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歌德长篇诗剧《浮士德》想到的 ——人活着为了什么?

 丘山书屋75 2014-04-23

从歌德长篇诗剧《浮士德》想到的

                                         ——人活着为了什么?

    1982 年, 一个署名“潘晓”的女孩子投书《中国青年报》,提出“人生的路, 怎么越走越窄”的困惑。文章刊出后, 引起强烈反响, 许多人纷纷撰文, 探索和交流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最终形成一场全国性的人生观大讨论。
    人活着为了什么? 这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历代哲人智者对此都留下了探索的足迹。在这些人类思维精华之中, 德国诗人和思想家歌德的探索最富有启迪性。
    歌德所处的时代,资产阶级仍然是社会的进步力量,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的精神追求反映了时代的方向,它的反动性和贪婪性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1774 年秋天, 25 岁的歌德大学毕业刚刚四个年头, 已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特别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声誉。歌德的父亲是法学博士、皇家顾问, 母亲是法兰克福市市长的女儿, 优越的家庭加上个人的成就, 歌德应该说是踌躇满志, 春风得意。但是,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来得太容易了, 青年歌德的内心却少有快意。他苦苦思索: 人生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呢?
    从这时候起, 直到 83 岁去世, 这个问题伴随了歌德一生。他把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 这就是其代表作、世界文学史上的名著—— 长篇诗剧《浮士德》。
    《浮士德》最震撼我的到底是什么呢?一是人物:一个贪婪的永不满足的人物——对知识的贪婪,对追求的永不满足;这样的人物,正对我的口味,其二就是结构:从天堂到地狱人间,从远古到“现在”,都囊括在一部四十五万字的书里,这样的世界之大与小的比例,恰似我与我的心灵空间。《浮士德》从1774 年, 即歌德 25 岁时开始动笔, 其间时写时停, 至1831 年歌德 83 岁高龄逝世前才完成。作品主人公浮士德是一位老博士, 精通哲学、法学、医学、神学这些当时社会的热门学科, 研究成果超过了当时社会的一切博士、硕士、法律家和教士, 但是, 他仍然感到不满意, 不快乐。于是, 他和天上降下来的恶魔靡非斯特打赌: 由靡非斯特做浮士德的仆人, 目的是使浮士德得到满足和幸福;如果浮士德表示得到了满足和幸福, 靡非斯特就由浮士德的仆人变为主人, 浮士德的灵魂将归其所有。靡非斯特用魔法帮助浮士德恢复了青春, 首先引诱浮士德与漂亮的少女格蕾辛恋爱并结合, 但男女之爱不能使浮士德满足; 靡非斯特又带浮士德参加魔女欢会, 让他享受阿尔卑斯山幽美的自然风景, 美丽的自然景色也没有使浮士德满足;靡非斯特又让浮士德在罗马帝国的皇宫做了官, 浮士德虽深受皇帝信任, 但并不感到幸福;恶魔又帮助浮士德与古希腊传说中的美女海伦结合, 并且生了一个儿子, 浮士德仍未感到满足。最后, 在浮士德的要求下, 恶魔帮助他领导人民围海造田, 建设家园。浮士德已经一百岁, 双目失明, 在这种改造自然的奋斗中, 他感到了幸福和满足。他说:是的, 我完全献身于这种意趣,这无疑是智慧的最后的断案:

“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够做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所以在这儿要有环绕着的危险,以便幼者壮者都过着有为之年。我愿意看见这样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自由的土地上住着自由的国民。我要呼唤对于这样的刹那:
    “你真美呀, 请停留一下! ”
    我在地上的日子会有痕迹遗留,它将不致永远化为乌有——我在这样宏福的预感之中,
在将这最高的一刹那享受。在得到“智慧的最后断案”, 要尽量享受那“最高的一刹那”时,浮士德倒在地上与世长辞了。

《浮士德》就是走进人生、走进世界的一面镜子。歌德通过浮士德的追求,深刻地回顾和总结了从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初三百多年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发展历程。

浮士德的感受也就是诗人的感受。上述所引诗句是全剧的核心, 其中最后两句, 据说是歌德在逝世前数星期所写, 在该剧中为诗人最后的绝笔。诗人积一生的经验告诉人们, 人生最大的乐趣在于不断地创造。唯有创造, 才有快乐和幸福。

自古以来, 关于人生目的的探索有许许多多的答案, 但归纳起来无怪乎两个方面:

为自己抑或为他人, 享乐抑或创造。

无论哪种答案, 都未超出《浮士德》探讨的范畴, 最终都是为了快乐, 只不过追求快乐的途径不同, 实践中的结果不同。

从科学的角度看, 人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每一个生命的降临, 都不是自我的选择, 因此, 不存在为什么而生的问题。然而人生于世, 却是一个自主选择的过程, 因而为什么活, 应该怎样活, 自古以来, 就成为人们思考的话题。近代以来, 随着人类温饱问题的解决, 这一问题便分外突出起来。存在主义的风行一时, 宗教思想的空前活跃, 都表现了这一点。但存在主义和宗教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
    事实上, 如同低等生物一样, 内在的需求始终是人生命运动的动力和目标, 只不过分为精神和生理两类罢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两种。低级需要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如食欲、性欲、安全感等;高级需要是在低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不像低级需要那样迫切, 不容易被察觉, 如成就感、爱等。低级需要更多的是生理的需要,高级需要则更多的是心理需要。
    在追求低级需要的过程中, 不适悦感是生命运动的动力, 适悦感则是运动的奖品。如饥饿促使人们寻找食物, 寒冷促使人们寻求温暖, 干渴促使人们寻找水源……正是种种不适的感觉,使人们甘愿从事各种艰苦的劳动。当这些欲求得到满足, 不适感消失, 愉悦感产生。这种“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生理机制,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

在追求高级需要的过程中, 适悦感既是生命运动的动力, 也是生命运动的目标。当温饱问题解决后, 人不是为了饥饿而进餐, 而是为了舒适可口;千里迢迢奔波不是为了寻找什么利益,而是为了在旅游过程中得到快乐;甚至性交也不再是为了生儿育女, 传宗接代, 而是为了愉悦。有人说, 把性交的目的变为追求快乐, 是人类的一大创造。的确, 这在生物界是唯一的, 但并非是始终如一的, 它依然是进化的结果。然而, 这种典型的变化, 却使我们可以领略到人与其他生物生存目标的不同, 可以感受到追求适悦逃避痛苦这一生物基本特性在人生高级阶段作用的变化。

人生的高级阶段, 追求快乐是生命的根本目标。低级需要引起的快感, 是生理性的, 虽然在程度上要高于因心理满足而带来的快感, 但却不能持久;高级需要是心理需要, 由此产生的快感, 虽不如低级需要满足产生的快感强烈, 却永无止境。审美带来的愉快正是这样的感觉。因此, 人类社会越发展, 人对审美的需要越强烈,这就是为什么经过数万年的进化, 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爱好反而愈来愈强的原因。

    事实上, 审美并不是由我们的意愿决定的。看见美的事物,我们不能不产生美感;看见丑的事物, 我们即使努力, 也无法产生美感。审美是人一种本能的活动, 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有审美研究, 人类审美;没有审美研究, 人类也审美。懂美学的人审美, 不懂美学的人照样审美。然而, 正如有物理学、化学,物理现象、化学现象存在, 没有物理学、化学, 物理现象、化学现象依然存在一样, 理论的有无, 对自然的存在是相同, 对人类却大不一样。前者是自觉的, 后者是不自觉的。审美研究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审美的规律, 使人类的审美从本能变为一种自觉的活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