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庐山山行

 天不下雨滴露珠 2014-04-23

庐山山行

                        智杰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十六中学

六月二十五日,与同事二十八人一宿乘车,翌日至庐山。

庐山,因匡氏七兄弟在此隐居,居处名曰匡庐,故庐山又叫匡庐;庐山居水域之地,常年云雾缭绕,难见曦月;史上决策者之阴谋多产于此,故庐山又称阴山。

余一行从庐山东山口入,只见庐山雾锁云吞,不见其巅,确如传说中的仙境,余不由对庐山又增添了几许向往。虽此时密雨缠身,却难阻余游山的浓厚兴趣。

八时许,从东山口乘车顺山路穿行,沿途陡壁绝涧,三百九十八道弯。常疑无路,然闪过一道悬崖,又见一道急弯赫然于眼前,难怪人们说:“上庐山,转三百九十八道弯”。余兴愈浓,探身窗外,坡陡崖峭,苍松巨柏,茂竹藤萝凭借山势层层叠叠,相互轩邈;溪流淙淙,盘旋聚合,于时,忽想起李太白云:“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来写庐山山险、水疾也不为过吧! 雨意更浓,导游饶有兴趣的讲起庐山奇闻轶事,更惹动余探觅其间的乐趣。

九时许,停车少憩,开始徒步前行。时是,雾巨浓,飘忽与山涧罅石;雨更密,潇洒于翠柏藤萝。少顷,至观鄱口。湖风甚劲,携浓雾急雨劈头而来。若大鄱阳湖虽近在脚下,然雾涌雨横,亦难觅浩荡水泊。蹬五十余级石阶,上观鄱亭,视力难及五步,欲挥手攫一把似丝似锦穿行于身前的流雾,展开看时却又空空。我好笑起来,原来我被这奇异景色迷住了,不禁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午后少歇,二时左右,至当年白居易隐居庐山处。据说此地曰:“花海”我们却来的不是时候,若是春天,这里花团锦簇,自然赏心悦目。惋惜之余,只好与白居易惜别,前往神仙洞一游。

神仙洞于路,极难行。上下十几里石阶,盘旋于山谷巉岩间。下视,谷间雾气蒸腾缭绕,游走于翠柏罅隙,若不是在极高出,亦难寻这人间奇景;从谷底仰望,溪流冲荡隆隆作响,山峰瀑布若隐若现,鸟鸣猴唤此起彼伏,几疑人间仙境否?山路险峻,无限风光亦在险峻处啊!至仙人洞处,满身水淌,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再往前,石阶平缓了些,心也准备歇歇,突然,不知谁喊了出来:“野生猕猴”又招引出我的精神。探头竹稍,一只小猕猴盘于竹竿,凝视竹稍,全不顾下边游人的嘁嘁喳喳,或许,上边有什么食物吧。

游完仙人洞已是傍晚,一宿难眠,脑海中尽是一日的美景。

旦日,雨亦不寻常,似乎比昨日尚大许多。本计划游三叠泉,然路不通,只好改游黄龙潭,然后步行从庐山西山口下山。但正是这一改,却使我们看到了庐山平日游人看不到的绝景。

沿石阶而下,不知几千石阶,从山顶蜿蜒山底。沿途,奇岩奇石崔嵬,异峰异谷迥乎:银杏古柏独立,悬泉瀑布飞漱;树林阴翳,鸣声上下;双峰对峙,茂竹连荫;黄龙潭、黑龙潭潭潭相连,大瀑布,小瀑布瀑瀑相对;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游人虽未盛,然掬黄龙之水求喜,投醴泉与钱币,亦时时有;过大坝,乘索车,高空览绝巘;立巨石,攀绝壁,险处探幽径。山势转弯,山道也跟着转弯。转过险处,忽闻隆隆之声,前行数十步,眼前突现绝大瀑布。只见“飞流直下三千尺”腾起万千水雾,激起百千浪花,其气势磅礴,是难以用任何夸张的语言描摹的。这还不足为奇,奇者在于其侧,一道洁白瀑布相伴,前者浑,后者清,汇聚于脚下,用泾渭分明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据当地人讲,平日是没有此情此景的,只是因今日天降大雨。余忽觉庆幸,幸甚于今日,幸甚与大雨,更幸甚至哉!

庐山山行,计一日半。午后,回到山脚,再极目庐山,庐山又飘渺于浓雾之中。与传说中的仙山不二,然“不识庐山真面目”在余已为过去,识其真面目,又不觉唏嘘:若不是初三考完,那得如此闲暇,那得有时觅得如此胜景。昔终日为工作所累,不解自然之情趣,今何不时时觅一点悠闲,带着家人,携数挚友,寻那幽静,也许会感染一点灵气,掉一些俗气吧!

                           联系电话:15128408493

                           邮箱    zhijiakoushiliu@163.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