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磁场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将我们从有害的辐射中保护起来,并且能调节气候。所以,如果,磁场彻底翻转过来,或者坍塌到一起,我们该担心对么?答案么,是,又不是。 磁气圈基础由于地球深处产生的电流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所以,磁气圈是一种流体力,它的强度和方向,会不停的改变。 地心 地球的核心是一个主要由铁组成的实心,大小约等同于月球。它的温度很高(5000-7200℃),等同于太阳表面,但由于重力,上面的东西全部在挤压它,使它保持固体状态。 这个实心核的外圈基本是有铁镍合金构成。温度相近(4000-5000℃)但压力较小,这一圈外核为流体。 外核之外是一层热乎乎的浓稠的岩石,叫做地幔,“像沥青一样缓慢地流动”。温度范围从靠近地壳的871℃到靠近外核的2204℃。与外核相比,它够凉了。 电流 内核与地幔之间的温差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磁铁。近期的理论解释到:
这种流体的热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形成了磁气圈:
不断变化的磁场由于系统的流动性,磁场也必然不会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着强度,方向,和极性。 方向 从1831年James Ross第一次定位到现在,磁北极已经移动了600英里,而且最近几年,这个过程从平均每年10千米加速到了每年40千米。预计几十年后,它将从现在的南美移到亚洲。 强度 200年来,磁场强度“弱了15%”。因为磁场从一些辐射中保护着地球表面,如太阳耀斑,日冕抛射。如果磁场彻底消失,将会产生一系列后果:
两极反转两千万年内,两极有过反转,作为自然规则的一部分,平均每20万-30万年一次。不过,最近的一次反转迟迟未来,上一次磁极反转是在78万年前。 尽管科学家们还不能确定,不过有人相信,磁极翻转与外核的对流有关,在那里,像氧,硫磺,硅等较轻的成分会上升到核幔边界。就像海床沉淀物一样堆积,这些东西从核里“掉”到地幔界面。一旦聚集足够多的沉淀物,它就会像雪崩一样,滚到外核,冷却。有人推理说:“大量的核幔边界雪崩会扰乱地球发电机,造成地球两极磁场坍塌。” 缓慢反转 从岩石和沉积物上的磁特性,科学家们了解到,磁极会周期性的换地方。因为这些反转过程会持续20万年甚至更多,所以1千年到1万年才会有变化:
从近几世纪来看,科学家们相信,我们正接近另一个长期翻转。许多人轻视了这个过程对人类的危险,无非是认为磁气圈几乎不会消失,所以在反转过程中,地球上的生命仍然会受到保护。 然而,如果磁场显著衰弱,我们很可能会遇到麻烦。事实上,有些研究员认为,“尼安德塔人的灭亡和同时期出现的磁场衰弱有着直接联系。” 快速反转 近年内,科学家有证据表明,磁极翻转可能会发生的很迅速,尽管尚不清楚它是否能完成彻底的磁极反转。 1960年代晚期,在法国中央高原拉尚村庄附近,科学家发现了一些不完备的证据,让他们相信,在4万1千年前发生过极迅速的短期磁极反转(与尼安德塔人从欧洲消失同期)。 另一个快速反转的证据发现于1995年,在俄勒冈州Steens山凝固的岩浆中。那里,岩石里的磁性晶体显示,发生过一次超快速磁极转换,磁极“以平常的一万倍速度,每天6度”的速度移动。 在那种速度下,一次完全的磁极转换会在几个月内完成,而不是上万年。因此科学家们尚存怀疑,直到,2010年在内华达巴特尔山找到了更多的证据,在那里,显示“磁场在一年内移动了53度”。 更近的话,2012年,科学家们重新遭遇了拉尚事件,这一次是在检测从黑海,南太平洋,北大西洋沉积物的过程中。他们的发现很惊人:
尽管没有直接因果关系,黑海沉积物内核还显示,在同时期内发生过另两起极端事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