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手车交易的“江湖”水深几许

 竹木云 2014-04-21

  然而,二手车的车况参差不齐,挑车全靠眼力和经验判断,非专业的消费者稍不留神就会掉进卖家的“陷阱”,难免吃亏。那么,二手车交易里究竟有什么猫腻?怎样才能挑到一辆满意的二手车?为此,记者实地走访了二手车交易市场,请来业内人士指点迷津。

  
读者反映:7万元买来一辆事故车

  市民林先生打算买一辆二手车,在二手车市场里兜一圈,眼都看花了,听着各种介绍,总觉得不靠谱。于是,他决定找一个转让二手车的个人卖家交易。没想到,一不小心惹来了大麻烦。

  4月3日,林先生在58同城网站上看到了一则二手车转让信息。“福特福克斯,三厢,1.8自动挡,高配,开价7万2。”林先生眼前一亮,立马联系了这位姓陈的车主。对方表示,自己是生意人,需要换一辆更高档的车,因此打算尽快转让旧车,车辆从未出过大事故,价格好商量。询问了具体车况后,林先生急着想看看车。但是,对方称自己在镇江扬中新开了一家超市,目前人和车都在镇江,如果想看车,就得辛苦跑一趟,由他负责报销来回车费。由于对车辆和价格都十分满意,林先生当即决定前往镇江看车。

  赶到镇江简单看车后,双方讨价还价,最终决定以6.9万元的车价成交。由于车辆是苏州牌照,需要在苏州过户。当天,林先生搭卖家的车回苏州,途中发现安全气囊的警示灯亮起。对方解释说,这是小问题,去4S店修一下就可以。

  回到苏州后,林先生与卖家约定过户时间。然而,当天对方一直以“没时间”为由拖延,直到下午4点才赶到车管所。“本来,我想查查车辆的保险记录和维修记录,再试驾一次,但是当时太晚了,车管所都快下班了,只好匆忙办理了过户。”事后回想起来,林先生认为,这是卖家故意耍手段。

  拿到车的第二天,林先生兴匆匆地开车出门,却发现车辆有问题。“气囊灯一直亮着,开起来有一冲一冲的感觉。”去4S店一检查,林先生傻眼了,“不但安全气囊有故障,变速箱和发动机也得维修。”再一查维修记录,这辆车曾经出过大事故,维修费用高达4万元。4S店工作人员的判断,这辆车属于事故车,转让价应该在5万元左右。

  发觉自己上当后,林先生找卖家协商了好几次,但是由于没有买卖合同,一直无计可施。最后,对方干脆不接电话了。目前,林先生只能通过去法院起诉来解决此事。

  
专家指点:二手车交易常见猫腻

  类似林先生的遭遇,在二手车买卖中时有发生。那么,如何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看清楚其中的各种陷阱?为此,记者走访了二手车交易市场,并请一位有着近二十年二手车买卖经验的业内人士帮忙揭穿几大常见陷阱的真面目。

  
陷阱一 事故车“整容”瞒天过海

  在驰云路上的二手车交易市场里,各种品牌的二手车随处可见。一辆外观很新的红色大众速腾上挂着“低价出售”的牌子,车辆的情况却并没有标明。问起具体价格,车主很热情,“车价8万,1.6排量手动挡,带天窗,2009年上路,车辆很新,连划痕都很少,只开了8万公里。”记者仔细观察了车辆,光从外观上确实看不出任何问题,就连内饰都像新车一样。那么,低价出售的原因是什么?卖家一再强调,绝对不是事故车,只不过是急着卖而已。

  记者在市场里转了一圈,几乎每个卖主都承诺“绝对无事故”。在一家二手车店门口,还打出了“零利润促销,无事故,无质量问题”的宣传口号。

  “事故车冒充好车,这是二手车交易中的一个大陷阱。”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事故车指的是换过大梁、维修过刹车系统、泡过水等车辆,这类车辆故障及时维修过后,仍然会对车辆的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价格与正常的二手车要相差很多,卖家可能通过车辆“整容”后,以次充好,按照正常二手车的价格售出,不但对买主带来经济损失,还为日后行车埋下了安全隐患。

  
陷阱二 修改里程数成“潜规则”?

  在二手车交易市场里,记者前后看了五十几辆车,几乎每辆车前都有一块写明车辆信息的牌子,但是在行驶里程一栏绝大多数都是空白,只有两辆车写明了里程数。其中,一辆外观比较旧的面包车注明里程数为8万公里,而一辆大众尚酷的里程数只有400公里,引来很多买车人的注意。

  一位卖家向记者推荐售价11万元的雅阁,在介绍车况时却根本不提里程数。当记者特意询问时,卖家颇为神秘地回答,“里程数不准,根本不用看,只要看车况就可以了。”

  “修改里程数在行业内几乎成了潜规则,苏州市场上绝大部分二手车都被改过里程数。”业内人士介绍,对于懂行的人来说,评估二手车价格时并不看中里程数,主要还是看车况。不过,面对普通消费者,卖家修改一下里程数,车价就能喊高很多。而且,修改里程表很简单,又不易被察觉。但是,修改里程表也容易带来安全隐患。例如,将一辆接近报废的车辆里程表改小,驾驶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高速行驶,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陷阱三 买卖协议含糊不清楚

  除了二手车交易市场外,网上个人转让二手车的信息也很多。记者随意挑选了几个车主询问,大多数车主的转让理由是“想换辆新车”、“急用现金”等。当记者提出要签订转让协议时,大部分卖家都含糊其辞,有的干脆说私下买卖不需要签协议,有的则推说可以找一家二手车交易公司代办。

  “二手车买卖协议很重要,如果含糊不清或没有协议,一旦出事,买家只能吃哑巴亏。”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很多二手车商会冒充个人卖家,在网上发布转让信息,博得买家的信任,其中很多是异地的商家,买卖的车辆也是异地车,而异地车的保险、理赔、维修等信息查询起来比较麻烦,如果针对这些信息的条款没写清楚或根本没有买卖协议,消费者可能会因为证据不足而无法维权。

  因此,业内人士建议,二手车买卖协议一定要写清楚相关条款,对于有疑问的信息,需要加注特别条款明确责任。

  
知识链接:如何挑选二手车

  【外观】

  外观上先仔细察看车漆是否有色差,有无刮痕;注意翼子板、车门下边缘、轮罩等区域的锈蚀情况;橡胶密封件边缘处的油漆是否有残渣;检查前盖、车门及周围边框的间隙是否均匀;试试车门开启是否灵活,关门是否能一步到位。

  【内饰】

  座椅表面应清洁完好,无破损、划伤。掀开地板垫,检查车室及行李箱内是否有被淋湿、发霉的痕迹。如果座椅或地板垫有受潮迹象或霉味,可能是“泡水车”。

  【发动机】

  先打开发动机罩,检查内侧是否有二次烤漆的痕迹。然后,查看发动机的外观,识别漏油、漏水的痕迹;启动发动机,观察排出气体的颜色。若是半透明的淡灰色,说明发动机状况良好; 如果排出的气体是黑色的,则说明发动机存在问题。

  【试车】

  试驾时,正常车辆的悬挂系统应该无异响和渗漏,在行驶中不会有抖动、摆震的现象;在制动时,也不会出现跑偏,且转向平顺无异响。

  【保险、维修记录】

  购买二手车前,要仔细检查车辆的保险记录和4S店的维修记录,在买卖合同写清楚车辆的相关状况及出现问题后的责任承担,以便日后维权。(编辑:心武)
苏州房产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