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家警告“麦锈病”已由非洲转向亚洲等地

 至行者 2014-04-21

小麦是仅次于稻米的全球第二大主要农作物,为全球人口提供近两成的卡路里,但麦锈病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急剧蔓延,对全球小麦产量造成威胁。

  据香港《文汇报》4月21日报道,小麦是仅次于稻米的全球第二大主要农作物,科学家警告,被称为“农业小儿麻痹症”的麦锈病已由非洲蔓延至南亚、中亚、中东和欧洲等地,造成灾难性破坏。研究发现,引发麦锈病的真菌近年急速变种,传染能力和范围都有所增加,威胁全球粮食供应。

  据报道,麦锈病1950年在北美洲肆虐,摧毁当地小麦多达四成,各界后来投放大量人力物力研发抗麦锈病的小麦品种。然而这未能防止乌干达1999年麦锈病出现大规模爆发,肇事真菌的变种速度更为科学界响起警号。英国植物学家按当前情况估计,非洲有九成小麦品种正受麦锈病威胁。

 麦锈病亦蔓延至其它地区,去年德国发生逾50年来首次麦锈病爆发;同年11月波及埃塞俄比亚,当地农夫有五至七成小麦失收。科学家怀疑全球暖化是麦锈病快速蔓延的原因之一,因为真菌中两个变种对较暖温度的适应力强,令麦锈病得以蔓延至以往相对安全的地区,例如北非和南亚。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科学家霍德森把麦锈病比喻成“山火”,其可怕之处在于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范围伤害。致病真菌生产的数百万颗孢子会随风飘散,而每一颗均具有传染性,使得麦锈病快速传播。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专家迪逊斯利促请资源较充足的发达国家,带领发展中国家对抗麦锈病。

  各国为应付麦锈病都加紧进行研究,其中英国正尝试将野草或大麦的抗麦锈病基因移植到小麦,制造出对麦锈病免疫的小麦品种,这样做的好处是可避免使用化学杀菌剂。英国剑桥大学亦利用数学模型,尝试计算和预测麦锈病的传染途径、规模和所需时间,让有关方面能及早防范,减少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