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交际】
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既可以是男的,也可以是女的。他们接受你本人的样子,使你自我感觉更好而不是更差。他们不会威胁你或者逼迫你去做让你感到不开心的事。如果有一个亲密的朋友让你抽烟,或者一群朋友让你对某个人刻薄相待。在这些情况下,都可以看出他们是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不论男女,都是相互关心的。假如你觉得自己与某个朋友的关系有点不对劲,没有做到平等往来,那就要问一问自己这是不是健康的友谊了。下面有一个警告清单,可以帮助你做出决定。不健康的友谊表现在,你的朋友……
● 不喜欢你对别人好; ● 当着别人的面取笑你; ● 指责你帮助他人; ● 强迫你认同他的想法和做法; ● 让你觉得你做的事从来都不够好; ● 趁你不注意的时候偷看你的日记; ● 说你笨; ● 在你遇到困难时,故意躲避你; ● 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交友十八法
鲍叔牙与管仲的故事
春秋时期,鲍叔牙和管仲二人是好朋友,彼此相知很深。
他们两人曾经合伙做过生意,分利的时候,管仲总要多拿一些。别人都为鲍叔牙鸣不平,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贪财,而是他家里穷呀。”管仲几次帮鲍叔牙办事都没办好,而且他三次做官都被撤职,别人都说管仲没有才干。这时,鲍叔牙又出来替管仲说话:“这不是管仲没有才干,只是他没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机会而已。”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去当兵参加战争,而且三次逃跑。人们讥笑地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奉养啊!”
后来,鲍叔牙当了齐国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却为齐国的公子纠效力。两位公子在回国继承王位的争夺战中,管仲曾驱车拦截小白,引弓射箭,正中小白的腰带,小白弯腰装死,骗过管仲,日夜驱车抢先赶回国内,继承了王位,称为齐桓公。公子纠失败被杀,管仲也成了阶下囚。齐桓公登位后,要拜鲍叔牙为相,并欲杀管仲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坚决辞掉相国之位,并指出管仲之才远胜于己,劝说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为相国。齐桓公于是重用管仲。 果然,如鲍叔牙所言,管仲的才华逐渐施展出来,终于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皮斯阿司与达蒙的故事
皮斯阿司是个孝子。他在临死之前,恳求能和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见上最后一面,以表达他对母亲的歉意,因为他不能为母亲养老送终了。国王感其诚孝,决定让皮斯阿司回家与母亲相见,但条件是皮斯阿司必须找一个人来替他坐牢,否则他的这一愿望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条件。有谁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替别人坐牢,这岂不是自寻死路吗?但茫茫人海,就有一个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
达蒙住进牢房以后,皮斯阿司回家与母亲诀别。人们都静静地看着事态的发展。日子如水,皮斯阿司一去不回头。眼看刑期在即,可皮斯阿司仍然没有回来的迹象。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都说达蒙上了皮斯阿司的当。
行刑日是个雨天,当达蒙被押赴刑场之时,围观的人很多。有的同情他的遭遇,有的嘲笑他的愚蠢,说他愚不可及。但刑车上的达蒙,抬着头,挺着胸,不但面无惧色,反而洋溢着慷慨赴死的豪情。 追魂炮被点燃了,绞索已经挂在了达蒙的脖子上。一些胆小的人早已吓得紧闭双眼,他们在内心深处为达蒙深深地惋惜,并痛恨那个出卖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淋漓的风雨中,皮斯阿司飞奔而来,他高喊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人际交往的规则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我们只要把握好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就能够博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从而更容易与之相处。
第一,人们总是喜欢听表扬的话,而厌恶批评的话。这就对我们在交往中提出两点要求:首先语言要幽默,其次要学会真诚地欣赏、赞美他人的长处。
第二,自我信任感。人们往往关注的是自己付出的代价,而忽略自己得到的收获;当他人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时,会产生嫉妒心理;而当自己的对手失意时,又常常幸灾乐祸,达到自我满足感。这就是说,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要处处争强好胜,处处显得比对方强。
第三,寻求归属感。我们单个的人在面对巨大压力时,总会有自卑、渺小的感觉,只有融入一定的团体,才能把外界的力量转化为自身的力量,从而产生“情感共有感”。我们在交往中,应该学会分享他人的喜怒哀乐,注意给他人以支持和鼓励。
第四,他人尊重性。每个人都希望在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
第五,个别性。个别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性上的独特性;二是情感上的隐私感和独立空间感。每个人的个性正是他的能力所在,他的魅力所在,我们要尊重和认可他人的这种独特性。同时还应该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权,给他人以独处的空间和时间。
了解了他人和自我,我们就能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取得他人的认同和接受,也就能更好地自我调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生命中的每一天。在人际交往和情绪调控中坚持一个原则: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学会克制自己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也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整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 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坏脾气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伤害别人的时候,同时也在伤害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