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梨花怒放香如雪

 徐凤林 2014-04-28

梨花怒放香如雪

    【图文/徐凤林】梨花洁白、味清香,淡雅而不铺成,明丽而不浓郁。果子素有“百果之宗”的美誉。它和苹果、橙子并称为果霸,深受世人喜爱。每年春季,因南北气候差异,各地梨树的花期也各不相同。在塞外承德,五一前后的暮春才是梨花盛开的季节。

    每年的这个时候,遍布在山野沟壑、村前院落的一树树梨花,犹如一夜春风吹遍,争相怒放,香溢满天。梨花之美,美在其白。梨花之白,白如润玉。正如宋朝大文学家黄庭坚在《次韵梨花》中所言“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小小的梨花,因其洁白如玉,清香淡雅,不染风尘。从古至今,有无数文豪墨客为它挥笔泼墨。如诗仙李白的“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陆游的“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又如金元时期的大诗人元好问“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春色惜天真,玉颊洗风露。素月谈相映,肃然见风度。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孤芳忌太洁,莫遗凡卉妍”在他的笔下,梨花就是天真如玉的少女,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散发着淡淡的雪香,令人朝夕暮想,心驰神往。

    梨花是如此之香艳美丽。然而,在此之前却没有引起我太多的注意。我从小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农村。那一树树的梨花,也许是因为朝夕相处,日子久了,便觉得习以为常,在我的印象和心目中,这静如玉女般的梨花也只是梨花而已,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对梨花的喜爱,缘于今年“承德市首届梨花节”的举办。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改善,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承德这块风水宝地,不但有闻名于世的“避暑山庄”,还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适宜、阳光充足、雨水丰沛,昼夜温差大等特点,极其适合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盛产于承德的的果品有苹果、板栗、杏仁、大枣、山楂和百果之王的梨子等数不胜数。位于承德市区南郊的崔梨沟,在其方圆十三平方公里内,就有果树60余万株,其大多为梨树,遍布于各家各户的门前院落和山野沟坡1.JPG

            崔梨沟的梨花   

    “承德市首届梨花节”就在崔梨沟举办。今年五一节这天,我开着自己的宝马“面包车”和岳母、妻子、女儿及女儿的婆母一行五人,来到了崔梨沟观赏梨花。当车子进入梨树沟以后,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树树的梨花,正在争相怒放,洁白如玉,甚是壮观。停好车子,近而观之,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花蕊吐絮,蜂觅期间。微风徐来,清香淡淡。

    置身在这梨花盛开的环境里,喜悦的心情就像这盛开的梨花,心花弄放,情不自禁、浮想联翩,脑海中不时浮现出梨花和梨子的一些故事来。

    遍布各地的梨子有二十多种。在承德当属酸梨最多。酸梨的树龄很长,有点长达一二百年,树高十几米,树冠大而圆。酸梨树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刮树皮。刮了皮的梨树结出的梨子皮薄、肉细,口感好。梨树喜阳,长在阳坡上的梨树,因为照射的阳光多,梨子中含的糖分也多,吃起来甜酸可口。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每到秋季梨子快要成熟时,便约上两三个小伙伴,拿上镰刀、鞠绳,偷偷地钻进长有梨树的山里砍柴,为的是能吃到生产队还未下树的梨子。那时年少,牙口也好,在梨树下,光吃酸梨也能吃个饱。这些都是儿时的趣事了。

    梨子不但好吃,还有药效功能。生吃能清热化痰、泻热止渴、清六腑之热;熟吃能生津润燥、润肺镇咳、养血生肌、滋五脏之阴。这又让我想起了母亲蒸制的糖梨膏。在过去的那个年代,得了风寒感冒,没钱买药,母亲就把平时藏了好久的梨子拿出几个、放一点白糖,上锅一蒸,蒸熟以后,连汤带水,又酸又甜,吃下以后,咳嗽还真就减轻了。

    “梨”“离”同音,一般不两个人吃同一个梨子。在我家就是这样。再大、再好吃的梨子,都是一个人独享,爱妻从不让我和别人分而食之。关于梨子的故事,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时期的大文学家。在他四岁的时候,家里来了很多客人。母亲让他给客人分梨。孔融按着长幼次序把梨分给了大家,自己留了一个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有低,人有老有少,尊敬老人、长辈,是做人的道理!”

    还有一次,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们。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礼让在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融分梨和让梨的故事行为,被世人传颂了千百年。同样的事情,因为站在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故事。

    在美国有一个叫约翰的成功人士,在他很小的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他和弟弟们都抢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中,对孩子们说:“这个苹果最红最大最好吃,你们都有权利得到它,但大苹果只有一个,怎么办呢?咱们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3块,你们3人一人一块儿把它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结果约翰干的最好,就赢得了最大的苹果。

    这与其说是美国版的“孔融让梨”,不如说是“约翰争梨”。在妈妈眼中,约翰和他的兄弟们无论年龄多小,都是拥有独立人格和意志的“人”。正视人的天性和权利,通过制定和执行规则,实现了权利和义务之间、个人利益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统一。

    这两个故事都很完美。人类社会的进步,既需要尊老爱幼、礼让在先,也需要秩序规则、竞争进取,优胜略汰。看!这满树的梨花,每一朵都在竞相开放,张开花瓣,吐出花蕊,争相授粉,同样蕴含和揭示了物竞天择的哲理。

    人看事物、想问题要全面,不要固执、偏激。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怨天怨地,换个角度想问题,心中就会乐观,积极进取。就像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虽然身处边塞大漠、面对漫天飞雪,但在他的心中,就像是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梨花怒放香如雪,春风尽飘梨花香。踏着这和煦的春风,闻着这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让人痴迷、让人沉醉……

2.JPG


3.JPG

5.JPG

8.JPG

6.JPG

7.JPG

4.JP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