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科院高福教授Science直击H7N9流感

 千岛花园 2014-04-21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教授发表了题为“Influenza and the Live Poultry Trade”的社论,针对禽流感,以及与其相关的家禽市场管理进行了论述,指出科学研究证明了活禽市场与流感传播之间的关联,关闭活禽市场势在必行。 
  
  2013年2月开始,我国长三角地区暴发了由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引发的严重疫情。去年3月31日至7月28日,全国共有13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报告,其中45例死亡。这种病毒“销声匿迹”约3个月后,去年12月至今,H7N9又开始“活跃”,目前江苏、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都有报告H7N9新发病例。
  为此Science杂志特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教授发表了题为“Influenza and the Live Poultry Trade”的社论,针对禽流感,以及与其相关的家禽市场管理进行了论述,指出科学研究证明了活禽市场与流感传播之间的关联,关闭活禽市场势在必行。
  近年来,禽流感已经成为一个人们闻之色变的敏感词,早在1878年,意大利发生的鸡瘟被认为是第一次有记载的禽流感爆发事件,所幸只在禽鸟中传播并不威胁人类安全。1918年,全球出现大范围感染人类的所谓西班牙流感(可能是由与H1N1密切相关的甲型流感病毒引起),波及了当时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历史上爆发过的最为严重的流感。
 
  总体来看,从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高致病性H5N1感染人的报道,到2003年高致病性H5N1逐渐形成全球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估算约50%—60%的被感染者最终死亡。
在出现禽流感疫情的同时,不少科学家注意到了家禽市场对于这种病毒的传播,变种的帮助。在中国,这种活禽市场存在已久,从小村庄到大城市,不同禽类的聚集和贩卖都是我们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近年来禽流感病毒的流行令我们对于这种方式产生了警惕,比如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目前我国80%以上的H7N9患者感染都是在活禽市场上出现的。广东省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也显示,养殖户家里的禽类H7N9检出率是百分之零点零几,而市场活禽的检出率是2.6%,增加了100多倍。
 
  至2014年4月8日,全国已经确诊了258例H7N9病毒感染病例,99个死亡病例,这相比于去年增加了差不多一倍的比率。这也是意味着在下一个感染季节来临之前,我们必需对这种病毒的传播方式进行严密控制。
 
  科学研究证明了活禽市场与流感传播之间的关联,这也就意味着在发现其他有效防止病毒流行的方法之前,必须关闭活禽市场。这也是从一个方面阻止流感病毒演变成可以人际传播的一种有力手段。

  高福教授长期从事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领域研究,尤其是在病原与宿主的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和原创性工作。近年来他的研究组围绕禽流感病毒也展开了许多方面的研究。
 
  近期这一研究组还在Lancet上发表文章,指出两个感染人类的新流感病毒H7N9和H10N8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源自于鸭子的血凝素(H)基因,和源自于野生鸟类的神经氨酸酶(N)基因。人们往往认为禽流感病毒是从野生鸟类传到家禽,然后再感染人体的。然而,绝大多数野生鸟类的流感病毒会在家禽体内死亡,难以对人类造成威胁。
 
  H7N9和H10N8病毒都具有家禽H9N2病毒的元件,而H9N2在中国和东亚地区非常普遍。系统发生学分析显示,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与H9N2发生了内部基因的重配。研究人员认为:对于源自于野生鸟类的禽流感病毒来说,携带H9N2的家禽相当于一个孵化器。因此杀死携带H9N2的家禽,将是阻止人类被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文章呼吁人们关闭活禽市场或者对这些市场进行周期性的彻底消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