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要点: 1. 标题耸人听闻 这种文章通常使用故意夸张的标题,以引诱读者点击和阅读。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这也会过分简化研究的发现;而在最坏的情况下,这是在哗众取宠和错误解读。 2. 结论被曲解 新闻报道有时会有意无意地为了编个好故事而曲解或误读研究发现。如有可能,应尽量阅读研究的原文,而不是完全采信基于研究的报道。 3. 有利益冲突 很多公司会雇佣科学家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发表——这并非说这些研究不靠谱,这一点我们应当谨记。但是,研究有可能因为个人或商业利益而被歪曲。 4. 混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要注意相关性和因果关系之间的混淆。两个变量具有相关性,并不自动意味着一个会导致另一个。比如从19世纪开始全球逐步变暖,同时海盗数目逐渐减少,但是海盗的减少并不是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 5. 使用猜测性语言 研究里的猜测就只是猜测。要警惕诸如“或许”、“可能”、“也许”之类用语,这不像是能为之前做出的研究结论提供过硬证据的样子。 6. 样本数量太少 在试验中,样本数量越小,从这个样本中得到的结论可信度越低。下结论时应当牢记这一点,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小样本是无法避免的,但如果大样本试验可做而不做,就有可能招致怀疑。 7. 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在人体试验中,研究者会尽量选取能够代表大量人口的个体。如果所选样本的特征和整体人口不同,那么结论也很可能是不同的。 8. 没有使用对照组 在临床试验中,从被测试者得到的结果,应该和不给予被测试物质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也应当是随机分配的。在一般试验中,应当在控制了所有变量的情况下进行对照试验。 9. 没有采用盲试 为了防止偏见,被测试者应当不知道自己是处于试验组还是对照组。在双盲试验中,甚至研究者在实验结束前也不知道哪组是试验组哪组是对照组。注意,盲试并不总是可行的,也可能不符合伦理。 10. “择优挑选”的结论 这是指从试验中挑选支持研究结论的数据,同时忽略不支持研究结论的数据。如果一项研究的论文是从试验结果中选择一组数据得出结论,而不是从所有的实验数据中得出结论,那么它可能是被择优挑选的。 11. 结论不可重复 试验的结果应当能被其他的独立研究重现,并且要在尽可能大范围的条件内不断试验,以确保结论的普遍性。非同寻常的主张必须要有非同寻常的证据——也就是说,需要远不止一个的独立研究! 12. 不盲信期刊和引用 主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经历过一个评审过程,但依然可能出错,因此仍需按上述标准进行评估。类似地,论文被大量引用并不总是表明其研究被高度认可。 (翻译:雯熙她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