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

 冬枫1968 2014-04-23

 

 

   宋代官窑,一直是中国陶瓷历史上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北宋官窑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埋藏在开封地下难从考证,只有南宋官窑有考古发现。宋官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宫廷御窑:皇家宫廷画院画样,选民间能工巧匠,不惜工本,精心制作。生产产品全部归宫廷所有,由皇家独享。再加上工艺对民间严格保密制造,使宋官窑越发显得神秘。关键问题是现在很多人还不能弄清宋官窑仿制品与真品之间巨大的差别,且宋代官窑瓷器历代从来没有出土过的记录。

 
宋代 官窑粉青釉三足炉
[转载]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
    宋代官窑瓷器世上极其罕见,原因在于宋代官窑瓷器的私密性、非商品化生产等特点。宋代官窑瓷器不做随葬品,所以在宋代墓葬发掘中没有发现。

 

官窑弦纹瓶(宋)

 [转载]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

 

 

官窑簋式炉(宋)

[转载]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
  
 宋官窑不带“官”字款, 市场上有一些带“官”字款的瓷器明显是赝品。宋代官窑瓷器没有“官”字款,原因是宋代官窑瓷器都是单色釉,另外,官窑瓷器只供皇家使用,所以没有“官”款是一般规律。五大窑中定窑有“官”字款,因为它是民窑,专为皇家烧造瓷器,是应该有个标志的。钧瓷多为花盆宋徽宗喜欢养花,建了一个大花园,花盆多用钧窑。钧窑瓷器的特点是釉厚,形成了特有的纹路,叫做“蚯蚓纹”。这种纹路,后仿的瓷器很难做到。钧窑瓷器上面的编号,从1到10号,1号最大,10号最小。而后仿的“钧瓷”,其编号正与之相反。
 
宋官窑琮式瓶
[转载]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
 
北宋官窑至今没有找到窑址,文献记载也很少,从故宫博物院所藏传世品看,被认为是北宋官窑的这批瓷器的胎子是紫黑色的,施釉很厚,莹润如堆脂,粉青或天青色,开稀疏的大纹片。施釉后略有流淌,口部等釉薄的地方隐约露出胎色。因此,紫口是北宋官窑一大特点;裹足支烧、器底有芝麻钉痕迹是另一大特点。
  官窑和汝窑一样,以釉色为美,没有纹饰,立器只有凹下或凸起的弦纹或边楞。
南宋官窑既有裹足支烧的,也有垫烧的,器底大而薄的往往采用支烧与垫烧共用的方法来保证质量。 
 
宋代官窑贯耳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转载]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

1953年上海市青浦县任氏墓出土

器呈直口,长颈,鼓腹,圈足,口部有对称管状双耳。外壁施青釉,釉色呈青灰色,釉面开有片纹,口沿和圈足显现出官窑特有的「紫口铁足」的特征。官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产品供御宫廷。官窑又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此器为南宋官窑的产品,造型古朴典雅,胎薄体轻,胎质精细,釉质肥厚光润,细腻平滑,釉面素朴无饰,以釉色取胜,为官窑之珍品。

 

宋 官窑粉青碗

[转载]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

 

 
南宋官窑:1977年安徽省安庆市出土     安徽省博物馆藏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官窑葵瓣洗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转载]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

 

 

官窑圆洗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转载]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

 

 

 

官窑弦纹瓶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转载]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

 

 

官窑大瓶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转载]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

此件官窑大瓶是官窑中的杰作,形体硕大,造型端庄古朴,溢青流翠的釉面上隐现出冰裂纹,在清代皇宫收藏中备受皇帝的赏识,成为御苑至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