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中国的古代嫔妃制度

 jone8863 2014-04-21

人们常常习惯以后宫佳丽三千人来形容古代的皇帝嫔妃之众,有人认为这与诗人的“白发三千人”同为一种夸张之辞,但事实上,后宫佳丽三千人有时候也并非过甚之辞。就以唐代的唐玄宗为例,看看皇帝后宫到底有多少人。我们可以将当时有地位的后宫女性列成一个表如下

皇后

四夫人:贵妃 淑妃 德妃 贤妃(以上正一品)

九嫔: 昭仪 昭容 昭媛 修仪 修容 修媛 充仪 充容 充媛 (以上正二品)

二十七世妇: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八十一御妻:宝人二十七人(正六品) 女御二十二人(正七品) 绥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正一品是与宰相相匹敌的高官,以上所列举为地位比较高的嫔妃,是当然必须所备的,此外还后女官,侍女,针女,粗工等,并且后宫的炊事妇与杂用差遣的妇女比较多。

掖庭局:专管宫人的人事

宫闱局:专管宫内之秘书事务,或者掌扇,当差等工作

奚官局:专管宫人的疾病,死亡之事 

内仆局:专管宫中灯烛与金银的调度

内官局:专管宫中会计,仓库,出纳等事情

格局设令,丞为正副主管,五局之外,设有相当于宫廷内务的办公场所,其名称与人员则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在唐代为内侍省,设有内侍(长官)四人,内常侍六人,内谒者监六人,内给事六人,谒者十二人,典因十八人,寺伯二人,寺人二人,以上职务都由宦官担任。

在唐玄宗之开元,天宝时代,长安的大内,大明,兴庆三宫,与皇子十宅院,皇孙百孙院,与东都(洛阳)的大内,上阳两宫等合计有四万人,而掌管服侍宫女的太监,其中为上中级的皇衣有三千人,后宫职务的朱衣有千余人,纵观上述,后宫佳丽三千人,果然不足为虚。

根据历史的记载,后宫多设嫔妃之风尚,并非始自唐朝,其实自古早已有之。

三皇五帝中的黄帝据传有四个后妃,舜则由三位夫人,递至夏禹,则增为三倍。是为九人,后来又增至十二人,夏亡后,商汤又扩增为十二人制,再增加三九二十七人,和为三十九人。

到了周朝,乃在皇后之外设了三夫人,九嫔,并设三九二十七位世妇与九九八十一个女御,三夫人以下分为五个阶级,合计百二十人,并定为制度,此种制度天子在朝廷上设有三公,九卿,二世大夫夫,八十一元士的制度是互相对应的。天子治外听政,皇后则治内,内外和顺天下乃得之。至于唐的嫔妃制度,则是上述制度的扩张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