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蛐蛐 老北京的男孩子,大概很少有没玩过蛐蛐(蟋蟀)的。一到秋天,就把大大小小的蛐蛐罐捧出捧进,什么“蟹壳青”、“棺材板儿”、“枣核儿”等。 玩蛐蛐的人,有一套详尽的方法,斗蛐蛐更有一套复杂的规则,养或斗蛐蛐的器具,不但十分考究精致,而且种类很多,都要有专门的“家伙儿”。斗蛐蛐要有“蛐蛐探子”,那是用一根竹篾儿,头上绑一小段鸡毛翎管,在翎管上插上三五根有弹性的毛做成的,最讲究的杆是紫檀的,毛是从活的灰耗子身上拔下的胡须,这才是上品。养蟋蟀的泥罐也十分讲究,最珍贵的是“古燕赵子玉款”的蟋蟀罐。蛐蛐罐、斗盆、食槽、水槽均按质地划分,陶的、瓷的、玉的、石的、漆雕的,有钱的人还有玩戗金的,这就瞧您的“份儿”了。过去在宣武门外菜市口一带那些临街的小楼,每到秋天都用红纸写着“秋色可观”贴上,这都是以逗蟋蟀赌博的地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