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拥抱徽州(81):目连故里环砂村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24

目连故里环砂村

目连故里环砂村

目连故里环砂村  

 

      沿着历水河下行,追寻目连戏源头,我们来到徽州祁门的环砂古村。

      环砂古村位于历水河畔,村口的古老大树把村子遮掩得碧透透的,人们聚在村头,欢欣休闲着。才离历溪,就到环砂,我们问这个村子为什么叫环砂啊?村民朋友七嘴八舌,只听懂了环砂与水与沙有关,全然没有了目连的概念了

      也许山水人间关顾的是生存和发展,感受的是朴实的语言焕发出对环境的自豪,我们也兴奋不已。对徽州古村落我们也是拥抱了许久的,也许拥抱得比较深,对村名的考究问得就多些,何况对目连戏大家就是有兴趣。

      还是老人说出了原委。环砂,历水经历溪从历山上下来,到了环砂,沉积了下来,银白白的一洲。不是环砂怎么滴,这里的沙是不能铸就什么的,哪怕是一般的浇筑,因为这里的沙是成扁形的,向旋律般的不能凝固。在徽州祁门,沙是珍贵的,因此沙就是成了砂了。

      想来这与目连有什么关系呢?原来,郑之珍编剧的《救母劝善》原型,就出在这里。故事是环砂傅家傅相,好善乐施,济孤扶困。其妻刘氏不敬神明,杀害生灵,触犯了天条。结果是傅相得道升天,进入仙界,傅刘氏被打入地狱受罚。傅家的儿子傅罗卜,孝顺父母,不忍母亲地狱受苦,剃发出家,求取真经,终获法力,打开地狱之门,遍求罗阎,苦过生死六道关,劝母改恶从善,地狱救母。

      故事发生在环砂,也很茫然,但笃信佛教的郑之珍,依此编剧了《救母劝善》,通过目连戏的形式教化了一般……。欣然的是于用“目连戏”的形式来育教社会,看来郑之珍的见地和当时社会的崇义接纳是可研究的。

      虽然环砂只是“沙',但对于当时社会的教益和取向是意义的,也不是非凡的。“目连”只是形式,“教育”的是内容。之所以目连是“活化石”就在于内容了吧。

      今天的环砂古村,历水依然水绕古村,银沙固然银环,遥遥牯牛降大历山俯瞰历溪环砂和历口,一片绿油油,金灿灿。“目连”在牯牛降历山下然然于心,在它的形式与内容、宣教和接纳的统一吧。

      环砂,不是道场;目连,不是内容——目连故里环砂村。

     

目连故里环砂村

目连故里环砂村

目连故里环砂村

目连故里环砂村

目连故里环砂村

目连故里环砂村

目连故里环砂村

目连故里环砂村

目连故里环砂村

目连故里环砂村

目连故里环砂村

 拥抱徽州(80):历山历水历溪村

  拥抱徽州(79):渚口倪氏贞一堂

 拥抱徽州(78):好个滩下水口林

 拥抱徽州(76):克己故里沧溪村

 拥抱徽州(75):去到江西看严台

 拥抱徽州(74):文闪河畔小磻村

 拥抱徽州(63):颍川世族坑口村

 拥抱徽州(66):秋月徽州稻谷香

 拥抱徽州(67):走在徽饶古道上

 拥抱徽州(68):灵动的瑶里汪湖

 拥抱徽州(69):瑶里的前世今生

 拥抱徽州(70):浮梁古韵今犹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