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爱读书?

 yangmill 2014-04-2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严谨调查-“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人均一年读64本。韩国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在8.4-8.5本之间。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其中有相当部分还是教材教辅。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甚至连莫言在浙江大学演讲时也坦诚:“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我到处开会、演讲、‘做些乱七八糟的事情’,2013年我不是一个读书人,很惭愧地告诉大家,这一年我几乎没读一本书。”

大学生群体呢?会不会好一些?美国一调查说,在一个学期里,32%的大学生每科的阅读量每周平均不到40页。现在的学生每周平均学习12~13小时,仅仅是1960年时全日制大学生学习时间的一半。那么中国的大学生是不是比美国大学生勤于阅读呢?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不爱读书越来越成为普遍性问题。“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许不过是个邮差。”那么,为什么不爱读书呢?

第一是“读无能”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微博、微信时代,人们乐于通过片言只语获取信息,“碎片化”不仅是一种信息发布形式,更是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替代性学习的思维,会使得长期习惯于“浅阅读”的头脑,无法接受需要“深阅读”的经典著作。读书与饮食一样,其欲望的产生在于可选项的多少以及决策自由的有无。如果餐桌上美食多多,且不强求必须吃何种吃多少菜肴。人因为先天性的生理基因必然会有食欲,在可自由选择时,不知不觉中反而吃得更多。试想将一个人放置在琳琅满目的图书中,任其自由翻阅,他总能找到适合阅读的一类书籍。如果硬性规定他必须读什么,恐怕抵触情绪会带来极坏的后果。可问题是:现代大学生不爱接触书籍而喜欢浏览网页,因为网络的存在不用去图书馆而穿梭于各大门户网站,那些成天下载电子书的“资源收集者”,更喜爱变作“囤积者”而不愿意成为“阅读者”,这些都阻绝了大学生面对“饕餮盛宴”可能产生的求知欲。

第二是读书欲望的消褪。中国人年读书量的垫底,显然不能用物质不丰裕来解释,阅读欲望的消逝更多来自于生存压力导致的“无法阅读”。为工作冲锋陷阵一整天的头脑与心灵,怎么可能还有闲暇与淡定安静地阅读?不断加重的生存困境,使得解决当下问题成为重中之重,阅读成为一种奢侈享受。哪怕幸运地进入有闲阶层,但多年为生活打拼留下的“不安定感”和“危机感”,令人很难沉静、专注地进入阅读的世界。这种“习得性”的欲望消逝,中年人有之,大学新生更甚。因为高中阶段的“魔鬼训练”,只产生了对高考成绩的欲求,却阉割了学习兴趣和阅读乐趣。曾有教学一线工作者痛心地说:“老师做的是‘尸检’的工作,主题、中心、段落大意……这些纯粹技术上的分析,使孩子们不爱书。”

第三是“拖拉意识”,认为人生还很漫长,现在暂时不用读书,以后有的是时间补上这一课。富兰克林曾说:“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可在很多大学生看来,大学生活应当奇幻无比,精彩纷呈。于是大量时间被耗费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和社交游戏中,甚至“宅”在宿舍沉迷于网络世界,却没有给阅读预留位置。可是青年时期是最好的阅读阶段,有闲暇、有精力、有志同道合者,更是记忆的黄金年代。等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和“老婆小孩热炕头”的生活变成主流时,如何留得出一方天地给阅读呢?

第四是趣味不相投。书与人同样讲求“缘分”。有些书固然经典,可作者的叙述方式、逻辑理念与阅读者大相径庭,阅读“气味不对”之书成为阅读者的一种心理负担,非谓书写得不好,而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无缘”。如果非要因为书籍的“虚名”而勉力前行,只会增加对读书这一学习环节的不堪忍受,直至彻底丧失阅读念想。

第五是大学生只将阅读视为“外饰”。阅读者不可能完全理解作者所思所想,如果人生感悟匮乏,则阅读会退化为简单的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就偏离了读书的基本要求:读者应当对阅读之物有自己的认知和感想,明白“为我而读”!法国欧洲时报网发表文章“谈中国人的阅读”时说:“被称为文学史上最著名‘天书’的《芬尼根的守灵夜》中文版受到意外热捧,有人认为这恰恰证明书籍对于中国中产阶级来说已成为一种装点知识身份的象征,其作用与LV无异。有些大学生喜欢将阅读视为“门面装饰”,必啃艰深之作才能激发阅读豪情,其实也是同样心态。朱大可描述1980年代的读书风气:“那时候弗洛伊德在中国流行,有些人不懂,但是哪怕他看不懂,他也要去买一套放在家里,他会去追踪这种精英文化,对它表示敬意,这就够了,不是说你非要完全理解它。”同样是读不懂,80年代人保留了对“深阅读”的崇敬和向往并尽力缩小差距,而现代大学生选择浮光掠影地知道书名和故事梗概即可,有此信息已足以应付社交场合显摆之用,无须再伤神。

第六是新“读书无用论”的抬头。只可惜,80年代这种然而止,再赶上市场经济时代,读书无用论盛行,读书成为一个反面的东西。”大学扩招、研究生爆棚、博士泛滥,一切都在造就学历的“通货膨胀”。一名专业技工每月收入在6、7千元以上,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大学生每月只能赚3、4千元,这种反差在当今社会不足为奇。求学位成为最主要的目的,也催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不过这里的“读书”非关阅读,而是学位的代名词。因为学位高低,而不是阅读多少,才是社会最为看重的“敲门砖”。大学生宁愿花费大量时间考证,也不愿意阅读,因为求职似乎只需要各种证书,不需要“阅读书单”。读书氛围正在消失,“读书无用论”的抬头正在将阅读妖魔化。就业市场的导向决定了大学生的功利选择,而大学生的不阅读进一步让就业市场的风向标无所适从。企业只会不停地抱怨大学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毛坯”,却从不反省那些“招聘条件”也是导致这一后果的重要“推手”。在此风潮下,“知识改变命运”也被另类地解读了“不读书尚能苟延残喘,一旦读书命运就日渐黯淡。”

第七是读书的功利色彩太过浓厚。中国人正远离读书之乐,这从“厚黑学”、“成功学”大行其道就可看出一二。知识就是财富,蕴含的意义是“知识可以作为谋生的重要手段换取名车豪宅。”一旦学习者感觉知识变现的时机已经成熟,就会迫不及待地在市场上待价而沽。当求学之心转变为商贾之道时,学习者再无心向学,特别是知识变现得越多,回报越丰厚,继续学习的动力就越弱。这就是当下知识分子浮躁的一个重要原因。《论语》所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说的也是同样道理。读书人不求知识累积和学问精进,只贪图功名利禄,看似获得金玉满堂、良田华屋,实则已将自己放逐于物欲之中,寻不回真实的自我。

第八是出版业的鱼龙混杂“欺骗”了潜在的读者群。2011年我国就已有出版社580家,出版图书369523种,俨然“出版大国”。“烂书当道,好书让路”,是很多读者对出版界的悲观描述。更甚者,各种怀揣私心的推荐进一步干扰了阅读者获取优质读品的渠道。畅销书上的腰封就是最典型的案例。被誉为“腰封小王子”的梁文道,很多挂其名的书根本就未曾征求其同意与授权。对此梁文道曾在节目中回应:“我打电话去编辑部问询此事,结果小编回答道,梁老师,你不会天真到认为中国只有一个梁文道吧。”无职业操守如斯,梁文道如何维权?读者如何不上当?

第九是读书加重了大学生的困惑,而困惑是人所不喜的思想状态。为求“耳根清净,心境澄明”,部分大学生会彻底拒绝阅读和抗拒思考。为什么书读得越多越容易产生困惑?对此金岳霖在《哲学与生活》一书中是这样回答的:“有着相互冲突的目的的个人是一封闭的精神斗争的堡垒。而且,有了知识的帮助,目的不断分化,欲望也在不断增长,满足目的的手段与目的之间的链条也越来越长,人象一条蚕那样在作茧自缚。因此,对于有情感的人来说,知识的获得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有可能使这些问题比以前更混乱。”可见,“知识就是力量”这话要因人而异。倘若阅读者缺少辨析精神和辩证思维,真会“知识越多越迷茫”。

爱迪生说:“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德谟克里特也有言:“不应该追求一切种类的快乐,应该只追求高尚的快乐。”阅读既能带给人极大的信心,又能令人享受高尚的快乐。现在的大学生具有较重的“求职焦虑症”和“社会恐惧症”,很大程度上恰恰来源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阅读量大大减少。头脑中没有知识储备,自然难以提供给心灵战胜困难的强大能量。故改善求职,均需从培养阅读习惯开始。更重要的是,读书的目的不是“仅为稻粱谋”,而是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气质”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