料。表面光滑粗壮并呈暗红色的菌素,是壮龄菌素,萌发力强,是接种的好材料。表面呈黑褐色的是老龄菌素,也能接种。如表面呈纯黑色的是完全老化了的菌素,不能接种。由于新生菌丝是从菌素切口生长出来的,所以,采集回来的菌素要剪成碎段,每段不宜太长,以2~5毫米为好。为保证菌丝的活性,必须在蔽荫和洁净的地方操作,并避免感染到杂菌。然后,把菌丝培育在树段材上。树段材应选择较适合密环菌繁殖的树种。
密环菌的培养天麻是一种寄生兼腐生的共生关系,主要靠密环菌提供营养才能生长,因此栽培天麻首先要培养密环菌。 1、菌材的选择: 凡属阔叶树之类的树都能作菌材,但以栎树类(青杠树)、樱桃树为最好。无论树枝或树枝桠都可以作菌材,但以直径5~8cm的菌材较好,砍树季节应选在每年新芽现蕾时,一般2~3月砍树,锯成1米长,放在太阳下,凉1~2个月,让它尽快死去,4~5月可作发菌使用。
2、发菌:
无论在室内平地或室外畦式都可发菌,先在地上铺一层约3~5cm厚的沙土,宽度1米,长度不限,然后将备好的树棒每隔15~20cm砍成斜口,并排放在沙土上面,撒上预先培养好的密环菌的菌种,填上沙土,以高出棒面为2cm为准,接着按同样的方法,放第二层树捧和撒菌种,依次可放4~5层,最后上面复盖10cm厚的沙土,为了保持沙土有一定的湿度和润度,还可盖草莲或塑料薄膜,也可常浇水保湿。在发菌过程中关键是温度和湿度的管理,密环菌生长适宜温度为10~28℃,但最适宜18~22℃,在发菌时根据自然气温高低与菌棒堆码密度可进行调剂,特别是在菌丝生长过程中本身要产生一定的温度,这时一定要考虑最好堆内温度不要超过25℃为宜,湿度应保持沙土含水量为50%,防止过干或积水影响菌丝生长。经过两个多月的培养,密环菌已布满整个树棒,成为菌材,这时就要根据天麻的栽培规模大小,决定是否扩大菌材培养。其菌材扩大培养方式就是用菌材繁殖菌材,新老交替按上述发菌方法进行,也可以堆成“井”字形发菌。天麻栽培天麻栽培季节从11月到次年4月都可栽培,除最冷的“数九”或下雪天不宜外,其余时间都可栽培(因太冷会冻坏天麻),最好选在3月或11月栽培最佳,若3月栽培当年11月或次年3月可采收,若11月栽培次年11月采收。
一、蜜环菌菌材的培养 1、备料。多种阔叶树都可作为培养蜜环菌的材料,常以麻栎、桦、杨、槐、柞、水曲柳等质硬耐腐的树种。选径粗5—12厘米的新鲜树干、枝条,锯成50厘米的小段,在每一段木的表皮,隔5—7厘米砍一鱼鳞口,深达木质部3毫米左右,边备料边接种培菌,把菌种分成小块儿夹在砍的鱼鳞口里,详见段木砍口和接种示意图一。菌种来源:一是采集野生的菌种;二是人工室内培养的纯菌种。 2、菌材培养时间和场地。一年四季均可培养蜜环菌菌材,但以2—5月树木开始生长前较好,接种后易发菌。培养优质菌材,除了选适宜的树种和优良的菌种外,还要控制杂菌的感染,保持坑穴内适当的温度、湿度。因此,必须选择树荫下或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沙壤土。 3、固定菌材培养法:培养菌材的坑穴就是将来栽培天麻的坑穴。因此,按栽培天麻的要求,挖长60厘米×宽45厘米×深30厘米的坑穴,每坑穴固定段木5—20根。坑宣传科内放已接过蜜环菌种的段木2—3层,每层5—7根,段木之间相隔6厘米左右,并用腐殖土填充缝隙,再适当浇水,每层上下相隔7厘米左右,最后覆盖细土10厘米。此法杂菌少,栽天麻时底层蜜环菌结构未受破坏,天麻与蜜环菌容易建立共生关系,有利于天麻早期生长。菌材培养详见固定菌材培养法示意图二。
、
四、 天麻大面积以窖栽、沟栽较好,新区小面积则采取菌床栽培;山高、湿度大和土质粘的地方,宜采用高厢栽培,以提高地温,防止湿度过大;室内栽培则多用木箱播种。
天麻种材的培养
天麻不能自养,必须依靠蜜环菌与其共生,才能得到营养而繁殖生长。寄生蜜环菌可以生长在大约200种左右的乔木树种上,特别是阔叶林。一般在砍过的树、竹或烧过的树、竹的根部,以及倒在林中的死树都会有蜜环菌衍生。蜜环菌必须在一定的湿润条件下才能旺盛生长,土壤含水量不低于45%~50%,空气相对湿度在75%~80%为宜。蜜环菌也可人工培养,须先培养菌种。 菌源的采集:在天麻产区采集蜜环菌的细嫩菌索(外鞘棕红色)或秋季采集幼嫩、新鲜尚未开伞的蜜环菌进行组织分离。分出种类接种后,置22℃~26℃的环境下进行培养。7天左右长满即为母种。 栽培种:麦麸50%、米糠19%、石膏粉1%、木屑30%,水适量。ph值6~7。把上述培养料混合装入培养瓶,稍压紧,高压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25℃~26℃下培养15~17天,长满全瓶即成栽培种。 种材培养:锯木屑(柞树较好)加水或20%马铃薯水配成半固体培养基。制作时,用500毫升三角瓶,每瓶装锯末屑10克,然后加水把锯未屑拌湿,再继续加水达到液面为0.5厘米深为止。水量加足后选择手指粗细的板栗树等树枝,剪成6~8厘米长的小枝条,用刀砍皮部为鱼鳞状,每瓶中装入2~3条,斜插入上述半固体培养基中,经高压灭菌后无菌操作接种,在25℃下培养1~2月,即在培养基和枝条上长满棕红色菌索,即为种材。 堆积混合:半固体培养基培养出来的种材与径粗3厘米以下,长30厘米左右,砍有鱼鳞口的板栗树新鲜枝条混合堆积。方法是:一根种材夹一根鲜材,铺满后再用木屑与砂子的混合物(按1:1的体积比,50%的含水量)填充缝隙,并覆盖4厘米厚,其上再放一层鲜材,按同法加填充料,照此堆积,可以连放3~4层。注意经常洒水保持湿润,经过1~2个月,新鲜的枝条上基本上都发了菌索,即成了扩大培养的种材。
天麻种植关键技术
时间:[2012-06-04]
天麻别名赤箭定风草、明天麻等,为兰科植物天麻种。以块茎入药,有息风镇痉作用,主治风湿腰膝痛、四肢痉挛、眩晕头痛、小儿惊病等症。
天麻为多年生共生草本,成熟的植物体有地下块茎及地上花茎。无根,茎单生,直立,高100~100厘米,无绿色叶,只有退化的鳞片状叶,抱茎,总状花序项生,块茎肥大肉质,长圆形。生天麻喜凉爽湿润气候,相对湿度在70%~90%之间的山区。天麻不能自养,必须依靠密环菌与其共生,才能得到营养而繁殖生长,所以天麻生长的地方,一定会伴生大量密环菌。寄生密环菌可以生长在大约200种左右的乔木树种上,特别是阔叶林,一般在砍过的树、竹或烧过的树、竹的根部,以及倒在林中死树村上,营腐生生活;但又可寄生在活树上,造成树木的极腐病。密环菌必须在一定的湿润条件下才能旺盛生长,土壤含水量不低于45%~50%,空气相对湿度在75%~85%为宜。密环菌可人工栽培,先培养菌种,母种的培养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菌源的搜集与选择:天麻产区是密环菌的细嫩菌素(外鞘棕红色)或秋季集幼嫩、新鲜尚未开伞的密环菌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分出种类接种后,置22~26℃下培养15~17天,长满全瓶即成栽培种。
种材培养时,培养基配方是:锯木屑(柞树较好)加水或20%马铃薯水配成半固体培养基。制作时,用500毫升三角瓶,每瓶装锯末灰10克,然后加水把锯末灰湿透,再继续加水达到液面为0.5厘米深为止。水量加足后选择手指粗细的板栗树等树枝,剪成6~7.5厘米长的小枝条,用刀砍皮部为鱼鳞状,每瓶中放入2~3条,斜插入上述半固体培养基中,使枝条露于基物之外,经高压灭菌后无菌操作接种(栽培种),25℃下培养1~2月即在培养和枝条上长满棕红色菌索,即为种材。
室外天麻的种植技术
一、 1、选好地点 栽培天麻,场地要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以砂质壤土为好;黄泥地、涝洼地和砂石地一般不适宜栽培天麻。场地的空气要清新凉爽、湿润,一般以阴坡或林间树下,人、畜不易践踏,便于管理的地方为好。
2、选用好菌材 一般采用新旧搭配的方式。旧菌材要营养仍很丰富、无杂菌,菌索生长旺盛、呈棕红色或褐色。新菌材以"立冬"后、"春分"前砍伐的为好,经久耐腐,传菌效果好。桦树、椴树等容易腐烂不宜用。
3、规范栽培形式 选好地点后清除杂物和树根,并顺山坡挖1米宽、25厘米深的土槽,长度不限。然后在底部铺2-3厘米的腐植土,将新、旧菌材按1:1摆好一层,棒间距3-5厘米,再填土至菌材一半,然后在再覆少许土,摆好第二层,即可。最后覆土封顶10-15厘米,外面覆盖树叶或杂草。这种栽培方法,每平方米用种麻1公斤。
4、适期栽培和采收 3月下旬至4月中旬栽培,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采收。
天麻栽培要点
三、建畦 平地可就地按宽80厘米、深10厘米、长不限作畦;荒野坡地视坡势地形建成梯式横畦,畦与畦间距1米左右,畦边树木、杂草尽量保留,便于遮荫、防畦坎或畦埂溃崩。果园林地依地形建畦,四周开挖排水沟。 四、播种栽培 将直径5-8厘米、长30厘米的菌材段筒按“田”字方框形组排于畦底,每平方米定位排放菌材15筒。再将直径约2厘米、长10厘米的菌枝撒放于菌材方框的空地内,每格方框空地撒放菌枝约2公斤与菌材平。然后将天麻种点播于每筒菌材的两端和两侧,每平方米定点播种66粒约500克。最后用PH值5-6的湿润沙壤土或腐质土填充菌材和菌枝空隙至覆盖菌材2厘米深,全畦土表加盖10-20厘米厚的干燥枝叶、杂草、疏通好排水沟。
qq523752805答: 天麻生长习性:适宜于疏松、湿润的砂质壤土中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15-28度,当地温低于8度、高于30度即停止生长。天麻不能自养,必须依靠蜜环菌提供养分而生长发育。即蜜环菌生长在木材上,天麻再吸收木材上的蜜环菌再生长。需依照以下几步技术指导种植 2.选地:选择湿润透气和渗水性良好、疏松、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壤土或沙壤土,挖深35厘米,长宽各85厘米的坑穴栽培。 3. 选种、拌种、栽种: 天麻可以作为有限繁殖和无限繁殖两种,在选择麻种时选取当年挖出的天麻,除去商品麻,把所有麻种选出再筛选,拣除烂麻、畸形麻等劣质麻种,最后确定为个头相当、健壮、外观整齐、个头大、成色好、无创伤的天麻作为次年使用的麻种。 栽前, 用新高脂膜10-50倍液拌种,防止病害侵入。将坑底挖松,整平后铺上一层阔叶树树叶及腐殖土,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木材均匀摆在坑底,材间距离 6-8厘米,每窝放6-8根木材。栽时把邮寄给你的密环菌枝紧靠放在木材两侧鱼鳞口处,再把天麻种子放在菌枝和木材处,以便使两者很快建立营养(共生)关系。之后把剩余的白色蜜环菌种分成黄豆大小的颗粒,均匀散放在木材中间。之后用腐殖土或细沙填平,轻轻压紧,不留空隙。若种子和菌种、菌枝数量多,可以在第一层上面再栽培一层,方法同上,但注意上、下木材方成“井”字形。最后在上面覆盖细土15厘米左右,上盖枯枝落叶,成龟背形,略高于地面,已利排水。
天麻栽培前景看好
发布时间:2010-08-18 17:04 来源:延农网
天麻生长不需要光照,只需要适宜的温湿度等环境,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凡是有阔叶树资源,有微酸性或中性沙土,利用荒坡、庭院、室内、大棚及葡萄园、板栗园、大田等均可种植。天麻的种植季节依栽培方法而定。
虽然天麻培育时间不固定,可长可短,但天麻真正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约需3年时间,基本生长过程是:11月至次年2月播下箭麻,6月下旬天麻种子成熟,一周内播种,当年11月份即可长成麻种,麻种经8-12个月膨大生长,次年10-11月即成为箭麻,第三年春夏季节,箭麻抽薹、开花、经受粉后再形成种子,至此,完成一个生长周期。
( 3 )培植菌材:② 6 - 10cm 粗的杂木树棒或枝干(最好是粟树、柞树、楮树等),锯断成 50 - 60cm 的小棒木,按 10cm 左右的距离砍 2 排鱼鳞花(用利刀以 50 - 60 度 斜角,砍 2 - 3cm 深,使树皮成鱼鳞状)。再选择荫凉爽水的缓坡地,挖成 50 - 60cm 宽、 60cm 长、 30 - 40cm 深土坑,坑底顺山坡成斜面挖松 3 - 4cm ,再垫 3 - 4 砂石,砂石上铺 3 - 6cm 培养料(用 3 份树叶或木屑加 1 份细砂配制而成),然后把小棒木整齐排放在坑里,撒一层密环菌种(向菌种场、站购买),面上盖一层 3 - 16cm 培养料,再与第一层小棒木交叉重叠放第 2 层棒木,再撒菌种和盖培养料。如此重叠 2 - 3 层。最面盖 10cm 厚的木屑封顶,并用 10 %的马铃薯水( 10kg 马铃薯,加水 100kg 煮沸过滤后冷却)淋湿浇透,保持湿润,防止阳光直晒, 2 个月后即可长满菌丝成为菌材。
( 4 )栽种方法:一般有 2 种,其一是将翻窖后的菌棒和当年的新棒套用(即一新一旧排放),间隔 6 - 8cm 左右,并将天麻的“屁股”插在旧棒的斜口部位,再用细土填至真菌棒斜口处,培紧,避免土松下跌,形成天麻离“母”不能吸收营养。其二是新棒砍成 2 - 3 路斜口,把培殖出来的菌棍安放在斜口部位,再把天麻种的“屁股”插在棍的斜口处,第 2 年即成商品天麻。
东北地区如何种天麻
都采用木箱种天麻,用木箱作菌床。在木箱底部放一层基础培养料,再放5根优质菌棒,用腐殖土或锯末加沙(3∶1)填空,上面再覆盖18厘米厚半腐熟的枯枝落叶,并浇水保温,等待采下种子,即行播种。 播种方法取培养料好的液体蜜环菌菌种,用无菌水稍加稀释。将刚刚采下来的天麻种子倒入菌种内,浸7~8小时。将菌床上的枯枝落叶除去,马上将菌液和菌种均匀地撒在备好的菌床的菌棒上。再把原来的半腐熟的枯枝落叶放回原处,再覆盖4厘米厚的腐殖土即可。或者把原来半腐熟的枯枝落叶取下半层,留下半层,把带有天麻种子的蜜环菌液体菌种直接均匀撒在落叶上。之后把另一部分落叶取回来,放平,上面覆盖4~6厘米厚的腐殖土。采用此法,天麻种子发芽率高,成活率也高,生长迅速。 (记者 佚名)
天麻高产栽培应注意主要环节
发布时间:2010-05-21 12:43 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一、天麻种的生产要求。选用优质梵净野生"箭麻"于2月中旬-下旬播种,在室内按25×25厘米的株距播种在消毒河沙泥的箱中(箱规格为长4米、宽1米、厚0.2米用砖砌成)休眠30天后,20天出土,长出茎苔,现蕾开花,在上午9:00至下午5:00按操作程序进行异株异花授粉,种子成熟后应立即与萌发菌播种,(因天麻种子没有贮藏养分的胚乳)按0.5公斤萌发菌播10个蒴果。
三、菌材制作技术。于8月下旬-9月中旬用阔叶树木或玉米芯吹成长50-60厘米,每隔3-5厘米吹鱼磷口一个,深达木质,砍二排,晒2天后,控厢(深60厘米、宽100厘米、长200厘米)厢底挖松并铺上约5厘米的沙壤土(使之疏松、透气、利水)再把木材铺平(鱼鳞向上或侧边)将优质蜜环菌生产购播在鱼鳞口处,用腐殖的土壤填满空隙,覆盖2-3厘米的细腐殖土,同法铺平二层、第三层、上层并盖上10厘米的腐殖土壤,再覆盖材草或树叶保温,并作好排水沟起垄。
四、天麻具体栽培要点
1、适时栽种。是增产的关键之一,在休眠期(11月次年2月)栽种为宜,产量最高。注意:⑴0℃以下不能栽种,⑵准确掌握天麻休眠期与蜜环菌生长的最佳时期,使天麻苏醒后能获得蜜环菌的营养。
2、麻种的选择及用种量。必须选择有性天麻种且新鲜,无病虫害、无创伤的零代或1-2代优质白麻,米麻作种,用种量每平方需大白麻500克左右,(或小白麻300克,或米麻200克左右)。
3、菌材的用量。每平方米(单层)用量20-30公斤。
4、整地做箱栽培。平地高箱、坡地低箱,规格1000×1000×20厘米,建好后铺上3厘米厚的沙壤土,再将培养好的菌棒与木材按1:1摆放,按5-18厘米平行摆放,(注:大米麻15-18厘米、中米麻10-15厘米、米麻5-8厘米)将腐殖的阔叶枝上,填实半沟填充料,然后将麻种靠菌棒(有利于天麻能及时接上蜜环菌)要同一方向摆放(天麻生长总是呈扇形向前延伸的生长空间)放好后用填充料腐殖土,覆盖10-15厘米,盖枯枝落叶或草,然后整理好边沟即可。
注意事项:⑴不能用石灰消毒,增加土壤碱性,抑制蜜环菌的生长。⑵栽培地点不能连作,应轮换栽培地点(环菌的分泌物会抵制天麻生长,杂菌过多而引起天麻感杂变质)。⑶不能施用任何激素(化肥、糖类)及其它农药,昆虫危害用机械捕捉,有利于现代化中药发展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