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9肾囊肿

 学中医书馆 2014-04-24

139.肾囊肿

李小荣治腰痛肾虚血瘀(肾囊肿)医案

肾囊肿腰酸痛案 邹男,53岁,2007、1、15 初诊。
右侧腰酸痛不适8个多月,以夜卧剧,活动则痛失,按压可稍缓。素来尿多夜频,大便时坚时溏。有畏寒感,纳食及精神可,每晚至寅时痛醒。舌质黯红、苔根黄偏干;双脉略涩。多次B超示:右肾囊肿(上、中、下极3处),左肾多发小结石。
 
辨析:腰痛,辨为肾虚血瘀证。肾精气亏虚以肾阳虚为主。精气亏阳气虚则血失运而成瘀停寒湿聚于腰府。治拟温补肾脏精气,化瘀利浊。选右归饮加味。
处方:鹿角霜(打)15   山药15   补骨脂9   当归10   熟地黄18   吐丝子15    淮牛膝18    丹皮9   
山萸肉15    炒杜仲10    枸杞子15    肉桂3    生白术12    泽兰10    益母草24    徐长卿18   X5剂 
2007、1、28随访:服上方5剂后腰酸痛缓解。
 
按(肾囊肿腰酸痛案思考):
 
1、中医书中罕及肾囊肿的治疗,与系现代医学检查诊断有关!模糊的记忆里有记肾囊肿专药益智仁。
2、现代医学认为肾囊肿有先天解剖变异发育畸形和后天肾盏等纤维管道病变膨出包裹囊液而成者。窃以为总属肾虚湿停血瘀之病。
3、推衍生白术、泽兰可利腰膝间血、活血利水;海藻、牡蛎可散结消肿、利水破窠;鹿角霜、白芥子;熟地与细辛药对均可补肾精、散肾经寒湿痰浊淤血。临症当可相机而选用。
4、《裘沛然选集--下册》144 页谓黄药子治腰部酸痛;《江苏植药志》载有黄药子治“腰酸痛”。思及黄药子专治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囊肿,是否对肾囊肿有确效?!


2.补肾通瘀消积方治疗肾囊肿62例疗效观察
肾囊肿多为先天性疾病,其发病隐匿,初起并无症状,常因囊内压力增加及感染后导致积液增多而使囊肿迅速增大而产生腰酸、腰痛及血尿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肾衰竭。1994—2004年,笔者自拟补肾通瘀消积方治疗肾囊肿62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均为本院中医科门诊患者,均经B超检查为肾囊肿。男36例,女26例;年龄16~62岁;病程5日~3年;单侧肾囊肿42例,双侧肾囊肿20例;腰酸12例,腰痛16例;无明显症状29例;实验室检查轻度异常16例,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血常规:血红蛋白66~87g/L,红细胞计数(2.8~3.2)×1012个/L,肾功能:血肌酐132μmol/L,尿素氮11.3~16.5mmol/L。

1.2    治疗方法    予补肾通瘀消积方。药物组成:益智仁30g,桂枝10g,牵牛子6g,茯苓15 g,车前子(包煎)12g,大腹皮12g,黄芪20g,陈皮12g,赤芍药12g,牛膝12g,水蛭6g,白术12g。加减:腰酸、腰痛甚加杜仲15g、桑寄生15g;腹胀便秘加枳实10g、大黄10g;脘痞纳差加苍术12g、枳壳10g;血尿加小蓟20g、白茅根30g、木通12g;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加阿胶20g、制龟板20g、山茱萸15g。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10剂为1个疗程。
 
1.2    疗效标准(自拟)  治愈:服药1~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B超检查显示囊肿显缩小或消失,随访6个月未复发;基本治愈:服药2~3个疗程后,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B超检查显示囊肿不再增大或稍有缩小,随访3个月以上囊肿不增大;无效:服药2~3个疗程后,症状无明显改善,B超检查显示囊肿稍有增大,尿常规检查仍有血尿,并有肾衰竭征象。
 
2    结果       本组62例,治愈40例,基本治愈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9
 
3  典型病例
        顾某,女,55岁。2004_03_16初诊。右侧腰酸、腰痛1年余。近1周脘腹胀满渐增,下肢水肿,气短乏力,胃纳欠佳,形瘦,面色苍白,脉沉细,舌质胖嫩,舌苔白微腻。检查:下肢微肿,按之微凹;心肺(—)。肾功能:肌酐145.5μmol/L,尿素氮16.5mmol/L;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B超显示:右肾囊肿6.5cm×4.7cm,左肾囊肿1.5cm×1.2cm。辨证为脾肾阳虚,水湿不运,汁沫凝聚。治宜温补肾阳利水,健脾行气活血。予补肾通瘀消积方。药物组成:益智仁30g,桂枝10g,黄芪20g,牵牛子6g,茯苓15g,车前子(包煎)12g,大腹皮12g,陈皮12g,赤芍药12g,牛膝12g,水蛭6g,白术12g,苍术12g、枳壳10g,小蓟20g、白茅根30g、木通12g。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连服10剂。2004_03_28二诊:诸症已愈,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均正常;B超显示:双侧肾囊肿已明显缩小。遂以上方减小蓟、白茅根、木通、苍术、枳壳,2日1剂,水煎服20剂。2004_04_20三诊: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均正常;B超显示:右肾囊肿已明显缩小至3.6m×1.9cm,左肾囊肿消失。随访6个月未复发。
 
4  讨论
     肾囊肿多为先天性疾病,肾脏内因囊肿而增大,囊肿压迫肾组织,使肾小管蒌缩硬化,肾小球消失,肾功能受损,同时压迫肾脏内血管或伴有肾动脉硬化,从而出现腰酸、腰痛、腹胀、血尿及高血压,甚则肾衰竭。治疗常以保护肾功能、预防感染及手术治疗为主。肾囊肿在中医学中无相应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尿血、腰痛、积聚、癥瘕等范畴。多为先天虚弱,肾阳不足,水湿不运,凝血蕴积而不散,津液凝涩,著而不去,久而成积;气滞血行不畅,滞而成瘀成积,血瘀内积影响气机之运行,气滞血瘀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使积块日渐增大。故治宜温补肾利水,行气活血。予补肾通瘀消积方。方中益智仁温补肾阳,涩精健脾;桂枝通经络,活血脉,通阳化气,温化水湿;牵牛子泻下祛积,通利小便;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车前子利水通淋,清热散结止痛;赤芍药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散结消肿;黄芪补气升阳,利水退肿;牛膝散瘀积聚,利水消肿;白术补脾益气,燥湿利水。诸药合用,破癥利水而不伤气,瘀消积退而不伤肾气,故治疗肾囊肿效果显著


3.肾囊肿的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湿热蕴肾证: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灼热刺痛。色黄或红,腰背胀痛,口腻纳呆,渴不欲饮,身胀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清热化湿。代表方:四苓散、八正散、小蓟饮子加减。
 

    2.脾肾阳虚水停证:浮肿明显,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腿酸软,神疲乏力,纳呆或便溏,小便短少或清长,少腹可荆及水囊样包块,舌嫩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温补脾肾,利水消肿。代表方:附子理中汤合真武汤加减。
 

    3.肾虚血瘀水聚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腰膝酸软,耳鸣,口唇色暗,眼眶发黑,指甲紫暗,腰胀痛或刺痛,小腹包块有压痛,舌淡暗,脉细涩。补肾利水,活血化瘀。代表方:右归饮合少腹逐瘀汤,五苓散加减。
 

    4.肾虚火旺证: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口干咽燥,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代表方:知柏地黄汤合小蓟饮子加减。

    二、针刺治疗

    肝俞、脾俞、肾俞、志宝、飞扬、太溪;膻中、鸠尾、中脘、肩俞、气海、复溜、三阴交。每次3~4穴,依据证之虚实而采用补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或用灸法,2组穴位交替进行。

    三、单方验方

    1.白茅根50g,煎水服,每日一次。
    2.车前子、泽泻各30g,煎水服,每日一次。
    3.黄芪、莲肉各15~30g,赤小豆30g,砂仁3~6g,葱白 1茎,生姜3片,鲤鱼 1条,药鱼同煮,不放盐,吃鱼喝汤,可消肿利尿。
 
    疗效评定
    1、治愈
    囊肿、体征、症状消失。
    2、好转
    囊肿缩小2/3以上,仍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体症存在。
    3、无效
    囊肿的大小、症状和体症与术前无变化或有加重。

4.中医治疗囊肿

  中药治疗囊肿-囊肿的治疗专栏
  我院治疗囊肿的中药推荐
  1.中文名称:肝胆清理丸
  [主要成份]延胡索、蛇莓、天葵子等。
  [功 能]养肝柔肝,软坚散结,疏通分流,益气养血。
  [主  治]用于治疗肝血管瘤、胆囊炎、肝囊肿、肾囊肿。
  2.中文名称:肝囊消丸
  [主要成份]柴胡、红花、法半夏、海藻、夏枯草等。
  [功  能]理气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散结。
  [主  治]用于治疗肝囊肿、肾囊肿、多囊肝。
  肾囊肿的中医中药治疗
  1.肾虚血瘀水聚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腰膝酸软,耳鸣,口唇色暗,眼眶发黑,指甲紫暗,腰胀痛或刺痛,小腹包块有压痛,舌淡暗,脉细涩。补肾利水,活血化瘀。代表方:右归饮合少腹逐瘀汤,五苓散加减。
  2.肾虚火旺证: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口干咽燥,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代表方:知柏地黄汤合小蓟饮子加减。
  中医治疗囊肿,中药治疗囊肿

5.我一个朋友的肾囊肿吃了一个月药就奇迹般的好了
桃仁15、红花10、川芎15、桂枝12、皂角刺12、王不留行15、生地15、赤芍18、瞿麦50、炮甲片10(冲服)
其他的煎服,炮山甲研粉冲服,每次5克,一日2次。

6.治疗肾囊肿偏方
本方需用四味中草药: 丹参:又名 紫丹参、红参等; 锦灯笼:又名 灯笼果、红灯笼等; 龙芽檧:又名 刺龙芽、虎阳刺、辽东檧等, 龙葵:又名 天茄子、野茄、酸浆草等。
药用部分:根、果实采集:前三种一年四季均可采集。
药理作用: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等功能;锦灯笼能够清热、解毒、利尿;龙芽檧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龙葵主治疮痈肿毒、前列腺炎等。
 
加工:丹参和锦灯笼的根采回后洗去泥土,切成小段晒干;龙芽檧的根采回后剥取根皮,去掉外层粗皮,切段晒干。龙葵需夏秋季采集浆果晒干。
 
用法:上述中药按2:2:3:1的比例掺在一起,每天用水泡后代茶饮。一个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二至三个疗程,囊肿可消。

7.治肾囊肿验方
处方:核桃3枚,蛇皮1条,金胆粉3克。
 配法:把核桃的一端钻成如玉米粒大的孔眼,剔初三分之一的核桃仁,把蛇皮分别纳入3枚核桃内,用面块糊住孔眼,放瓦上以炭火焙黄,制成细面,加入金胆粉,分为45包。服法:每天3次,每次1包,白开水内加黄酒半两,在饭前送服,服后盖被子发出微汗为佳,15天服完,肿胀消失而愈。
 (献方人:河南省商丘市雎阳区东关新街168号 曾广洪)

8.多囊肾、肾囊肿效方
 方1 肾囊肿:半枝莲100克,加水3公斤,用砂锅煎至2公斤,每日一剂,分三次喝完,喝4--5天见效,连喝一个月治愈。
 方2  多囊肾:太子参、茯苓、泽泻、石苇各15克,黄芪、桑寄生各20克,生地、丹皮、知母、黄柏、苍术、白芥子、
泽兰各10克,皂角6克,先用清水浸药10分钟,煎40分钟,连煎三次,药液合一起800毫升,分二次服,每日一剂,治疗三个月,治十多例,均治愈。


9.经方辨治肾囊肿一案
余某某,男45岁,已婚,司机,常喝酒,抽烟,素强壮。忽发右腰肾区疼痛2天来诊。腰腹可,二便可。仍有泌尿系结石之虞,嘱B超检查:右肾囊肿,3.2cm*2.2cm*2.0cm。
   见面红舌红苔薄,舌下静脉明显;左脉细弦,右脉关涩。遂思考不是太阳证不是阳明不是太阴不是厥阴,排除以上就是少阳了内热内积不明显,有淤血侯。于是,处方:柴胡12克白勺12克枳实12克生甘草12克桂枝6克白茯苓9克桃仁9克牡丹皮9克。*5剂
    第3天打来电话曰诊后1,2天腰部仍有疼痛,至中午腹泻一次,疼痛有如拈去余无所苦。嘱尽服余药。
   复诊时仍然疼痛没有复发,舌脉同前。虑南方夏月酷暑患者又是酒家,不宜桂枝久服。更方:柴胡9克白勺9克枳实9克生甘草9克全当归9克桃仁9克。*5剂
    两月后,遇上嘱B超检查,报告肾囊肿缩小一半。因患者司机职业煎药不方便,未再服药。


10.中医肾囊肿的治疗
中医肾囊肿治疗方法有哪些呢?肾囊肿是肾脏内出现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囊性肿块的总称,常见的肾囊肿可分为成人型多囊肾、单纯肾囊肿和获得性肾囊肿。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肾囊肿治疗。
1、热敷方剂:吴茱萸50克、小茴香100克、干姜50克、丁香50克、肉桂50克、黄芪50克、附子50克、补骨脂50克、樟脑10克、赤茯苓50克、甘草50克、桂枝50克。上药研末,每天取100克,用酒侵泡后,装在药物短裤里,治疗时穿上,再把热疗短裤穿在外面,通电治疗40-70分钟左右,一天使用1-3次。
2、药茶方剂:山芋肉100克、枸杞100克、黄芪200克、干姜50克、大枣50克、当归100克、熟地100克、陈皮100克、甘草50克。全天饮此茶,不饮别的水。饮人各异,对症治疗才有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