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浪屿原本的名字叫“圆仔”,因为岛上有一块特别圆的岩石。 后来,这块岩石经海浪不断拍打后,石中央竟空了一个洞,每当海涛拍打在这块岩石上时,都会发出如鼓般的声响,因而改名为鼓浪屿。 小岛上共住着约1万9000千人,早在1840年,就已经引进西方文化,是中国最早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地方。 早期只有富贵人家才有资格到岛上盖房子,而因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岛上的建筑物,都非常西化,深具特色。 后期的鼓浪屿已经较为“平民化”,再也不是贵族的地盘,而且也发展成厦门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鼓浪屿除了被称为“海上花园”之外,也素有“音乐之岛”的美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早期的鼓浪屿,每40户人家,就有一户拥有钢琴,比例相当惊人,小岛也因此出了许多出色的钢琴家。 岛上也有一个钢琴博物馆,里头就收藏了30台古钢琴,展现了世界钢琴发展史。 鼓浪屿也有许多小小的故事,这里就讲一个吧。故事的主人公既不是达官贵人,也不是风流才子,而是个出家人。而他在鼓浪屿的故事,还要从他开始还俗时说起。高春泽是广东人,出家为僧后法号为“达仁”。他云游四方,足迹遍及国内名山大川,古刹圣地,并远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参禅学道,先后拜过16位高僧为师。在弘扬佛法之余,他从师苦学成医,擅长治疗疯伤以及移轮接骨,精治内、妇科及奇难杂症,到处弘法治病,在民众中有极好的口碑。 有一回,他到惠安行医时,有位女病人上门求诊。这病颇为怪异,女子在当地寻了不少名医,都束手无策,听说广东来的医僧医术高超,于是上门求助。达仁细心诊断,大胆下药,很快就治好了她的病。而在看病的过程中,这名女子也对达仁起了爱慕之心。女子的大胆示爱打动了达仁,达仁于是还俗跟女子结婚。 婚后,高春泽到鼓浪屿龙头路开设平民药店,坐堂行医。他所开的处方疗效显著,就诊者门庭若市。妻子掌管药店内的大小事务,抓药收银,十分利索。夫妻二人感情和睦,不久后生儿育女。高春泽秘制的“万应紫金膏”,专治疯伤及一切无名疮毒,药到病除,十分见效。他秉佛家慈悲之旨,对贫寒病家,从不计较诊费。因他开创厦门和尚还俗为医之先例,故以“和尚仙”名闻厦鼓。世事难料,高春泽医人无数,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却患上了哮喘,不仅群医束手无策,连他自己的灵药膏方也发挥不出效用。后来,他打听到广州怪医谭孟勤发明的细辛汤对此症十分有效,于是亲赴广州求医。谭孟勤看他心意虔诚,于是将医治之法细心教导,高春泽回家后依方抓药,果然治好了儿子的病。晚年时,高春泽竟放弃从前所学,而以谭孟勤的《医学经验谭》一书为临床指针,专以细辛汤方治病,并自制细辛丸以方便患者服用。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细辛先”。厦门许多名医均与高春泽交情深厚,在彼此交流中,细辛汤处方开始应用于临床,这就形成了厦门细辛汤方的流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