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周处《风土记》探寻“端午”来源

 丘山书屋75 2014-04-24

从周处《风土记》探寻“端午”来源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此周处大家并不陌生,在《晋书·周处传》和《世说新语》中都有记载。他就是“除三害”(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归正)的周处(242—297),字子隐,义兴阳羡人。《风土记》是记述地方风俗的名著,也是今人查考端午、七夕、重阳等习俗的重要依据。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今天已成了法定节日,放假三天)。端午节的缘起和许多节俗活动都与夏令有关,且与夏至时间相邻,故称为夏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什么称谓“端午”呢?

    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另外,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义。还有一种说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对“端午”习俗,周处的《风土记》也有记载。在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端午食粽已成为全国性风俗。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为“益智仁粽”。《风土记》说:“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初五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这就是“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的由来。当时江南地区的端午节,人们已普遍食用用菰叶裹黍米粟枣的粽子,叫简粽,也叫角黍。

    端午节还有在自家门口挂艾草、菖蒲等物的习俗。因菖蒲为世上五瑞之首,象征祛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形,插在门口可以辟邪,所以被方士们称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在《风土记》中说:“以艾为虎形,或剪裁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载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削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由此可见,文武双全的周处获得“阳羡第一人物”的美誉,实乃名至所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