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佬的回答(36票)】: 地理条件是根本,可是地理条件好不好,得看时间点,这是在不停变化的。 扬州最繁华的时候,也就是天朝极其依赖河运尤其是漕运的时候。苏州府、松江府和湖州府的丝与粮,无论运去洛阳,还是运去北京,都要经停扬州。就算是15世纪以后少量的海运进口物,亦要先来到下江,转运到皇帝居住的遥远北疆。 当这个国家和这个世界不再依赖漕运和河运的时候,当航海改变了世界以后,长江流域的接入口就是上海了,华北的接入口就是天津了。没有人用运河以后,运河也就淤泥了。 河运在近代唯一的繁忙例外是长江中上游,上海带动了汉口和重庆的崛起(也包括不起眼的芜湖九江),重庆和汉口出的货直接到南京上海,再从上海出去,工业品沿江逆流而上,亦不再需要扬州了。 而繁华海港泉州被厦门取代原因就更简单多了:淤泥沉积,港口变次。 【丁一的回答(9票)】: 原因很复杂,但是很有趣,是人文地理的一部分,多说几句,不限在扬州。
【杨渐的回答(3票)】: 这....一下拉出产生力和产生关系了。 一个以生产粮食为核心的世界,粮食高产地区是核心地区,一个以经济贸易为核心的世界,粮食种的再多,能发展不起来。 就像蒙古再也发展不成军事强国。 【田野的回答(1票)】: 扬州,兴也运河、衰也运河 扬州地处长江与大运河的交界处,长江沟通中国东西,运河沟通中国南北,可见地理位置优越。隋唐时期就有“扬一益二”的说法。那时候,运河刚刚开辟,加之中国经济重心南迁,扬州成为南粮北运的重要关节,所以商人云集,城市繁华。 隋唐盛世一过,便是五代十国的纷争,战乱四起,人口和经济继续南移,扬州的运输枢纽作用略微减弱。转眼便是宋朝,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南进攻,扬州城遭到了破坏。有诗为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如今的扬州城再也没有往日的繁华,原因何在: 1、运河泥沙淤积。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市以南、江苏和浙江三省。扬州水利枢纽的作用被大大削弱。 2、交通工具的发展,如今的世界,已经不是“粮走水路,十日可到京城”的世界了,随着汽车、火车、高铁等交通工具的发展,中国南北的距离被无形中缩短了,人们不需要再走水路,不需要再临扬州城了。 对于世界: 城市兴起和发展的要素很多,早期的城市多分布在温度适宜、有河流流经、平坦的地方,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城市兴起的原因也就更多:宗教(拉萨、耶路撒冷),军事(名古屋),政治(华盛顿、巴西利亚),交通(石家庄、株洲),科技(筑波),旅游(黄山)…… 当该城市不再具备原有优越条件的时候,就有可能衰败,比如扬州城 【何欣的回答(1票)】: 汉之前的扬州在苏州。汉魏晋南北朝扬州州治在建康就是南京。一直到隋炀帝时,扬州才是现在的地方。 【李琰的回答(0票)】: 还有徐州,现在还是铁路枢纽,四省交界的地方,也可能就是因为地处战略要冲,历史上多发战争,导致开放步伐缓慢,经济结构较为老化。 最早大禹铸鼎分九州的时候,徐州就占了其中之一,但每逢战乱也就是主战场之一,明末年间还被黄河带来的淤泥泡了两年。 【周遥的回答(0票)】: 嗯.也譬如泉州. 上学时城市设计,调研过些关于泉州的东西. 马可波罗认为只有亚历山大港可以和它相提并论.现在听说过泉州的人应该都不多了...与其说是地理条件的限制,茶叶丝绸等的出口不再是有力的支撑,不如说是没有政策上的"复兴机制"...几年的工业建设下来,城市面貌便再很难恢复了.一个平淡无奇的地级市,很难用历史作为投资吸引点. 【小犬的回答(0票)】: 科学技术发展,南北交通不再依赖大运河,而且大运河窄且浅,现在大型货轮根本进不去~主观上就是扬州长年依赖某一产业而不思变造成的 【陈乐的回答(0票)】: 这个问题与国运一致。老大帝国(包括各王朝)都有此现象,中国的洛阳开封南京西安,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伊拉克的巴比伦,甚至阿母斯特丹、马德里…但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罗马没有。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与国运有一致性,国运(或王朝)之盛衰,不就是各个重镇盛衰的集成吗? 【胡剑波的回答(2票)】: 因为扬州在江北。 原文地址:知乎 |
|