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晏公街:大神制服扬子鳄

 我是明月 2014-04-21

历史地理

晏公街:大神制服扬子鳄

前两天我在人民南路一带闲逛,快要走到一德路时,突然看见一条东侧有一条窄窄的小街。脑中灵光一闪,没准这就是我在《广州城坊志》中看到的晏公街呢。我找路边执勤的警察一问,果然是晏公街无疑了。不过,看着两旁不起眼的小商铺和不远处吵吵嚷嚷的服装批发市场,想想一两百年前“一阙荔枝香,听玉笛吹来,遍传南海”的繁华盛景,内心难免又泛起几丝淡淡的忧伤。

我们知道,明清时期的西关一带是全城数一数二的商业旺地,所谓“犀象如山,花鸟如海”,一点也不夸张。由于全国各地的商人都来广州发财,同乡相聚既是情感需要,更是扩展人脉的不二法门,所以西关一带会馆林立,其中,颇有影响力的浙商会所就位于晏公街,当时叫做武林会馆,用《广州城坊志》里的话说,“杭人之商贾于粤者,恒集其中”,浙商有钱,短短一条晏公街也是一派富丽堂皇,再加上不时有江南丝竹缭绕,常使行人不自觉地以为自己身在杭州,地方志也因此出现了“一阙荔枝香,听玉笛吹来,遍传南海;双声杨柳曲,问金尊把处,忆否西湖?”的诗句,时隔两百多年读起来,似乎还能闻到一股富贵温柔乡的气息。

读者你看,我说了半天晏公街的威水史,却还没说“晏公街”这个地名的来历呢。“晏公街”自然以“晏公”得名,那这个“晏公”究竟是谁呢?其实,他不是人,却是个神,而且还是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粘上关系的大神。据《广州城坊志》记载,明朝初年,这里附近一带的江堤经常崩溃,官府修了几次,都不见效果。有一天,地方官正在江边发愁时,有个仙风道骨的老渔夫飘然而至,告诉他们说,江里有扬子鳄作怪,要先把它捉住,才能修得成江堤。接着,老渔夫细细传授了钓鳄大法,人们依计而行,果然捉住了一条硕大无比的扬子鳄。当地方官追问老渔夫的名字时,对方只答了句“姓晏”,就飘然不见了。江堤修成之后,地方官向朱元璋汇报了这件事,朱元璋突然想起自己曾经坐船遭遇大风,差一点翻船,也是一位自称姓晏的老者出手,将船拉至岸边。看来,这位晏公真是大神无疑了,于是,朱元璋下令为他建造了一座祠堂,而传说中珠江边这位大神出没的地方自然也就被人们称为“晏公街”了。

拿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晏公的故事颇有几分荒诞的成分,但如果我说,这个故事背后,其实有很多坚持与灾害抗争,并想出种种办法驯服水患和恶兽的能工巧匠模糊的身影,而口口相传的故事,不过是人们下意识的纪念方式,你会不会觉得有几分道理呢?要知道,很多神话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起源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