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在鼋头渚和蠡园追着樱花看,最后,到了锡惠公园。 锡惠公园 简介1: 以锡山、惠山命名。包括锡山的全部、和惠山东麓、及连接两山的映山湖,锡惠公园把两山合成一园,成为集清幽的山林秀色,众多的文物古迹和舒适的休闲游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园林。 惠山,高329米,周围约20多公里,被乾隆皇帝誉为“江南第一山”的美称。它是天目山的支脉,从东南连绵而来,山有九峰,境蜒似龙,又称“九龙山”。惠山因晋代开山禅师慧照在此建寺,后人就用慧照命名“惠山”。古时慧、惠两字相通,惠山就由此得名。
【一】锡山大门——无锡锡山山无锡 两眼一抹黑地被差头拉到锡惠公园大门口,下了车,才知道此处是锡山方向入口 中国人喜欢在山头宝地建宝塔,一种是佛家浮屠,有时却是风水宝塔,比如:鼋头渚的鹿顶山塔,这里锡山上的龙光塔,也一样是风水宝塔。 锡山和无锡的小故事: 锡山,实为惠山东峰脉断突起处,山高仅75米。相传,周秦时盛产锡矿,故名。又传,秦大军曾在此埋锅烧饭时挖出巨石,上有二句偈语:“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平”。汉时,锡竭,因此,命名此县名为“无锡”——谚称“无锡锡山山无锡”。锡山是九龙山龙头上的一颗明珠。锡山顶上的龙光塔,又是无锡城市的风景标志之一。 龙光塔,耸立于锡山之顶。宝塔别称浮屠,大都为佛门建筑,可龙光塔却不然。关于龙光塔,还有这么一段历史传说:明朝正德初年,礼部大臣昆山人顾鼎臣,游览锡惠胜景后说;“惠山是龙身,锡山是龙头,无锡所以自南宋以来长期无状元的原因,是龙头上无角的缘故。”听了这位大臣的话,人们信以为真,于是后人就在锡山顶上建了一座实心的石塔。此后几十年仍没有人中状元,于是有人又提出“龙以角听,塔中宜空”。因此又在万历二年(1574年),建成七层八角的楼阁式砖塔,并由当时常州知府施观民取名“龙光塔”,寓意龙光普照。
从门口竖着的游园示意图上得出:锡山这一侧,主要以山麓风光为主
【二】樱花和龙山塔 踏入公园,门口就是那棵高大的樱花树。虽是树型高大,花枝繁茂,但毕竟独树难成林,一棵难成势,稍显单薄咯。
还好,往前几步,出现几颗盛放中的樱花树,连成了一小片樱林,配着远处背景的龙山塔,还可以拍拍PP,......呵呵,龙山塔不是无锡的标志之一啊,那么主题可以是:“樱花季的无锡”~~~ 然后,对着高大的樱花树狂拍一通,主题是谓:“漫天樱雪”
不是所有的樱树都开得那么繁盛,往前走几步的小池塘边,这一棵早樱明显稀稀拉拉的了...,往下看看,花落池上,倒是飘零感的很呀
【三】一路拍花儿逛公园儿 当然,这花季的公园,应季的美丽可不止这樱花树了 小广场上,有嘎嘎嬉笑喂鸽子的少女:
还有粉艳的垂丝海棠、桃花:
犹如一支支冲天小火炬般的朱砂玉兰:
平时见惯了白色正红的山茶花,在这里找到了好几处诱人的异色茶花:
还有一头驻守在水边牌坊的小狮子,神情寞落:
【四】樱花的收尾,题外话 走过了那池湖水,走过锡山惠山之间一处停车场,呀!居然,停车场是被两排高大樱树包围着的,高大的樱花树正开得灿烂,好美呀!
只是,在自家时,白衣素裳又易凋谢的樱花未被人识,倒是漂洋过海来到日本,被善于应用“拿来主义”的日本民族,发现了樱花遍种时虽短暂却极其灿烂的美丽。于是,樱花被赋予了日本民族的精神,并被尊为日本国花——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该果断离去,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很干脆,被尊为日本精神的象征。 樱花绽放时很绚烂,但花期却很短,一朵花从开花到凋谢只有七日之期,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不过16天左右,形成樱花美而易落的特点,也正是这一特点才使樱花有这么大的魅力。被尊为国花,不仅是因为它的妩媚娇艳,更重要的是它经历短暂的灿烂后随即凋谢的“壮烈”。 在日本语中,“樱时”就是指樱花盛开的时节,也就是春天。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定为“樱花节”。每年一到樱花时节,人们的注意力忽然间便集中到赏樱上,其他一切仿佛都不重要了,无论是电视还是广播、网络,各大媒体在这时候都竞相报道本地樱花花开的新闻。人们带上亲属,邀上友人,携酒带肴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一边畅饮,一边陶醉在漫天飞舞的“花吹雪(はなふぶき)”中,是日本人一年里最心仪的事情。
to be continued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