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是我们的兰科植物中是树兰亚科成员,属于兰科中最大的一个属,包括约1200种植物,其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很多种类或特定区域二代某一品种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如铁皮石斛、霍山米斛等,所以广为人们关注,尤其是我们一些本身养兰花的兰友,相当一部分在养植兰花的同时也养不少石斛,石斛中也会有变异品种,尤其是叶艺品种,不仅具有药用、花观赏外,其叶片的叶艺更具观赏价值,所以很多养兰花的兰友会选择一些叶艺品种的石斛养植。叶艺石斛的养植不要求艺色的话,与其它石斛一样的养植方法。 在日本、韩国,也有不少石斛品种,因其较早重视叶艺品的开发与培养,所以石斛中的叶艺品很丰富,同样重叶艺品也体现在兰花、风兰等兰科植物中。我们现在所养的叶艺石斛中,很少有下山带艺品种,远不够一些玩石斛叶艺人的需求,因此,就选择日本、韩国的石斛叶艺品种养植玩赏。 绝大部分的石斛品种生长特性相同,网上介绍的特性:常生长于海拔480~1700米的林中树干上或岩石上。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生长适温18~30℃,生长期以16~21℃更为合适,休眠期16~18℃,晚间温度为10~13℃,温差保持在10~15℃最佳。白天温度超过30℃对石斛生长影响不大,冬季温度不低于10℃。幼苗在10℃以下容易受冻。石斛忌干燥、怕积水,特别在新芽开始萌发至新根形成时需充足水分。但过于潮湿,如遇低温,很容易引起腐烂。天晴干热时,除浇水外,要往地面多喷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常绿石斛类在冬季可保持充足水分,但落叶类石斛可适当干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 石斛属植物为附生植物,生境独特,对小气候环境要求十分严格。多生于温凉高湿的阴坡、半阴坡微酸性岩层峭壁上,群聚分布,上有林木侧方遮阴,下有溪沟水源,冬春季节稍耐干旱,但严重缺水时常叶片落尽,裸茎渡过不良环境,到温暖季节重新萌发枝叶。常与地衣、苔藓植物以及抱石莲、伏石蕨、卷柏、石豆兰等混生。石斛以其密集的须根系附着于石壁砂砾上吸收岩层水分和养料,裸露空中的须根则从空气中的雾气、露水吸收水分,依靠自身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石斛受小气候环境中水分,尤其是空气湿度的严格限制,分布地域极为狭窄。野生石斛是国家重点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禁止采集和销售。石斛野生林中,但栽培上还是比较喜光,夏秋以遮光50%、冬春以遮光30%为宜。光照过强茎部会膨大、呈黄色,叶片黄绿色。但日照充足,秋季开花好,开花数量多。土壤宜用排水好、透气的碎蕨根、水苔、木炭屑、碎瓦片、珍珠岩等,以碎蕨根和水苔为主。 根据上述石斛的特性,我们就知道它是附生兰,所以不能完全像我们养的地生兰一样用泥土养植,作为附生兰的养植,方法很多,可以模仿其生长状态样的附着养,如附在树上、树皮板、蛇木板,也可以附养在石头上,当然附着养开始的时候有点难度,因我们养植的环境空气湿度远不及原生的环境,所以附着养开始时要在根部包些水苔等保湿物,还需要把石斛固定住,等新根出来根附着于上面时,可以拿掉水苔和固定物,但还需要每天早晚向石斛根部和枝条喷雾,已补充石斛根在空气中没吸收够的水分。我就把攀龙石斛、晶帽石斛等附在蛇木板上,蛇木板就挂在兰室中,生长还是不错的。 我们养植石斛,更多的是盆栽,这样有利于管理,也有利于移动、移栽和展示,现在兰花的养植方式有很多会用全硬质植料或一些植物皮、叶等,这些植料都可以作为石斛盆栽时的材料,可以是单独,也可以是混合,只要不很有泥土的基本都可以,我养植主要是植金石加树叶或植金石加树皮,也有树皮加树叶、全部水苔养植,从养植的效果看,植金石加树叶或树皮比较好,主要是肥性低,不是太保湿,因此根长的好。 盆具一般根据石斛的大小,尽量选小盆,而且透气性越好的越好,石斛又是观赏植物,所以在选盆具时也考虑到美观,尤其是一些叶艺石斛,株形与盆具相适应,艺色与盆色相适应等,我下面选择的二种小盆一种是出汗泥盆,另一种是小的出口红陶盆,需要把低空扩大或像我一样多打几个孔,以利盆内通透,要知道附生兰的根在空气中都能长的好,盆内过湿不透气就会烂根,这是很多养不好石斛的主要原因之一。 平时的护养,需要放通风处,最好像我们兰架中的兰花一样架空,比放在桌面上的好,阳光就与兰花一样就可以,所以放在养兰的地方就好,浇水的话见植料很干了浇次透水,后几天早晚向叶片喷雾下就可以,之间盆面上会有根出盆面,外面也会长的很好,不用理会,在兰花杀菌时,偶尔也喷次杀菌药,如附着养的在生长季节向根、叶喷施些叶面肥,要比兰花的淡,也可以施磷钾肥,可使石斛枝条饱满,但磷钾肥多了枝条会爆裂。另外在养植过程中要防止蜗牛等危害,尤其是出新枝和出花芽时,一个晚上一直蜗牛就可以把嫩枝全啃光,所以架空养也是隔离蜗牛的方法之一,如有蜗牛肯吃迹象,要喷水后晚上灯光照着照蜗牛,我引茶花盆中有小小的扁蜗牛,所以蜗牛活跃季节晚上经常能抓几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