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识:
△篱落久荒芜,秋来野兴孤。多君念岑寂,数本遣茱萸。紫气函关色,黄金汉屋涂。对之饮醇旨,何异醉当垆。近作似笠湖兄。张凤翼。
△主人畨是客,不信一钱无。頼有金龟在,烦君付酒垆。右朱十六见过即事一首,似笠湖契兄,张献翼。
△花月留人湖上山,春风十日此柴关。闲身不似浮云好,南北峯头去复还。周天球为笠湖兄书。
△雪晴骑马踏平芜,二月春风入旧都。柳色未藏高座寺,莺声先到莫愁湖。送人游金陵作似笠湖兄丈。王穉登。
此书法扇面为金笺扇面,是晚明吴门四大文人张凤翼、张献翼、周天球、王穉登各自书写在扇面上的唱和诗文,既是四人交往的实物见证,又是他们诗文和书法的重要作品。在明代李日华、郑琰的《梅墟先生别录(上、下卷)、周履靖的《夷门广牍》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都录有这几位文人唱和的诗文。古人将此类文人共同唱和的作品称之为贤文,如三人称三贤文唱,四人则称四贤文唱。此明代四贤文唱之作,为同一上款人“笠湖”而作。“笠湖”何人,尚待考。
四人中的两人张凤翼和张献翼是兄弟俩。张凤翼(1527-1613),字伯起,号灵虚,别署灵墟先生、凌虚先生、冷然居士,其书斋自号处实堂、阳春堂、敲月轩、句注山房等。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嘉靖四十三年(1564)举人。为人狂诞,擅作曲。与弟张燕翼(1543-1575)、张献翼(1534-1604),并有才名,时人号为“三张”。张凤翼著有戏曲《红拂记》、《虎符记》等,诗文集有《处实堂集》八卷,及《梦占类考》、《海内名家工画能事》、《文选纂注》等。
张献翼(1534-1604),字幼于,很早就有很高的名声,在其二十岁时结识了当时的文豪王世贞,并为王所欣赏。在当时文人看来张献翼的才华在其兄张凤翼之上,但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张凤翼与弟张燕翼同中举人,而唯独张献翼落榜。据说是因为主考怕引来非议,就故意裁掉一个,于是张献翼就成了牺牲品。这次落榜对张献翼的打击很大的,影响了他此后的人生。他行为放荡不羁,言行诡异,打扮妖艳,自称有“犬马之性”,其怪诞的行动一直延续到其生命结束。张献翼著作,有《文起堂集》十卷,《纨绮集》一卷,及《读易纪闻》、《读易韵考》等,均《四总库目》并行于世。
周天球 (1514-1595),字公瑕,号幼海。江苏太仓人。随父亲迁徒吴(今苏州),师从文征明,工大小篆、隶、行、楷,文征明曾称赞他:“他日得我笔者,周生也。”又擅画兰花,得郑思肖法。间作花卉,自具风格,有出新之妙。
王穉登(1535-1612),字百谷。先世江阴人,移居吴门(今苏州)。嘉靖末年入太学,万历时曾召修国史。他入文征明门下,主词翰之席三十馀年。工书法,真草隶篆皆能,世称王穉登为吴门派之后劲,是吴门派末期的代表人物。
四人中,周天球最年长,也最早卒。据此判断此扇创作时间应不晚于1595年(周天球的卒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
扇上有一鉴藏印“秘晋斋印(朱文)”。秘晋斋是爱新觉罗·载治(1839-1880)的室名。载治的曾祖父是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祖父是永瑆的第二子绵懿,父亲是绵懿的第三子奕纪。载治喜收藏,亦能书画。 在国宝《平复帖》上就有“载治之印”及“秘晋斋印”这两方收藏图章。由此可知此明代四贤书法合扇曾被清代亲王载治收藏。

成亲王永瑆的书法扇面
成亲王永瑆(1752-1823年),),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永瑆楷书学赵孟頫、欧阳询,小楷出入晋唐,其书法用笔俊逸,结体疏朗,风格典雅。行草书亦纵逸深厚,颇具风采。博涉诸家,兼工各体,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此扇面上面所书为的九成宫醴泉碑铭节选,录文如下:大道无名,上德不德。元功潜运,几深莫测。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靡谢天功,安知帝力。杂还景福,葳蕤繁祉。云氏龙官,龟图凤纪。钤印:成亲王(白文)、诒晋斋(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