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虫山生态公园现已建成野营探险区和登高揽胜区及游客接待中心等几大景区,在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和植被的前提下,优化整体环境,突出特色景观,自然野趣和自然景观,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娱乐、健身、休闲等需求。 公园入口区,设置了墙景、墙柱、双胞亭、停车场及水景等园林景观要素。入口区的主游路两边栽植了麦冬、鸭脚木及扁竹兰等地被及灌木,面积达4579平米,丰富入口区道路的景观立体观感,结合入口区的水景,让游客对公园有了感性的认识。入口区的墙景上刻写了长虫山导游图及长虫山公园的传说,让游客对公园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双胞亭及100平米停车场满足了游客休息的需求。 沿着公园内的主游路从入口区往野营探险区及其他景点的路边种植了约6000棵各种乔木,乔木种类为广玉兰、樱花、黄花槐、杜英、香樟、乐晶含笑等品种,丰富了公园内的树种,提高了公园内植物品质。各种景观节点的木亭周边,还搭配了各种层次的植物,小游路周边1米的路沿,还种植了各种花草品种。公园内的野营探险区,结合原有地形,建有木屋六间,面积为400平米。六间木屋风格迥异,布局合理,结合野营探险区原有的溶洞景观,给游客提供了非常好的野营探险活动区和休息区。野营探险区栽有塔柏、杜英、合欢、无患子、桂花、红叶李等各类乔木约3000棵,极大的改善了原有的单一植物品种凤凰树的缺陷。野营探险区还建有30平米的六角亭,该亭地处山林间,由一条小游路连接主游路,给游客提供了一个非常幽静的休息区。公园内的登高揽胜区,由近2000米的小游路连接环绕山体而建,游路旁的圣诞树,密而高大,给游客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氧吧。 登高揽胜区内的游路,蜿蜒而曲折,给爬山健身的游客提供了非常好的场地。游路旁,放置有休息椅及石桌,满足了游客休息、娱乐的需要。到达游路的最高点,远眺是山脚下53平米的天然草坑,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公园内的游客接待中心,建有近200平米的木屋接待中心及利用原有喀斯特地貌建成的园林景观。该园林景观节点,利用原有的地形,加以修饰、整理,并种植上各种大小乔木及灌木地被,打造了一个立体景观石景。该节点处的景观处理都采用原始生态的做法,路沿都采用原有山上的小石块堆砌而成。长虫山生态公园的建设,充分利用原有地形,体现出生态公园中的“生态”两字,公园内的建筑多为木制结构,如木屋、木亭、木垃圾桶等。公园内的道路也没有修筑成水泥路面,而是采用砂石做配路面,希望公园达到生态、自然的景观。” 沿新修建成的土路进入到公园,门口树立一块石碑,上边刻写《导游图》及《长虫山的传说》——“长虫山,位于昆明坝子西北部,海拔二三四五·八米。因其蜿蜒盘旋六百里,形似一条长蛇故得名于“长虫山”。从前的长虫山,到处古木苍天,蔽日遮荫。春天来临,山花烂漫,附近村落的人们到山上可以采摘野花、蕨菜等食用。夏天,长满各种野生菌,随处都可以采拾。秋冬之际,枯藤野草可以做山下村落人家的燃料,又能做牲口过冬的饲料。山脚下泉眼多不胜数,出水量大,水质甘甜,冬暖夏凉,比较有名的有二眼,一处为白龙谭,另一处为蓝龙谭。昆明著名的土生鱼种金线鱼,大多产于这两眼龙谭。每年春末,在山肚中越冬的金线鱼随龙谭水而下,经盘龙江游到滇池交配、产卵、秋末冬初,长大后的金线鱼又经盘龙江溯流而上,泗游到山肚中越冬,年复一年。这时的金线鱼每条都有二、三两重,味道鲜美,是人们宴客,馈赠亲友的无上佳品。人们为能吃到金线鱼而不惜花费重金,并为此而津津乐道。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长虫山常年云遮雾罩,谁也没有见过山顶,也没有人爬上去过,根本不知道究竟有多高。山腰的仙人洞中住有一位得道的长虫道人,后来云游到了西山,见西山倚滇池而立,壁立千仞,险不可攀。长虫道人知道山上必有高人,遂登上西山,寻访到龙门的赤脚道人与赤脚道论法。两位高人都认为自己法力高强,自己居住的山峰比对方的高,互相都说服不了对方,相持不下。于是两人商定,第二天请天庭的托塔李天王作证,比一比输赢,看是谁的法力高强,谁居住的山高,输的一人为对方做三年杂役,期满后离开昆明坝子。长虫道人觉得自己法力高强,居住的山比对方高,于是放心地倒头大睡。龙门的赤脚道人不是很有把握能赢得了对方,连夜赶到天庭借得天蓬元帅猪八戒的九齿钉耙。驾云来到长虫山,面朝南边站在石门坎,口中喊一声“长”,立时变得身高万丈,举起九齿钉耙,奋力向山顶抓去,只听得山崩地裂地一阵响声,高耸入云的山峰顿时被抓下去数百丈。赤脚道人这才放心地扛起九齿钉耙,甩下一把汗水,驾云到天庭归还天蓬元帅猪八戒的九齿钉耙。第二天,长虫道人到长虫山一看,见山也崩了,洞也埋了,只得认输。石门坎赤脚道人站过的地方,踩下了一对好几尺长的脚印,一个踩在石头上,一个踩在泥地上。泥地上的脚印经千年百年来雨水的冲刷,现已不存在,踩在石头上的脚印就保留了下来。说来也巧,赤脚道人甩下的汗水,刚好落在石头上的脚印里,变成了一汪清泉,泉中脚掌大拇指的位置上长出了一株仙草,仙草不死,泉水常年不干,也不会溢出脚印。据说这株仙草后来被法国传教士偷偷采走,清泉也随之干涸。赤脚道人留下的脚印,至今仍留在石门坎,被后人称为仙人脚迹。 长虫山主峰到石门坎一带山顶至今仍是南北向的沟条状石峰,传说就是被赤脚道人用钉耙抓出来的。长虫山主峰下朝东边的朝阳庵,传说建于大理南诏时期,庵中常年香火不断,宾客络绎不绝,明朝云南黔国公沐天波的夫人曾在庵中修行明德。之后,清兵进入昆明,在庵中抓住沐夫人,想以此要挟黔国公降清。沐夫人跳崖自尽,清兵恼羞成怒,遂举火将朝阳庵焚毁,遗址至今尚存。后人感于黔国夫人气节,在其跳崖处刻石“黔国夫人殉难处”以纪念之。” 进入公园之后可以看到,长虫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山坡上怪石嶙峋,有的锋芒毕露,有的白似积雪。石间碧草连天,野花争艳,让人感叹自然之造化。脚下红砂石铺砌的游路边洒满七彩波斯菊。小路将人带至滑草露营区,这里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天坑,在四周高耸群山的包围下,这里像一个聚宝盆。齐膝深的野草将大地包裹得严严实实,空旷的原野上唯有满眼的绿色袭来,朝远处大声呼喊回音悠扬。长虫山的风景林区也是特别茂密清幽,有“劳模林”、“税务林”、“青年林”、“文明林”、“地税林”等等,在林间徐徐漫步,微风吹拂,花海荡漾,那个惬意啊!不一会来到一处开阔地带,人工修建的几座树屋依山而建,可乘凉、打牌。山洼中是另一个天坑,更奇的是在天坑的一偶竟有一个天然溶洞,洞虽不大但洞内凉爽怡人,水滴石穿。山里还建盖了游客接待中心,设有多个泊车位。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山顶,赶上周末,拌点凉米线到这里吃顿野餐,赏赏风景将多么爽快。 “虚凝玉佛寺”,原名“虚凝庵”,其简介如下:“虚凝玉佛寺,原名虚凝庵。是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前建于昆明岗头村西蛇山上的一座道观,传说是杨升庵读书和讲学的地方。一九二七年,在当时的云南省委书记王德同志的主持下,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曾在这里的庙后山林中秘密地召开了一次干部会议。这次会议的参加者,有在昆明的以及各县来的地下党员干部八十多人,会议上传达了中央的‘八七会议’精神,分析了全国全省的形势,提出了斗争方向,开展起全省的农民运动及各项工作,所以:虚凝庵早在文化大革命前,就成为了我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伟大的共产党的领导下,现在,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右营办事处所属六个生产社的广大群众,以及来自五湖四海崇善佛教的皈依弟子和众善信士,为了纪念老一辈革命先行者的丰功伟绩,自愿以集资和捐功德来酬集资金,开始恢复被文革毁坏的原虚凝庵,现改名为虚凝玉佛寺,特此铭石纪念。虚凝玉佛寺 二〇〇〇年一月二十八日”。 长虫山线路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