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能一个人带好宝宝 中国为什么要一家子带? 【九牧林医家导读】最近,网上关于中外不同育儿方式,讨论比较热烈,特别有位爸爸在《超级育儿师》专题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是一个团队,带一个孩子,外国人是一个人带一个团的孩子?” 是啊,我看见许多家庭的宝宝,在1岁半前,由外公、外婆、保姆、妈妈四个人组成一个全职团队,在家带孩子。我有许多朋友家好像都一样,父母下班回家,也要帮忙带孩子。总之,全家一天到晚,好像都很忙。放眼四周,许多亲戚朋友同事,家里都是采取这个带孩子的模式。 但是,看看人家国外,由于请保姆的费用非常昂贵,而且人家的父母,也不会过来帮忙,并且丈夫,一般要上班,因此,往往只有妈妈一个人在带孩子,特别是人家国外,是没有搞计划生育的。在家带孩子的事,是妈妈一个人在做。特厉害的不是带一个孩子,而是带了一大堆的孩子。 一、为什么在我们带一个孩子效率会如此低? 根据观察,主要有这几个方面导致带小孩效率特别低下: ①我们许多长辈,极少给小孩使用“尿不湿”,导致大量时间消耗在小孩排泄的问题上,在国外,“尿不湿”,基本做到了普及。 ②我们许多长辈,从来不买现成的婴儿食品,一般认为这不健康。这样,小孩的饭,从买菜到做饭,均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③我们整个社会,在公益化程度上,支持力度不够。一旦带一个小孩出门,存在各种不便,基本上,要有两人陪同才行。比如在日本,却有很多公共设施,都充分的考虑到了婴儿的需要,如上厕所,如自动贩卖的“尿不湿”应急,如有各种无障碍设施,如有方便的婴儿车等等。 ④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产生了独生子女一代,便造就了新一代的“小皇帝”“新贵族”,从小到大,均生活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下,导致了孩子做家务的能力非常差。 二、国外和国内是以不同的方式来带小孩的 综观国内许许多多的家庭,有时我真的十分好奇,也搞不明白在国外,同样是女人,为什么能做到一个人带好一个小孩团队?恰好有几位妈妈,在法国呆过,她们解答了我的好奇心。她们介绍了两种带娃方式的经历: 一位说,那时大学刚毕业,还未租到合适的房子时,曾借宿在法国老板家的大别墅,住了好长一段时间,看到法国老板娘,独自带5个月大的宝宝,近距离见识了法国式带娃方式。 这位现在的妈妈说,那段宝贵的经历,对现在如何独自带好娃娃,帮助极大。现在带孩子的方式,和用的孩子产品,大都是从我法国老板娘那里学来的。在巴黎工作生活两年,不同程度地接触了数位法国资深或新手妈妈,一般是由自己带两个或三个孩子。 她说,在国内生了宝宝后,月子里,家人最多时,有妈妈,婆婆,保姆一起照顾,想想这简直是一场灾难,因为,人多意见多,内耗严重。东西,一个人放在一个地方,另一个人要用时,就是找不见。同理,另一个人用完了,别人又要新一轮的问啊,找啊。当时,月子里的我,躺在床上看到家里乱成一团,大家都累得不行,真的,恨不得马上身体好转,由自己带!。 三、国外一个女人带好一个小孩团队的原因 这位法国留学女生说,她生了宝宝后,前前后后接触过同期国内生产的若干妈妈,通通是公婆或保姆,在帮忙照顾,没有自己带过孩子的。以她在法国和国内的亲身经历,以法国为例,因为在法国,比较了解法国情况)结合所见所闻和自已经验,总结出法国妈妈会用各种细致高效的产品,来解放自己七大点: ① 纸尿裤 + 红臀霜 比如国内,家有老人,宝宝屎尿时,就光着屁股,每天要换10次左右衣服,这里面处理屎尿、洗衣服换衣服,花费了非常多时间。特别在换衣服过程,宝宝最容易着凉感冒。若家中老人不在场,我们就用纸尿裤,轻松省时省力。 ② 亨氏的各种菜泥,鱼泥,肉泥 在孩子辅食添加初期,试做过几次南瓜泥、胡萝卜泥,真的特别费时间。可是,家里老人就是喜欢,还给孩子做蛋羹,结果宝宝却对蛋黄过敏。于是,力排众议,因为家里人坚持认为工业产品有添加剂,不能用。我开始给宝宝吃亨氏的辅食系列,这年看到法国老板娘,就是给大儿子吃的,人家大儿子如今8岁了,还特别健康、活泼、聪颖,如果说,有什么不良反应,早就该表现出来了。 ③ 婴儿专用餐椅 在买餐椅之前,家里老人,是一个人抱着孩子,另一个人在喂,赶上孩子不乐意吃,还得再搭上一个人逗,中间孩子抢碗,还会撒了一身一地都是,又要换衣服,又要洗衣服! 用了餐椅以后,孩子很快养成习惯。宝宝一上餐椅,就知道要吃饭,而且餐椅安全地限制宝宝的活动空间,让她乖乖吃饭。 ④ 宝宝围兜 宝宝围兜,能够有效地兜住所有饭渣奶水,无形中减少了孩子换衣服,洗衣服的次数。 ⑤ 安全围栏 + 地垫 + 孩子真正感兴趣且安全的玩具 自己带孩子时,不免要收拾房间等等,需要离开时,就把宝宝放在安全围栏里,宝宝如果不是一直被一大群人围着带着成长过来的,一般不会超级黏人,能自己能玩半小时左右甚至以上。 ⑥ Pansoral 缓解宝宝长牙疼痛膏 + 牙胶 + 亨氏磨牙棒 Pansoral,这个产品,国内妈妈用的非常少,长牙期的宝宝,白天晚上都特别难带,格外缠人容易哭闹,一个人带随时要崩溃,用这个产品,让长牙期的宝宝晚上能睡得安稳些。 ⑦ 婴儿背带 + 婴儿车 自己带孩子出行,靠这两个好产品。国内许多城市规划,还没有充分考虑照顾到独自带孩子出行妈妈的公共设施。确实有些不太方便。 我家附近步行半小时范围内,有医院、超市商业中心和幼儿园,所以独自带孩子出去,还没太受限制。 四、国外家务的机械化便于带好一个小孩团队 在国内,除了带孩子费劲外,做家务也特别费时间。在法国有“洗衣机+洗碗机+吸尘器+超市里卖的各种物美价廉的半成品食物”。半成品食物,如各种意面和酱、半成品沙拉、半成品披萨等,还有各种外卖,这些都是为做家务的妈妈们在做饭方面,全面妈妈劳动力。 这就回答了,国内是一个团队来带孩子,因为这个团队,要买菜,要做饭,要洗碗,要洗衣,通通要占用劳动力。 许多老人,还特别喜欢坚持手洗孩子的尿布什么的,加上孩子的吃喝拉撒,频繁换下的衣服,绝对够一个人整天连轴转地去洗来洗去了。 五、国外父母早早地给宝宝形成规律的生活 法国老板娘,每天给宝宝喂奶喂饭,都是非常有规律的。尤其在睡前,有一套非常固定的模式。每天晚上7点,给宝宝冲个澡,换睡衣、睡袋;7点半喂奶,喂完奶,大家跟宝宝说晚安,妈妈抱宝宝去房间,在床边轻声哼几句歌谣,宝宝就在自己的房间里,在自己的小床上,自行入睡(当时才5个月)一觉到天亮! 形成睡觉规律:在法国,父母晚上到了睡觉的点,宝宝若还不肯睡,依然会把宝宝放到自己的小床上,在房间里关上灯。即使,宝宝在哭闹,也要坚持。这么一两次下来,宝宝就会乖乖到点就睡觉。 法国妈妈早早地给宝宝形成每天规律,做到科学的,有原则地带好娃。形成有良好生活规律的娃,特别好带。仅仅是不需要哄睡,而且一觉到天亮,这一条,就减轻太多妈妈的负担。 形成吃饭规律:法国妈妈到了饭点,宝宝不好好吃饭,妈妈不会追在屁股后面,给宝宝喂饭,要么让这顿饭,隔过去,要么想起吃饭来,只有凉掉的饭,让宝宝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反观国内许多娃娃,从月子里老人带孩子比较多,每次孩子一哭,老人就塞给妈妈喂母乳。其实,孩子有时是要睡,有时是热了,不舒服,有时只是害怕,结果,国内老人统统搞成喂母乳,一方面,没有形成喂食规律,另一方面,没有好好理解孩子需求,而且养成奶睡的坏习惯,导致后来娃娃夜醒频繁,几个月下来,就会累到母亲崩溃。在白天,根本就没有精力来带孩子,一度上必须依靠老人来帮忙。结果,这种恶性循环越来越坏。 国内老人宠孩子,宠到没边际,新手爸妈,有时候很难拗过老人,去坚持育儿原则。再加上家里人多,轮流宠宠,孩子就被宝贝一整天,格外容易被骄纵难伺候,无形之中增加带孩子的工作量。 所以,关键在纠正娃娃的不良睡眠和吃饭习惯。同时,要注意形成每天的生活规律,这样,让娃娃露出天使宝宝的好迹象,就可以一个人带啊! 六、法国妈妈独立+爸爸主动帮忙+社会大气候 我们国度, 80后的这一代新手父母,大多是独生子女,受父母保护干涉较多,加上整个社会的共识,就是应该老人或保姆带孩子,所以,年轻父母半推半就地就把带孩子的责任,推给了自己的父母。 在法国,成人结婚后,父母绝对不会搬来和子女常住,更别说长期帮着带孩子,年轻父母主动加被动地就会承担起独自带孩子的责任。 法国女人,本来就比较能独当一面,特别是法国的年轻爸爸,会主动帮助妈妈做很多照顾孩子的工作,如给孩子喂奶瓶,出门都是爸爸背孩子。 在国内多数是爷爷奶奶帮忙带孩子,新爸爸在自己父母面前尤其不能意识到自己当父亲的责任,相应的如果是外公外婆在,新妈妈也会格外依赖自己的父母。 七、在法国家庭里 孩子就学会照顾小弟妹 在我国多子女年代,哥哥姐姐照顾弟弟妹妹,是非常平常的事。而在独生子女时代,便成了稀罕的事儿。 这位法国留学女生说,曾经有一次在戛纳火车站站台上,看到一个妈妈拖着一个大行李箱,推着一个小婴儿,还带着一个大约五岁的男孩,和一个约三岁的女孩,男孩和女孩还各自拖着自己的小行李箱。其实十分有趣,在法国每次坐火车,都会看到小朋友自己拖着自己的小行李箱。火车临时有变化,妈妈需要站内售票处处理一下,她就交代五岁的男孩照顾妹妹,自己推着最小的婴儿走了。等的过程中女孩等妈妈急得大哭,都是那个男孩抱抱她,亲她的额头安慰她,当时还未婚的我啊,看得心都化了,心想将来我要是生个女儿,一定嫁给一个法国家庭里的老大男孩儿! 在我认识的法国妈妈们,也不是24x7的时时刻刻照顾着孩子,她们一般每周或隔天有若干个小时把孩子送去Nounou(专门照顾孩子的阿姨)家里或者请Nounou来家里照顾孩子,享受一下夫妻二人世界,这点特别欣赏。 当年回国生子,从法国公司离职时,法国女上司特别跟我说:你将成为妈妈,会特别爱你的宝宝,爱得忘了你还是你自己,还是你丈夫的妻子。为了你自己和你丈夫的幸福,一定不要忘了每周抽出至少一个晚上或者半天留给你们自己,享受属于你们俩的时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